一、借款被认定诈骗的四个条件是怎样的
借款被认定诈骗的四个条件如下:
1.使用虚假的证件和财产证明去贷款并长时间未偿还贷款;
2.以虚构的借款理由来借款并恶意躲避债务;
3.存在隐瞒事实的手段;
4.产生财产处分的事实。
以借款的名义,恶意逃避债务,是可以认定为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所以构成诈骗,应该按照诈骗罪来进行定罪处罚。诈骗罪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司财物的行为。
二、诈骗罪的四个构成要件
诈骗罪的四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要件: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三、诈骗罪与借贷如何区分
1.诈骗罪与借贷的区别是在于借款人在向出借人借款时,是否有虚构事实或隐瞒事实真相的情节;是否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故意。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未借条的欠款,会否被认为是诈骗?
401人看过
-
借款如何被认定诈骗
129人看过
-
借款诈骗需要满足哪四个条件?
119人看过
-
借条诈骗钱被认定为诈骗逃逸怎么办
376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满足诈骗罪认定的四个条件
450人看过
-
了解借款诈骗的四个判定标准
98人看过
-
怎样认定诈骗罪骗取贷款罪的四要件?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4一、客体要件 犯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安全。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是指除银行以外的各种开展金融业务的机构,如证券、保险、期货、外汇、融资租赁、信托投资公司等。这里的“安全”,是指骗贷行为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这些资产与正常贷款相比处于相对不安全状态,不利于银行的风险防范。 二、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
-
借条中四个借款人能否定诈骗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08借条中四个借款人不能定诈骗罪,借贷关系与诈骗犯罪具有本质的区别。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该
-
诈骗罪的概念是什么, 构成诈骗罪的条件又是怎样的, 如何认定诈骗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2-03-09一、诈骗罪的概念: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2、客观方面:表现为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三、认定: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两者区别的关键在于,行为人是如何从财物所有人、管理人
-
被诈骗的借款合同效力如何认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9-06构成诈骗罪后的借款合同应当认定为无效合同。借款合同,是当事人约定一方将一定种类和数额的货币所有权移转给他方,他方于一定期限内返还同种类同数额货币的合同。当构成诈骗罪后借款合同的行为可能会被认定为合同诈骗罪,会承担刑事责任。
-
认定单位诈骗的条件上海在线咨询 2022-01-051、单位不能作为欺诈罪的犯罪主体,但属于特殊欺诈罪,即合同欺诈罪,情况不同,允许单位构成此犯罪。2、单位合同欺诈罪是指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经单位决策机关或者决策人同意,利用合同欺骗他人财产的行为。单位作为合同欺诈的主体,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单位主管人员或者直接责任人员知道、默许或者指示合同欺诈;二是非法收入属于单位或者基本单位,如工资、奖金、集体福利或者其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