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一罪和判一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有哪些差异?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8 08:52:19 79 人看过

法定的一罪是指本来是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数罪,但因其某种特定理由,法律上将其规定为一罪的犯罪形态。它包括结合犯和惯犯。处判一罪,刑法概念,又称裁判的一罪,是指本来是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数罪,但因其固有的特征,在司法机关处理时将其规定为一罪。

法定的一罪与处断的一罪区别一

法定的一罪与处断的一罪的区别在于:法定的一罪是指行为人实施了多个危害行为,侵犯多种法益,立法者本来可以将其规定为数个犯罪构成或者已经将其规定为数个犯罪构成,因为某种特定的理由,法律上将其规定为一罪的情形。处断的一罪是指本来是符合数个犯罪构成的数罪,但因其固有的特征,在司法机关处理时将其规定为一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8日 16: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构成相关文章
  • 法院判决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可以不去拿,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1、当事人不去拿民事判决书的,法院可以通过当面送达、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方式将之送达,履行了法定的送达程序即视为送达;2、被告不拿判决书,如果通过上述方式送达后,仍然未知悉判决内容的,可能导致无法及时提起上诉的后果,如果案件判决失当,将丧失了上诉的救济途径;3、如果判决系二审判决,或者系一审判决但因前述事由丧失上诉权利的,判决将生效,被告不拿判决不影响原告申请强制执行。网贷收到法院判决书是真的吗可能是真的。贷款逾期时间短一般不会被起诉,只会加罚息。但是如果逾期涉及的金额较大,逾期性质恶劣,借款人则可能被起诉,一般贷款逾期超过180天就可能面临起诉的风险,逾期实际会不会被起诉以及逾期多久会起诉,全看债权人个人意愿。法律上只要有逾期情况,且满足起诉条件就可以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
    2023-07-05
    159人看过
  • 抢劫罪与绑架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区别
    [案情]犯罪嫌疑人张某于2008年3月的一天下午去朋友赵某所开的小商店借钱。因张某之前已多次向赵某借钱并均未归还,赵某断然拒绝其借钱要求,并向其索要之前所欠债务。张某恼羞成怒,顺手抱起在商店门口玩耍的赵某邻居的小孩,双手紧紧勒住其脖子,扬言赵某如果不借5000元给他,就将其邻居的小孩勒死。赵某将抽屉里的4600元全部给了张某,张某随即逃离现场。[分歧]本案在审理过程中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张某以暴力控制人质,利用赵某对人质安危的忧虑,向赵某勒索财物,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三十九的规定,构成绑架罪。第二种意见认为,张某以当场立即向人质使用暴力相威胁,使赵某产生恐惧心理因而不敢反抗,并当场劫取财物,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构成抢劫罪。[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对于本案张某行为的定性之所以出现争议,主要是因为张某所要挟的人与劫财行为指向的对象不具有同一性,并当场劫取了财物。
    2023-06-11
    92人看过
  •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应用无罪推定原则
    一、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应用无罪推定原则应用无罪推定原则,需要把握以下几点:1.无罪推定准绳适用于刑事诉讼的全数进程。2.无罪推定准绳适用于案件的全数究竟。案件究竟便是一个由多个部分究竟配合构成的团体。不但关于案件究竟的成立与否要贯彻无罪推定原则,而且对于案件中的局部事实,也要贯彻无罪推定原则。在基本案件事实确定成立的基础上,对于其他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同样需要严格把握。3.无罪推定原则是办理案件进程与效果的对立。无罪推定更多地表现为效果,即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认定被告人无罪。但无罪推定的思维模式指示认定案件究竟的详细进程,检察、应用证据,分析论证案件事实,均应遵循无罪推定原则。4.无罪推定准绳外化为详细的法律行动。二、无罪推定原则和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第一,所针对的对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针对某个行为是否有罪;而无罪推定原则所针对的是某个嫌疑人是否有罪。第二,所依据的法条不同。罪刑法定原则的依据
    2023-08-24
    420人看过
  • 盗窃未遂的定罪标准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盗窃或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盗窃未遂的量刑根据犯罪情节,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罪犯多次携带凶器入户盗窃,会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还会被处罚金。如果盗窃金额巨大,那会被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还会被处罚金。如果盗窃金额特别巨大,那会被判十年以上有期或无期徒刑,还会被处罚金或没收财产。重婚罪定罪标准根据我国刑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重婚罪的定罪标准如下:1、重婚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可以是有配偶的人也可以是没有配偶的人,但二人之前至少有一方有配偶;2、重婚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3、重婚罪的客观方面是行为人明知道对方有配偶但是仍然跟他人重婚;4、重婚罪的客体是侵害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关系。满足上述条件,则构成重婚罪。《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
    2023-07-01
    90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与未遂:时态差异及司法实践
    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犯罪目的以及犯罪行为方面。未遂的结果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犯罪目的无法完成,而既遂则是犯罪嫌疑人完成了犯罪目的。中止则是犯罪嫌疑人主动停止犯罪行为。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在于,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而中止是实施完成的是既遂,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之间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犯罪目的以及犯罪行为方面。未遂的结果是因为客观原因导致犯罪目的无法完成,而既遂则是犯罪嫌疑人完成了犯罪目的。中止则是犯罪嫌疑人主动停止犯罪行为。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未遂与既遂:区别在于犯罪结果、犯罪目的及行为方面未遂与既遂是犯罪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犯罪结
    2023-08-27
    268人看过
  • 司法实践中对绑架罪的情节较轻具体掌握和适用
    (一)认定情节较轻首先应进行法益侵害程度的判断刑法之所以对绑架罪增设情节较轻的条款,是因为一些特殊情形下发生的绑架行为对法益的侵害程度较低,与原来绑架罪设定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起刑点不相适应。因此,是否属于情节较轻首先要看绑架行为对法益侵害的严重程度。绑架罪侵害的法益既包括公民的人身权利,也包括财产权益。若绑架行为造成了被害人人身伤害的后果(如轻伤以上)或勒索了较大数额财物的,则体现出较强的法益侵害程度,一般不宜认定为情节较轻。(二)法益侵害程度的判断只是认定情节较轻的前提绑架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暴力犯罪,应当设定较重的法定刑。此次《刑法修正案(七)》增设情节较轻的条款,也并非要整体下调对绑架罪的刑罚打击力度,而主要是为增加刑罚的弹性,以适应处理一些较特殊的绑架案件的需要,防止量刑畸重。因此,应当避免形成凡未给被害人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的,都可认定为情节较轻的认识
    2023-08-10
    205人看过
  • 在司法实践中犯强奸罪判刑规定
    一、在司法实践中犯强奸罪判刑规定强奸罪的判刑规定为: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奸淫幼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奸淫不满十周岁的幼女或者造成幼女伤害的;(六)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二、怎样区分强奸罪未遂与强奸罪中止强奸罪未遂与强奸罪中止是一般未遂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致使无法完成犯罪目的,属于未遂;而对于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己在能完成犯罪目的的情况下,自己主动
    2024-01-31
    95人看过
  •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在司法实践中有哪些异同?
    一.侵害的客体不同故意伤害罪。侵害的客体是他人的健康。因此,伤害自己的健康,一般不认为是犯罪。所谓侵害他人的健康,就是对人体组织完整性的破坏或对人体器官正常机能的破坏,但是,只有给他人造成肉体上的暂时的痛苦或人格上的侮辱、精神上的刺激,不能认为是侵害他人健康。而故意杀人(未遂)罪所侵害的客体则是他人的生命权利。二.犯罪的目的不同故意伤害罪,行为人只想伤害他人使其健康受到损害,并没有剥夺他人生命的目的。对被害人的死亡,属于过失。而故意杀人(未遂)罪,行为人主观心理状态和杀人既遂是一致的,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剥夺他人的生命,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杀人未遂,即死亡的结果所以没有发生并不是由于行为人主观上故意的内容的改变,只不过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某种原因没有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因此,区别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未遂)罪,不能单纯地看行为结果。如果行为人主观心理是追求他人死亡的目的
    2023-07-17
    430人看过
  • 投案与自首在司法实践中有哪些异同?
    投案与自首的区别:1、自首不仅要主动自愿投案,还要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2、投案是法院量刑考虑的情节,自首属于法定从轻情节或者减轻情节。下列情形视为自动投案: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投案的;2、犯罪嫌疑人因病、受伤或者委托他人先投案,或者先用信函、电话投案的;3、犯罪未被司法机关发现,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犯罪;4、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5、经核实准备投案,或者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的。投案自首的量刑标准如果犯罪以后主动自首,根据犯罪情况较轻的,不仅可以从轻处罚,而且还可以根据情况免除处罚。但是如果犯罪情况比较严重,那么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考虑。如果犯罪以后不仅自首,而且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帮助侦破其他案件,或者协助警察人员或司法机关缉捕罪犯,视为立功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
    2023-07-13
    372人看过
  • 司法鉴定结论的效力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司法鉴定结论的效力有:一、合法来源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二、符合规格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三、法定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四、本部门委托鉴定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五、距案发时间近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六、对实物的鉴定结论效力优先。单方委托的司法鉴定结论得不到认可怎么办单方委托的司法鉴定结论得不到认可,应当经双方协商后重新进行司法鉴定。在人身侵权案件中涉及伤残鉴定是尤为常见的,由于是当事人单方委托,在选择鉴定机构、专家鉴定阶段对方均未参与,存在一定的不公正性,故在诉讼中若对此提出异议,法院往往会同意再次鉴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可以就查明事实的专门性问题向人民法院申请鉴定。当事人申请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具备资格的鉴定人;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未申请鉴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进行鉴定。
    2023-07-04
    159人看过
  •  强奸罪在司法实践中的判罚情况
    该段内容讲述了强奸罪的法律事务性,需要从手段的暴力胁迫上,未遂与既遂标准,以及犯罪情节予以认定。同时也提到了故意犯罪奸淫幼女与妇女的认定存在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只要强奸罪达到追诉标准,就会依法被提起公诉,并受到刑事责任的追究。强奸罪的法律事务性,需要从手段的暴力胁迫上,未遂与既遂标准,以及犯罪情节予以认定,还是比较容易确定的。比较容易混淆的是,故意犯罪奸淫幼女与妇女的认定。 强 奸 罪 认 定 与 刑 罚 关 系 的 探 讨强奸罪是一种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的犯罪行为,对于其刑罚的认定和适用,我国《刑法》有着明确的规定。然而,在实践中,对于某些情节较轻的强奸行为,如何认定其罪责和刑罚,以及如何与性侵行为区分开来,仍存在一些争议和探讨的空间。一方面,对于性侵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严重伤害他人人身权利的后果,或者放任他人实施严重伤害行为,仍然实施上述行为之一的,处五
    2023-09-13
    432人看过
  • 罪刑法定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反思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现代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已成公里,其现代意义上的司法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即凡是自由民除经贵族依法判决或遵照国内法律之规定外,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其法定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索和逮捕。这里就蕴涵这罪刑法定的思想。到了17、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在他们的著作中针对封建刑法中罪刑擅断、践踏人权的黑暗现实,更加明确的提出了罪刑法定的主。之后被誉为刑法之父的贝卡利亚在其著名的《论犯罪与刑罚》中指出的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是一种正义是刑罚,这一观点则至今仍为刑法学者频频引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罪刑法定这一思想由学说转变为法律,在资产阶级宪法与刑法中得以确认,成为世界各国刑法中最普遍的一项原则。对于中国来说,罪刑法定是姗姗来迟的。1979年刑法中仍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相反却在其第七
    2023-06-11
    143人看过
  •  撤销权与解除权在法律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撤销权是指在某个民事法律行为被他人行使后, 自己有权利予以撤销该行为的一种权利。而解除权则是指在某个民事法律行为被他人行使后, 自己有权利要求该行为自始无效或者被解除的权利。也就是说, 撤销权针对的是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 只有自己参与的民事法律行为才能行使; 而解除权则不仅针对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 自己参与的民事法律行为也被包括在内。撤销权是指在某个民事法律行为被他人行使后,自己有权利予以撤销该行为的一种权利。而解除权则是指在某个民事法律行为被他人行使后,自己有权利要求该行为自始无效或者被解除的权利。也就是说,撤销权针对的是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只有自己参与的民事法律行为才能行使;而解除权则不仅针对他人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己参与的民事法律行为也被包括在内。解除权是指合同订立后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前,基于法定或者约定的理由,可以通过当事人的单方意思表达,使合同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权利。根据
    2023-09-17
    69人看过
  •  公司的法律实体和董事的职能有哪些差异?
    该段内容讲述了公司法人与董事的职责和地位存在差异。公司法人属于民法范畴,而董事则是企业内部的职务名称。董事是由公司股东(大)会或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实际权力和权威的管理公司事务的人员。而公司法人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公司法人与董事的职责和地位存在差异。公司法人属于民法范畴,而董事则是企业内部的职务名称。2、含义不同。董事是指由公司股东(大)会或职工民主选举产生的具有实际权力和权威的管理公司事务的人员。而公司法人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 主 体 区 别 : 公 司 法 人 v s 董 事标题:公司法人 vs 董事的法律分析主体区别:公司法人 vs 董事一、公司法人公司法人是指以公司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公司法人是法律赋予公司的一种特殊地位,其法律地位相当于自然人。公司法人的主要特征包括:1. 依法成立:公司
    2023-09-02
    456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更多>

    #犯罪构成
    相关咨询
    • 执法和司法在实践中的差异体现在哪些方面?
      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08
      执法和司法在主体、具体内容和程序性要求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执法主要由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承担,司法则主要由司法机关,如法院和检察院等及其公职人员负责。前者的治理内容涵盖社会各个领域,后者的工作重点则主要在于处理各类案件,尤其是涉及法律问题的纠纷、矛盾和相关案件的处置。 在程序性要求上,司法活动具有极其严谨的规范,任何违反这些规定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司法行为的失效甚至违法。然而,尽管执法活动也有相
    • 刑法持有假币罪在哪些司法实践中判刑
      西藏在线咨询 2023-03-11
      持有、使用假币罪的判罪标准: 1、持有数额较大的,应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对于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3、如果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放火罪在司法实践中应该怎么认定?放火罪在司法实践中会有什么规定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4-27
      放火罪在司法实践中怎么认定?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放火犯通常以烧毁目的物为犯罪目的。但是,判断放火罪的既遂与未遂,不应以犯罪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而应以行为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放火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本法对于放火罪的规定有两个条文,即本条和第115条。这两条的关系是,本条是规定放火罪的构成要件的基本条款,第115条是与本条相联系的结果加重条款。根据刑法理论,结果加重的条款是不发生犯罪未遂问题的,只有该
    • 寻衅滋事罪在司法实践中有哪些规定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1-20
      1、对于寻衅滋事犯罪,我国对其进行刑事责任追究的规定包括:有寻衅滋事行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
    • 挪用资金罪司法实践中有哪些法律规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24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零一条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第一百零二条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查封、扣押或者冻结被告人的财产。附带民事诉讼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