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接故意要求是否有危害结果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间接故意犯罪的,是指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而造成社会危害结果的出现,所以间接故意是要有危害结果发生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故意犯罪包括哪些罪名
故意犯罪包括以下罪名: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抢劫罪、抢劫罪、放火罪、非法拘禁罪、背叛国家罪、间谍罪、盗窃罪、拐卖妇女、儿童罪等。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三、直接故意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直接故意的构成条件有:认识因素,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意志因素,行为人希望危害社会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n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犯罪故意要有危害结果的认识吗
96人看过
-
间接故意结果未发生是否构成未遂
319人看过
-
危害结果是否所有犯罪都需要
249人看过
-
实害结果与危害结果是不是一个意思?
69人看过
-
判断间接伤害是否影响判决结果
68人看过
-
故意伤害间接伤害?
60人看过
-
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的,是故意犯罪还是间接故意犯罪,有什么区别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5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即行为人表述的心理态度,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为间接故意。其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明知其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三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
为什么危害结果是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成立的标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7过失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的主观心态都是不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危害结果并未发生,事实上就只有一种心态而已。而法律本身惩罚的是行为,而不是心态。所以一定要有危害结果发生,才能符合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要件。
-
间接故意有危险犯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08间接故意的犯罪,存在于结果犯和危险犯中,所以间接故意有危险犯。 间接故意犯罪其有以下几种解释:一,是明知其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二,是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三,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因此,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
-
间接故意杀人罪是否属间接故意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30根据您的问题,间接故意杀人罪实施的行为在主观上是属间接故意,间接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成立需要两个条件: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就是要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的发生,还需要行为人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而放任结果发生可以是:1、行为人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直接追求一种结果,并不追求他种结果;2、行为人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所追求结果意志以
-
故意伤害罪间接损失是否赔偿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7如果某种致伤行为为法律所允许,就不能构成故意伤害罪,如正当防卫造成伤害而未过当的,医生对病人截肢治病等。经被害人同意的伤害,是否合法,要做具体分析。如果被害人的同意是为了达到危害社会的目的,这种同意不能排除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如果这种同意是为了有益于社会的目的、则可以排除他人伤害行为的非法性。对于具有激烈对抗性体育运动项日中发生的伤害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也应作具体分析。如果这种致伤动作本身为该项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