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没有过错的职员被辞退了怎么办?
1、没有过错的职员被辞退了可以要求单位支付补偿金,但情趣提出之后不一定会被受理,可以获得补偿金的情形具体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1)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5)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6)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2、可以获得赔偿金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单位辞退不需要向职员支付补偿金、赔偿金的情形
《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可以辞退情形: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
什么叫辞退有过错的员工?
328人看过
-
被辞退签了合同没有怎么办
491人看过
-
无过错员工被辞退如何补偿
89人看过
-
公务员犯错了被免职怎么办
130人看过
-
员工有过错被辞退补偿标准是哪些?
297人看过
-
无过错职员获得的辞退赔偿收税吗
465人看过
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 (1)违纪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内部规章,但未达到被开除、除名程度的职工,依法强行解除... 更多>
-
把客户给得罪了,现在直接被被辞退了,那么员工过错被辞退是怎么样的呢,有没有呢?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6如果是员工严重违反公司的规章制度,并且公司有书面的证据证明,则公司是无需支付其经济补偿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
-
公司以没有过错辞退员工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04一请问公司是以什么理由辞退员工的呢?在员工没有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合同,原则上要给经济补偿,支付标准:员工工作每满1年单位支付1个月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工作时间短于六个月,单位补偿半个月工资;劳动者工作时间长于六个月,但短于1年补偿1个月工资;二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继续履行或按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不能同时适用)。
-
职工没有犯错可否被辞退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16只要流程合法并按照规定的要求支付补偿金就可以。员工被单位辞退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可以要求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如果在索赔的过程中发生纠纷,员工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在我国,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按照《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
-
犯了错误被辞退有没有工资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03劳动者犯错误被辞退时也是有工资的,用人单位需一次付清劳动者的工资。但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可通过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的方式承担赔偿责任。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