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的具体构成内容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0-08 03:58:31 446 人看过

一、不可抗力的具体构成内容

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包括:

1.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有关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这个事件是否会发生是不可能预见到的;

2.具有不可避免性;

3.不可克服性。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一个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不能克服;

4.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

二、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损失由谁承担

因不可抗力造成违约的,违约方是免责。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造成的违约也要承担责任的,违约方承担无过错的违约责任。法律上对于不可抗力造成不能履行合同的损害,以免责为一般原则。

三、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的区别

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1.两者的范围程度不同。不可抗力是指那些人力不可预见,或即使预见也无法避免的重大自然灾害或社会变故,比如大地震、飓风、战争、政变等。不可抗力具有范围广、程度重大等特点,它与人本身的活动没有任何联系;而意外事件则是指当事人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如突生疾患、交通事故、遭遇劫匪等。意外事件具有对象的特定性和后果的不确定性等特点,它与人的业务活动具有密切的联系;

2.两者的可抗拒性不同。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在事件发生的区域内具有普遍性、广泛性和不可克服性,当事人的预见能力对事件发生本身不能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即不可抗力具有人的意志的不可抗拒性,无论人能否预见,其发生都是必然的。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与人的不能预见事实上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是人力所不能避免、不可抗拒和克服的;而意外事件则具有当事人难以预见,事件发生出乎其预料的偶然性的特点,意外事件不具有普遍性,它只对遭遇事件的当事人产生影响;即意外事件是完全出乎人的意料之外发生的,它是指在当事人已经尽到合理的谨慎和注意的情形下,仍然发生了事先难以预料的事件。意外事件由于具有偶发性,它与人的不能预见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而如果人能够预见,则就不能构成意外事件,由意外事件所可能引发的后果也是能够因为人的预防和努力而得以避免和克服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3月31日 06:0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抢夺罪构成要件具体内容
    抢夺罪构成要件:(一)抢夺罪的客体抢夺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是否属于被害人合法所有或者持有,在所不问。其侵害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种财物必须具有能被抢走、能被移动的特点,故仅限于动产。不动产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无体物,例如:房屋、土地、公路、电力都是无法夺走的,不能成为抢夺罪侵犯的对象。但与不动产可以分离之物,例如:住宅的门窗,田地上的果实,仍可成为抢夺罪侵害的对象。刑法对抢夺另有特别规定的对象,如刑法第127条规定的公然抢夺“***、弹药、爆炸物的”;或者抢夺“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原体等物质”;第280条规定的抢夺“公文、证件、印章的”;第329条规定的抢夺“国家所有的档案的”;第375条规定的抢夺“武装部队公文、证件、印章的”;第438条规定的抢夺“武器装备或者军用物资的”,因所侵犯的客体各有不同,所以应按规定分别定罪处刑,不属于本罪侵犯的对象。我国刑法第267条规定抢夺的对象
    2023-04-28
    71人看过
  • 不可抗力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不可抗力具体的表现是: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刚刚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一、法定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都是不可抗力,比如(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
    2023-03-09
    336人看过
  • 合同关于不可抗力内容的范本
    1.如合同双方中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如:地震、水灾、台风、战争和其他双方都认为的不可抗力原因而无法按期履行合同。由双方协商确定后,合同执行的时间做相应延期。2.受影响方应尽快将所发生的不可抗力事故的情况以电话或传真通知另一方,并在不可抗力发生14天内尽快用传真和挂号信将有关权威机构出具的证明文件提交另一方确认。3.当不可抗力事故终止或事故消除后,受阻方应尽快用传真或电传通知对方关于不可抗力形势的解除并以挂号信加以确认,并继续履行合同。4.如果不可抗力阻碍合同的履行超过180天,双方就合同的进一步履行问题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一、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因素有: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3、有些情况下,政府行为对民事当事人民事活动的影响,类似于不可抗力
    2023-06-24
    393人看过
  • 构成不可抗力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1.它是在订立合同以后,合同履行完毕之前发生的,并且是在订立合同时当事人所不能预见的。2.它不是由于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过失或疏忽行为所造成的,即不是由于当事人的主观原因所造成的。3.它是双方当事人所不能控制的,即这种事件的发生是不能预见、无法避免、无法预防的。因此,能够预见而未预见,经过努力能够预防或控制的,均不属于不可抗力事件。不可抗力条款的内容包括:1.不可抗力事故的范围: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力量所引起的,如地震、海啸、台风、暴风雪、火灾、旱灾、水灾等;另一类是由于社会力量所引起的,如战争、罢工、政府禁令等。2.不可抗力的法律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解除合同、免除部分责任、延迟履行合同。3.因不可抗力事件而不能履行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应承担的义务,包括及时通知的义务、提供证明的义务。不可抗力的条款成立具备哪些条件1、意外事故是在签订合同以后发生的;2、意外事故是当事人所不能
    2023-08-18
    349人看过
  • 不可抗力具体条款有哪些?
    不可抗力条款是一种免责条款,即免除由于不可抗力事件而违约的一方的违约责任。一般应规定的内容包括:不可抗力事件的范围,事件发生后通知对方的期限,出具证明文件的机构以及不可抗力事件的后果。我国进出口合同中的不可抗力条款,按对不可抗力事件范围规定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概括式,即对不可抗力事件作笼统的提示,如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而不能履行合同或延迟履行合同的一方可不负有违约责任。但应立即以电传或传真通知对方,并在XX天内以航空挂号信向对方提供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出具的证明书。列举式,即逐一订明不可抗力事件的种类。如由于战争、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的原因而不能履行合同或延迟履行合同的一方不负有违约责任......。综合式,即将概括式和列举式合并在一起,如由于战争、地震、水灾、火灾、暴风雪或其他不可抗力原因而不能履行合同的一方不负有违约责任......。综合式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
    2023-06-07
    212人看过
  • 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犯罪的构成具体什么内容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本罪区别于其他过失犯罪的显著特征。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的犯罪对象是法律规定的特定对象,即电力设备,包括供电设备、发电设备和变电设备等。而且,本罪的犯罪对象即电力设备必须是处于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也就是说,过失损坏的如果不是正在使用中的电力设备如库存的、废弃的、正在生产中的或修理中的电力设备,则不成立本罪。如某村村民甲烧荒种玉米时,不慎将本村一台因报废而长年丢弃在外的变压器焚毁。此事件中,甲过失焚毁的变压器是报废并且长年丢弃在外的变压器,而非正在使用中的变压器,焚毁这一变压器并不危害公共安全,因而不构成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罪。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过失损坏电力设备,危害公共安全,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本罪在客观方面具有以下特征:(1)行为人必须有过失损坏电力设备的行为,即行为人由于自己的行
    2023-02-21
    435人看过
  •  逃税罪的犯罪构成及其具体内容
    逃税罪的客体是税收征收管理秩序;客观要件是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主体要件是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主观要件是故意。逃税罪的司法实践中,虚开增值税发票是常见的手段,对企业的罚款最高可达五倍。2、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行为是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不进行纳税申报一般也是故意的行为,有时也存在过失的可能,对于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
    2023-11-06
    243人看过
  • 法律视角下的不可抗力因素内容
    一、法律视角下的不可抗力因素内容法律视角下的不可抗力因素内容包括地震、台风等自然因素;政府征收、征用等政府行为;或者罢工、骚乱等社会事件。对于因不可抗力导致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一般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二、不可抗力免责义务有哪些?不可抗力免责义务有:1.通知义务,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一方因不可抗力原因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向对方通报合同不能履行或者需要延期履行的部分原因,以便对方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合同不能履行造成的损失;2.提供证明的义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一方,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向对方提供不
    2023-09-15
    421人看过
  • 什么叫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具备的条件
    一、什么叫不可抗力不可抗力具备的条件不可抗力,指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构成不可抗力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可抗力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到的。这意味着,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根据当时的客观情况和主观判断,无法预知该事件是否会发生。2.不可抗力事件应具有不可避免性。这意味着,即使当事人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和预防措施,也无法避免该事件的发生。3.不可抗力事件还应具备不可克服性。即当事人对于意外发生的事件所造成的损失,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克服或减轻。4.构成不可抗力的事件必须是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发生的。这一条件确保了不可抗力的发生与合同履行的时间节点相符,从而可以依法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二、不可抗力与合同解除当遇到不可抗力事件时,当事人可以依法单方解除合同。1.根据相关规定,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时,当事人有权
    2024-07-18
    244人看过
  • 银行内部政策调整不能构成不可抗力
    在房屋交易中,很多是按揭支付房款。在房屋买卖合同中一般约定以贷款形式支付剩余房款,如不按时付清房款,承担违约责任,但在办理按揭时,有的原所购房屋贷款没有还清,有的资信状况不足等等原因而贷款不成,银行对于不贷款的原因也只是口头解释,也不用书面形式答复。买方为了免除违约责任,便主张因为银行贷款政策改变办不出贷款属于不可抗力,可以单方面终止合同而不用赔偿损失。这种说法,理由并不充分。因为从法律关系上看,贷款合同与房屋买卖合同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也不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的不可抗力。所以买方单方终止买卖合同,不能免除买方的违约责任。买方如果想减少这一风险,可以在房屋买卖合同中约定未能成功贷款可以终止合同,且不承担其违约责任。但是买方的举证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签订合同之前,购房者应当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支付能力和银行信贷能力。
    2023-06-10
    212人看过
  • 不可抗力因素具体什么意思
    不可抗力因素的意思: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对于不可抗力,如果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的,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可以根据该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违约方的责任。一、合同可变更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可变更合同行使期间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第一,由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有的合同是为当事人一方的利益而设立的,也有一些合同的某些条款是专为当事人一方利益约定的。因此,对于这些合同,如果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合同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再需要合同为其带来利益,则可以变更合同。第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且不因此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当事人双方在进行协商时,意思表示必须是明确的,而不能是模糊的,否则,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第三,由于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的全部义务不能履行。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或者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发生
    2023-04-05
    196人看过
  • 不可抗力损失如何承担,不可抗力构成要件
    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承担方法是对于因为不可抗不能履行合同的,需要及时的通知对方,减少给对方造成的损害,并且在合理的期限提供证明。不可抗力的构成要件是不可预见还有避免的。一、不可抗力损失如何承担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失的,不承担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处理。同时,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不可抗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不可抗力】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
    2023-06-05
    93人看过
  • 建筑工程中的不可抗力是由什么组成的内容
    一、建筑工程中的不可抗力是由什么组成的内容建筑工程中的不可抗力组成的内容有: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地震等;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疫情等。《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二、建筑工程出现不可抗力可以解除合同吗因为不可抗力使得合同不能实现签订合同的目的的,当事人可以依法解除合同。另外,基于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导致合同解除的,一般无需承担违约责任。《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
    2023-09-29
    352人看过
  • 不可抗力因素都包含什么内容
    一、不可抗力因素都包含什么内容不可抗力因素,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是指那些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这些因素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突然出现,对合同的正常履行造成阻碍。不可抗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自然灾害是常见的不可抗力因素之一。这类因素包括但不限于台风、洪水、冰雹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的突发性强、破坏力大,往往导致合同履行受到严重影响。2.政府行为也可能构成不可抗力因素。政府为了公共利益或政策需要,可能会采取征收、征用等措施,这些行为会对合同当事人的权益产生影响,导致合同无法继续履行。3.社会异常事件也是不可抗力因素的一种。例如,罢工、骚乱等社会事件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影响合同的正常履行。这些事件虽然较为少见,但一旦发生,往往对合同的履行产生较大影响。需要注意的是,不可抗力因素并非当事人主观能够控制或预见的,因此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当遇到这些不可抗力的阻碍时,当事人可以
    2024-07-08
    214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构成不可抗力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31
      什么是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构成不可抗力需要具备哪些条件构成不可抗力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不能预见不能预见指的对事件的发生不可预见。这里的不可预见指的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也无法预见到的”。而不能依据当事人自身是否预见到了事件的发生来确定。例如,打钻孔桩的时候,在20米深处遇到一块孤立的岩石,使得钻孔无法进行,造成了损失。该事件可以称为不可预见,因为再有经
    • 构成不可抗力的条件和范围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05
      1、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 (1)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海啸、火灾等,因自然灾害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应使当事人被免除合同责任。 (2)政府行为。它是指当事人的合同订立以后,政府颁布新的法律、政策、行政措施而致使合同不能履行。 2、《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刑事抗诉的具体内容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08-25
      《刑事诉讼法》第217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据此,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发现或者认为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提请审判机关依法重新审理并予以纠正的诉讼行为。抗诉通常分为对一审未生效裁判的抗诉和对生效裁判的抗诉两种,前者也叫上诉审程序的抗诉,后者也叫再审程序的抗诉。《刑事诉讼法》第181条所指的是对一审未生效判决、裁
    • 构成不可抗力的,可以不履行民事义务。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12
      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时的法定免责原因,但当事人主张免责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能履行合同包括完全不能履行、部分不能履行和按期履行。如果不可抗力只导致部分无法履行,其他部分仍应履行;如果只影响按期履行,当事人仍应及时履行。 2、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不发生不可抗力就可以主张免除全部责任,只有受其影响而无法履行的部分才能免除责任。 3、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
    • 不安抗辩权构成条件具体都是什么内容?希望大家可以解答。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03
      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