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宪法中规定的什么权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19 22:07:28 386 人看过

一、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宪法中规定的什么权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宪法中规定的平等权

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团结和制造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二、《民法典》中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指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各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公序良俗原则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遵德准则,它可以弥补法律禁止性观定的不足。公序良俗是建设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社会士义法治与德治建设水准的重要标志。公民在进行民事活动时既要遵守法律的规定,又要符合道德的要求。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1日 08: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平等权相关文章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根据宪法的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一、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公民的基本权利: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与人格权;监督权;社会经济权利;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妇女保护权;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二、属于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有哪些属于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有平等权、监督权和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
    2023-03-22
    251人看过
  •  法律面前公民平等的具体涵义是什么?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法律对全体公民统一适用、任何公民权利受到侵犯都平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公民应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等。同时,对违法犯罪行为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不允许有特殊公民。根据《宪法》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具体含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义务。这意味着无论公民的背景、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或经济状况如何,他们都必须遵守相同的法律,受到相同的法律保护。2.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歧视任何公民。这意味着法律必须保护所有公民的权利,不得因为他们的背景、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或经济状况而歧视他们。3.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这意味着在民事诉
    2024-03-17
    340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什么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一、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什么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具体情况如下:(1)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2)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3)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二、民事责任有哪些特征1、强制性。民事责任的强制性是其区别于道德责任和其他社会责任的基本标志。民事责任强制性的表现主要有两点:(1)在民事主体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或者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时,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2)当民事主体不主动承担
    2023-08-08
    92人看过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个方面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含义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2)公民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依法予以追究,决不允许任何违法犯罪分子逍遥法外;(3)在法律面前,不允许任何公民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人不得强迫任何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不得使公民受到法律以外的惩罚。一、公民有什么基本权利公民享有以下基本权利:1、平等权,即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即年满18周岁的公民,无论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背景、宗教信仰、教育水平、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3、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4、宗教信仰自由,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5、人身自由
    2023-06-28
    376人看过
  • 宪法中的法律平等保护原则的历史演变
    平等原则是指民事主体,不论法人、自然人还是非法人组织,不论法人规模大小、经济实力雄厚与否,不论自然人是男、女、老、少、贫、富,不论非法人组织经营什么业务,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他们相互之间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平等原则是民法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立法规范民事法律关系的逻辑起点。民事主体之间如果没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愿,更不能实现公平交易。民事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是民法区别于其他法律部门的最为重要的特征。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首先体现为自然人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权利能力就是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法律资格,这种法律资格,不因自然人的出身、身份、职业、性别、年龄、民族、种族等而不同,所有自然人从法律人格上而言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的。其次,体现为所有民事主体之间在从事民事活动时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虽然国家行政机关在从事行政管理时,作为管理者
    2023-07-05
    287人看过
  • 宪法监督权在法律中的定义是什么?
    宪法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它是公民参政权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国家权力监督体系中的一种最具活力的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在法律上兼职劳动合同是什么?兼职这是目前在大学生和青年群体间最容易见到,一部分人是为了赚钱而去做兼职,一部分人是为了体验生活而去做兼职。在做兼职时也会经常闹出一些纠纷,雇主拒不付款,拖欠工资等。原因是因为双方都并没有签合同,有些人甚至不知道有兼职劳动合同,鉴于这样我们今天了解的是兼职劳动合同是什么?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是属于全日制用工,兼职合同通常属于非全日制用工,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可以与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但是,后订立的劳动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的劳动合同的履行。劳务合同和兼职合同是合法的,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规
    2023-07-15
    391人看过
  •  法律中的平等性原则是什么?
    根据法律规定,所有人都应该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具体表现为:全体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公民可以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根据法律规定,所有人都应该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人人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种法律上的平等具体表现为:1、全体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预法律的制定;2、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3、公民可以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除德行和才能上的差别外不得有其他差别。 法 律 平 等 的 核 心 意 义标题:法律平等的核心意义法律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
    2023-09-02
    136人看过
  • 宪法制定权法律规定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在整个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通过的决议和决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以及所有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享有宪法的制定权呢?不是的。因为根据现代宪法原理,也如前面所说,宪法的制定者只能是人民,宪法制定权也只能属于人民,任何国家机关和个人都无权作为宪法的制定者,也无权享有宪法制定权。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也是国家机关,当然也不能享有宪法制定权。况且我国宪法也从未规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享有宪法制定权,只规定了它有修改宪法的权力。宪法的修改不同于宪法的制定。建国以来,中国先后共颁布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这四部宪法分别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2023-04-24
    247人看过
  •  平等权在法律中的保障
    该段文字阐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身份和公民权利。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同时要求公民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宪 法 和 法 律 如 何 保 障 公 民 平 等 ?宪法和法律是保障公民平等的重要法律文件和制度。平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宪法和法律中,保障公民平等是至关重要的目标之一。首先,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
    2023-09-08
    477人看过
  • 刑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有哪些内涵
    在刑法面前人人平等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是指立法上的平等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党同其他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写进了宪法和刑法。立法上的平等体现了我党和群众的平等地位。法律一旦制定出来,要求的就是依法办事,只要犯了罪,不管他资格有多老、地位有多高、功劳有多大,在适用法律定罪量刑上是平等的、公正的。二是刑法适用上的平等。法律制定以后,即应贯彻实施。坚持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应当在两个基本的方面于以实施。一方面,就犯罪人而言,任何人犯罪,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样犯罪性质和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量刑时应当平等;任何犯罪人均不得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不得因犯罪人的身份、地位、财产状况等情况的不同而在定罪量刑时有区别。如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克杰因其行为触犯刑法被判处死刑一例,就体现了这一平等原则。另一方面,就被害人而言,任何人受到不法侵害,都应当受到保护;被害人同样的权益
    2023-06-01
    66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中宪法关系包括什么
    宪法关系的内容主要是指宪法关系各主体之间针对某一特定客体,依宪法规范而确立的宪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其核心是依据宪法而形成的公民与国家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一)权利权力关系是宪法关系的基本内核权力关系决定了宪法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宪法关系的基本结构形式。权利--权力关系是宪法关系各主体法律地位的体现,权利与权力的冲突与妥协是宪法关系运作的基本形式,权利与权力的互动关系推动宪法关系的发展。(二)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是宪法关系的基本精神权利制约权力是人民主权对宪法关系的必然要求。在完善的宪法关系中,公民权利主要从国家权力的来源、行使方式和后果等方面对其进行制约和监督。(三)国家权力的相互制约是权利制约权力的重要补充权力的相互制约,通过国家权力的适当分立与结合,既能保证机关内部的有机配合,又能相互牵制平衡,使任何机关都不能够真正掌握绝对的权力,从而在总体上将国家权力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致产生权力极度膨
    2023-06-03
    162人看过
  • 宪法的权利平等原则
    保障人权是宪法的基本原则,权利平等原则是人权原则的派生性原则,是在保障人权的大原则下的小原则。它是各宪法权利规则的指导原则,也是各部门法制定时以及对各部门法审查时所要遵循的普遍原则。权利平等原则主要出自人权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也来自法治原则),有权利才谈得上权利的平等性,如果连权利都不存在,不承认,那就根本无所谓权利的平等或不平等,人权原则在先,平等原则在后。人权原则产生平等原则,人权原则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保障所有人的基本权利,只要是人,其权利就应当受到保障,因此保障人权已经内含着平等保障的意思,从保障人权的含义中很自然地能够推导出平等保障人权的原则,如果人权没有平等之意,那就不是人权而是特权。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各国宪法也大都有相同内容的规定,如法国《人权宣言》的第1条宣告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6条规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
    2023-04-24
    231人看过
  • 法律中对于夫妻双方权利平等的规定
    夫妻双方在诉讼中地位平等。夫妻双方谁先提离婚谁吃亏这种说法是没有法律依据的。离婚时,法院将首先区分夫妻双方的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个人财产归各自所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时,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和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照顾无过错方和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原则。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的平等处理权是什么夫妻平等处理共同财产权的内容如下:1、处理权平等:因日常生活需要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决定。2、平等协商,达成共识:夫妻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共同财产做出重要决定,夫妻双方应平等协商,达成共识。3、承担一定义务:家庭生活费用由共同财产支付,不足时由夫妻个人财产分担。夫妻共同生活或者履行抚养义务的,由共同财产清偿;不足的,由个人财产承担连带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
    2023-07-08
    325人看过
  • 探究宪法中公民平等权的内涵
    如何认识宪法赋予公民的平等权:宪法赋予了公民具有平等权的基本权利。对平等权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任何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二,所有公民具有同等的权利,都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三,所有公民在法律适用上平等。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我国宪法规定的平等权的含义是什么《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33条第4款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5条第5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第4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第48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个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第2款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第34条规定,中华人
    2023-07-01
    488人看过
换一批
#公民基本权利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平等权
    词条

    平等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同等保护的权利。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权利主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和基本条件。 ... 更多>

    #平等权
    相关咨询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真的平等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8
      不能保证人人平等,但是没有法律约束这个社会会是什么样子呢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怎么规定的,有哪些法律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0-07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规定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有哪些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2-10
      律师解答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 1、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金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歧视任何公民; 2、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在刑事诉讼中,要切实保障诉讼参加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3、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和承担同等的义务; 4、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 宪法平等权是什么意思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12
      1、所有公民平等的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 2、所有公民都平等的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于所有公民的保护或者惩罚都是平等的,不得因人而异; 4、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司法平等不是立法平等不是立法平等的司法平等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8
      你应该充分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司法平等不是立法平等。而且很多的不平等不是法律本身的过错,而恰恰是少数执法者所造成的不平等。 一般来说,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指,对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指法律统一适用于全体公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适用法律平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安全机关进行诉讼时,对一切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地位、宗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