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的种类和分类—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4 17:14:14 235 人看过

张某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案的下列哪一证据既属于言词证据,又属于间接证据?

A.用于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设备、工具

B.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

C.张某关于实施伪造、变造行为的供述

D.判别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真伪的鉴定结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证据的种类和分类。言词证据是指表现为人的陈述的证据。而凡是表现为物品、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在法律规定的几种证据中,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都是言词证据。

间接证据是指不能单独、直接证明刑事案件主要事实,需要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的证据。直接证据是指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选项A错误。用于伪造、变造国家公文、证件、印章的设备和工具属于物证,即实物证据;且该设备不能独立证明张某实施了犯罪行为,必须与其他证据相结合才能证明案件事实,故属于间接证据。

选项B错误。伪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也是实物证据,间接证据。

选项C错误。张某关于实施伪造、变造行为的供述属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属于言词证据。但张某的供述可以直接证明其是否实施了该犯罪行为,因此,该证据属于直接证据,而非间接证据。

选项D正确。鉴定意见是公安司法机关为了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具有这方面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后所作的书面结论,属于言词证据。又因为该鉴定意见不能直接证明行为人是否实施了伪造行为,故属于间接证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3日 19: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证人证言相关文章
  • 刑事证据的法定种类分类解析
    (一)物证物证,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指纹、脚印、犯罪行为侵犯的对象、犯罪行为产生的物品,以及其他可能揭露犯罪和查获犯罪嫌疑人的实物和痕迹。物证的客观性较强,比较容易查实,在证明活动中不仅应用广泛,而且有其他证据不能替代的作用。(二)书证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书证表现形式通常是文字,但也可是图表(三)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证人证言一般是口头陈述,以笔录加以固定;办案人员同意由证人亲笔书写的书面证词,也是证人证言。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四)被害人陈述被害人陈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
    2023-02-11
    190人看过
  • 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关于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的表述,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B.被告人实施犯罪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C.被害人有无过错及过错程度D.被告人的近亲属是否协助抓获被告人【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证明对象是指由实体法律规范所确定的,对诉辩请求产生法律意义的,应当由当事人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的事实。选项A.B正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办理死刑案件,对于以下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二)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与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三)影响被告人定罪的身份情况;(四)被告人有刑事责任能力;(五)被告人的罪过;(六)是否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七)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的事实。选项C.D正确。《关于办理死刑案件
    2023-05-04
    355人看过
  • 我国立法和法的渊源—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关于我国立法和法的渊源的表述,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从法的正式渊源上看,“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B.公布后的所有法律、法规均以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C.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均可采取“条例”、“规定”、“办法”等名称D.所有法律议案(法律案)都须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和通过【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我国立法和法的渊源。选项A说法正确。狭义上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选项B说法错误。法律应以其制定机关的公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为准。选项C说法正确。我国行政法规的名称,按照2001年11月国务院发布的《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4条的规定为“条例”、“规定”、“办法”。我国的地方性法规,一般也采用“条例”、“规定”、“办法”等名称。选项D说法错误。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通过,非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2023-05-01
    429人看过
  • 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张*军与邻居王-昌因琐事发生争吵并相互殴打,之后,张*军诉至法院要求王-昌赔偿医药费等损失共计3000元。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张*军向法院申请事发时在场的方-强(26岁)路-芳(30岁)蒋-勇(13岁)出庭作证,法院准其请求。开庭时,法院要求上列证人签署保证书,方-强签署了保证书,路-芳拒签保证书,蒋-勇未签署保证书。法院因此允许方-强、蒋-勇出庭作证,未允许路-芳出庭作证。张*军在开庭时向法院提供了路-芳的书面证言,法院对该证言不同意组织质证。关于本案,法院的下列哪些做法是合法的?()A.批准张*军要求事发时在场人员出庭作证的申请B.允许蒋-勇出庭作证C.不允许路-芳出庭作证D.对路-芳的证言不同意组织质证【正确答案】ABCD【答案解析】选项A合法。《民诉解释》第一百一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据此可知,张*军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的申请,法院准许
    2023-12-10
    358人看过
  • 期间和期日—司考真题答案解析(2024-3-41)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理论,关于期间,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法定期间都是不可变期间,指定期间都是可变期间B.法定期间的开始日及期间中遇有节假日的,应当在计算期间时予以扣除C.当事人参加诉讼的在途期间不包括在期间内D.遇有特殊情况,法院可依职权变更原确定的指定期间【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选项A错误,选项D正确。法定期间,是指由法律明文规定的期间。法定期间包括绝对不可变期间和相对不可变期间。绝对不可变期间,是指该期间经法律确定,任何机构和人员都不得改变,如上诉期间等。相对不可变期间,是指该期间经法律确定后,在通常情况下不可改变,但遇到有关法定事由,法院可对其依法予以变更,如一审的案件审理期间。指定期间,是指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审理时遇到的具体情况和案件审理的需要,依职权决定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的期间,如法院指定当事人补正诉状的期间、限定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期间等
    2023-12-10
    327人看过
  • 劳动关系解除—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公司与丙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协议,由其派遣王某到**公司担任保洁员。不久,甲、乙产生纠纷,经营停顿。**公司以签订派遣协议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由,将王某退回丙公司,丙公司遂以此为由解除王某的劳动合同。关于王某劳动关系解除问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公司有权将王某退回丙公司B.丙公司有权解除与王某的劳动合同C.王某有权要求丙公司继续履行劳动合同D.王某如不愿回到丙公司,有权要求其支付赔偿金【正确答案】CD【答案解析】选项A.B错误。《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
    2023-11-26
    247人看过
  • 送达—司考真题答案解析(2013-3-39)
    关于法院的送达行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陈某以马某不具有选民资格向法院提起诉讼,由于马某拒不签收判决书,法院向其留置送达B.法院通过邮寄方式向葛某送达开庭传票,葛某未寄回送达回证,送达无效,应当重新送达C.法院在审理张某和赵某借款纠纷时,委托赵某所在学校代为送达起诉状副本和应诉通知D.经许某同意,法院用电子邮件方式向其送达证据保全裁定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送达。选项A正确。《民事诉讼法》第86条规定,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选项B.C错误。《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
    2022-07-26
    266人看过
  • 罗马法复兴和传播—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在罗马法的复兴和传播过程中,法学研究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关于罗马法复兴和传播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罗马法复兴的原因,在于西欧当时的法律极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B.为改造落后的封建地方习惯法,在对罗马法与西欧社会司法实践结合的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社会法学派”和“注释法学派”C.罗马法的研究,形成了世俗的法学家阶层,将罗马法运用于实践,为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关系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D.在全面继承罗马法的基础上,形成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罗马法复兴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西欧的法律状况同商品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极不适应,而罗马法是资本主义社会以前调整商品生产者关系的最完备的法律,这一法律遗产可以满足当时西欧各国一般财产和契约关系的发展变化的需要。选项B错误。在罗马法复兴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评论法学派”和“注释法学派”,并非“社会法学派”。选项C正确。
    2023-12-11
    322人看过
  • CIF贸易术语—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甲国A公司向乙国B公司出口一批货物,双方约定适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CIF术语。该批货物由丙国C公司“乐安”号商船承运,运输途中船舶搁浅,为起浮抛弃了部分货物。船舶起浮后继续航行中又因恶劣天气,部分货物被海浪打入海中。到目的港后发现还有部分货物因固有缺陷而损失。关于CIF贸易术语的适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完成交货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B.货物的风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时由A公司转移给B公司C.应由A公司负责海运运输D.应由A公司购买货物海运保险【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依据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CIF意为“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指定目的港)”,指在装运港船上交货。在CIF下买卖双方的风险以货物在装运港口被装上船时为界。选项C.D正确。在CIF下,卖方须支付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所需的运费,并办理运输中的保险,卖方仅需
    2023-05-04
    417人看过
  • 不正当竞争—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某县“大队长酒楼”自创品牌后声名渐隆,妇孺皆知。同县的“**酒楼”经暗访发现,“大队长酒楼”经营特色是,服务员统一着上世纪60年代服装,播放该年代歌曲,店堂装修、菜名等也具有时代印记。“**酒楼”遂改名为“老社长酒楼”,服装、歌曲、装修、菜名等一应照搬。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酒楼”的行为属于下列哪一种行为?()A.正当的竞争行为B.侵犯商业秘密行为C.混淆行为D.虚假宣传行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混淆行为是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以种种不实手法对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作虚假表示、说明或承诺,或不当利用他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推销自己的商品或服务,使用户或消费者产生误解,扰乱市场秩序、损害同业竞争者的利益或者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五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一)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二)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
    2023-05-04
    122人看过
  • 唐律名例律—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唐永徽年间,甲由祖父乙抚养成人。甲好赌欠债,多次索要乙一祖传玉坠未果,起意杀乙。某日,甲趁乙熟睡,以木棒狠击乙头部,以为致死(后被救活),遂夺玉坠逃走。唐律规定,谋杀尊亲处斩,但无致伤如何处理的规定。对甲应当实行下列哪一处罚?()A.按“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入罪者,则举轻以明重”,应处斩刑B.按“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应处绞刑C.致伤未死,应处流三千里D.属于“十恶”犯罪中的“不孝”行为,应处极刑【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唐律*名例律》规定:“诸断罪而无正条,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入罪,则举轻以明重。”即对律文无明文规定的同类案件,凡应减轻处罚的,则列举重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轻案;凡应加重处罚的罪案,则列举轻罪处罚规定,比照以解决重案。【提示】司法部公布的答案是A.
    2023-12-07
    61人看过
  • 准用性规则—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第91条规定:“保险公司的设立、变更、解散和清算事项,本法未作规定的,适用公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2009年修订的《保险法》第94条规定:“保险公司,除本法另有规定外,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规定。”关于二条文规定的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均属委任性规则B.均属任意性规则C.均属准用性规则D.均属禁止性规则【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所谓准用性规则,是指内容本身没有规定人们具体的行为模式,而是可以援引或是参照其他相应内容规定的规则。题干中给出的二条文规定的内容,都属于准用性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5修正):第三章 保险公司  第九十一条 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n(一)所欠职工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
    2023-12-16
    494人看过
  • 特别行政区—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特别行政区,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澳门特别行政区财政收入全部由其自行支配,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B.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议员的三分之二C.非中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不得当选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D.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独立工作,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负责【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选项A正确。《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一百零四条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财政独立。澳门特别行政区财政收入全部由澳门特别行政区自行支配,不上缴中央人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不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征税。选项B错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七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举行会议的法定人数为不少于全体议员的二分之一。除本法另有规定外,立法会的法案、议案由全体议员过半数通过。选C错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六十七条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
    2023-12-12
    421人看过
  • 基金管理人—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基金管理公司是**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公司的下列哪些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A.从事证券投资时,将**基金的财产独立于自己固有的财产B.以**基金的财产为公司大股东**公司提供担保C.就其管理的**基金与其他基金的财产,规定不同的基金收益条款D.向**基金份额持有人承诺年收益率不低于12%【正确答案】BCD【答案解析】选项A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五条第二款规定,基金财产独立于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固有财产。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不得将基金财产归入其固有财产。选项B不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七十四条第(二)项规定,基金财产不得用于违反规定向他人贷款或者提供担保。选项C不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二十一条第(二)项规定,基金管理人不得不公平地对待其管理的不同基金财产。选项D不符合。《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二十一条第(四)项规定,基金管理人不得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违
    2023-11-25
    288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证人证言
    相关咨询
    • 夫妻共同债务—司考真题答案解析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06
      黄某与唐某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约定财产平均分配,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债务全部由唐某偿还。经查,黄某以个人名义在婚姻存续期间向刘某借款10万元用于购买婚房。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 A.刘某只能要求唐某偿还10万元 B.刘某只能要求黄某偿还10万元 C.如黄某偿还了10万元,则有权向唐某追偿10万元 D.如唐某偿还了10万元,则有权向黄某追偿5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A.B错误。
    • 执行和解协议的种类分析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0
      执行和解协议的种类分析民商事执行案件中,案外人与当事人通过和解达成还款协议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部分案外人与当事人本身法律知识有限,签订的协议往往存在内容不规范,权利义务不明确的问题。执行案件中案外人与当事人达成还款协议的种类可分为债务转让、代为履行、执行担保三种类型,虽然都属于合同的范畴,具有合同的共性特征,也都表现为案外人自愿承担义务。但是它们又属于三种不同类型的合同,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 证据的种类与种类分类上的区别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11
      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种类,是指法律上根据证据的性质及特点对证据确定的类别。证据的分类不同于法定的证据种类。证据的分类是一种理论研究中的分类,不具有法律效力,其分类标准是多元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证据类型。
    • 凭证种类和分类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28
      凭证的分类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细分为现金收款凭证、现金付款凭证、银行收款凭证、银行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在会计电算化中,凭证的分类非常灵活,主要视对核算的要求进行分类。
    • 什么是刑事证据,证据种类中的证据种类有哪些,证据的种类如何理解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4
      刑事证据,指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材料。这一定义概括了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反映了证据的本质属性。基于立法的统一性,三部诉讼法对证据概念的理解应当是统一的。包括(1)物证;(2)书证;(3)证人证言;(4)被害人陈述;(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6)鉴定意见;(7)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8)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的种类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