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后杀死人质的是绑架罪。绑架后杀死人质的属于结果加重犯,同时触犯了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对于犯罪分子,应当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绑架杀人勒索钱财会被判死刑吗?
行为人绑架并杀人、勒索钱财的,是会被判死刑。《刑法》的规定,杀害被绑架人的,致人重伤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二、绑架杀人的怎么判
绑架致人死亡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如果绑架后,得到财产后,再杀死被绑架人的,依照故意杀人处理。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绑架未遂一般要判多少年
行为人以索取钱财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当作人质的,将构成绑架罪,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着手实施绑架行为时,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绑架罪未得逞的,属于绑架罪的未遂犯,可以比照上述刑罚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绑架罪把人质撕票判多少,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50人看过
-
劫持人质构成绑架罪吗
412人看过
-
绑架罪后杀害被绑架人定什么罪?绑架罪的构成要件
309人看过
-
绑架罪人逃跑了还会构成绑架罪吗?
468人看过
-
以什么为目的绑架他人构成绑架罪
83人看过
-
绑架罪构成要件是什么犯了绑架罪最多能判几年
368人看过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
什么是绑架罪,绑架罪的主观构成要件,绑架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5绑架罪是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或满足其他不法要求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或以实力控制他人的行为。 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绑架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且以勒索他人财物为目的或者以他人作为人质为目的,所谓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是指行为人绑架被害人的目的在于以加害被害人相威胁,迫使被害人的近亲属交给其财
-
绑架罪构成要件是什么,绑架错人能否构成绑架罪香港在线咨询 2023-02-15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有: l.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行为人的行为既侵犯了他人的人身权利,同时也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利或者财产性利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绑架他人的行为。“绑架”,是指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等方式,强行控制受害人的行为。具体表现形式有两种: (1)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即掳人勒赎或者“绑票”,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行掳走他人,以此向受害人亲友索取财物的行为。 (2)绑架他人作为人
-
绑架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对构成绑架罪的犯罪嫌疑人如何处置?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06绑架行为对于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都有较大的威胁,所以刑法规定,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他人的,构成绑架罪。但是,绑架不仅仅是一种客观行为,对于它的认定还必须关注行为人的主观心态。也就是说,绑架必须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或者以取得其他非法利益为目的,比如政治利益。不具备这种特定目的,不构成本罪。那么,绑架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对构成此罪的犯罪嫌疑人怎样处置?绑架罪如何处罚?请继续关注本文。一、
-
在构成绑架罪后,杀害了人质,绑架罪加重处罚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8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致使被绑架人死亡”。限于绑架行为本身过失导致被绑架人死亡,并要求绑架行为与死亡之间具有直接性因果关系。 对因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认定与处理,根据《刑法》第239条的规定,绑架过程中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应作为绑架罪的结果加重犯处理。 犯绑架罪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
绑架后又绑架构成犯罪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01-181、仍然涉嫌犯罪,还是绑架罪;不过属于犯罪中止,或者是未遂。 2、应当减轻或者是免除;也可能是从轻处罚。 3、依据是,《刑法》第二十三条【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