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以拿着遗嘱去过户吗
不可以拿着遗嘱直接去过户。
首先要明确的是,仅有遗嘱是不能办理财产(包括房屋、存款等记名财产)过户的。应当持遗嘱到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如对遗嘱有争议的,需通过诉讼解决。而继承权公证书和遗嘱公证完全是两个概念,遗嘱公证是被继承人生前单方处分自己财产的意思表示,而遗嘱继承权公证是按照遗嘱来确定遗产的继承人和处理。遗嘱是公民个人生前按照法律规定处分个人所有财产及相关事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它是一种个人独立自主的行为,无须经任何人同意,不受任何人的干涉和限制,是个人最终、真实的意思表示。
二、立遗嘱后还能卖房产吗
立遗嘱后还能卖房产。遗嘱人出售房屋是对自己财产的自由处分,是以行为的方式对该房屋的归属作重新选择。遗嘱是在被继承人死亡后,发生法律效力。在被继承人死亡前,遗嘱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是否撤销遗嘱内容,其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
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三、遗嘱无效的情形包括
遗嘱无效的情形包括:
1.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遗嘱无效。即使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后来具有了完全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
2.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这种情形由于不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所以应当是无效的。
3.伪造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根本不是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当然无效。
4.被篡改的遗嘱内容无效。遗嘱被篡改的部分无效,其它未篡改部分仍属有效。
5.如果遗嘱没有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份额,对应当保留的必要份额的处分无效。
6.在危急情况消除后,口头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先前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7.遗嘱处分了属于国家、集体、或他人所有的财产时,遗嘱的这部分也应认定为无效。
-
公正遗嘱可以自己拿着去吗
207人看过
-
民法典中孙子拿着爷爷的遗嘱可以过户吗
491人看过
-
拿遗嘱可到拆迁办过户吗
264人看过
-
能拿着离婚协议去过户房子吗
495人看过
-
代书遗嘱照着读可以吗
117人看过
-
拿着法院判决书可以过户房子吗
361人看过
在我国遗嘱继承的方式存在多种,具体包括了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以及公证遗嘱。 因此要订立一份合法有效的遗嘱,必须根据不同遗嘱的类型,适用不同的规则要求。 除了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外,其他四种类型的遗嘱都必须有合格... 更多>
-
拿着遗嘱不过户可以吗,具体的规定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3-11-10手中拿着遗嘱是可以不办理过户手续的,因为只有遗嘱不能办理财产过户,需要先到公证机构办理继承公证才可以,遗嘱要想生效,立遗嘱人必须具备相应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遗嘱的内容要真实有效。
-
老人去世,拿着去办理房产过户可以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17有遗嘱的房产过户,应先到公证机构(公证处)开据“继承权公证书”,再到房产交易中心(房管局)办理房产继承手续。有遗嘱的,到公证机构(公证处)开据“继承权公证书”需提交的资料: 1、被继承人死亡证明(外销房需公证); 2、该套房屋的产权证明或其他凭证(外销房需公证); 3、户口簿或其他可以证明被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的亲属关系的证明文件(原外销房需公证); 4、被继承人所立遗嘱(该遗嘱必须是已公证过的遗嘱
-
立遗嘱把房产分给一个子女,该子女是不是可以拿着去房产局过户。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19不能!除非父母和子女去办理赠与过户或是买卖方式过户!子女凭着还活着的父母立的遗嘱,是不能办理继承过户手续的!办理继承过户。是需要立遗嘱人的死亡证明的。先拿着死亡证明和遗嘱,以及本人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单身要婚姻证明)去办理继承协议公证手续,缴纳公证费用,再凭着那个公证过了的继承协议,拿着房产证土地证和以上所说的证件办理过户手续
-
余额是在房产过户后拿着才可以去领取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3如购买的是无锡的商品房,可以凭购房合同和房产证各取一次,支取金额为合同签订日期或产权建立日期的本人住房公积金帐户余额(留存百元以下的所有余额)。如购买的是无锡的二手房或外地的房产,只可凭房产证支取一次,支取金额为产权建立日期的本人住房公积金账户余额(留存百元以下的所有余额)。
-
拿到遗嘱如何过户?宁夏在线咨询 2022-05-011、遗嘱经过公证。 2、办理接受遗嘱的公证。 3到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理过户手续即可 第三十三条申请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登记申请书; (二)申请人身份证明; (三)房屋所有权证书或者房地产权证书; (四)证明房屋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材料; (五)其他必要材料。 前款第(四)项材料,可以是买卖合同、互换合同、赠与合同、受遗赠证明、继承证明、分割协议、合并协议、人民法院或者仲裁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