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确认定行为人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
2、关键要准确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这个要件,对此国家立法机关和最高人民法院有相关的解释。
3、注意区分本罪和贪污罪,在实践中,一般根据是否平帐来区分,平帐的一般按照贪污罪定罪,否则按照挪用公款罪定罪。对于挪用公款后不退还的,则区分是主观上不想还还是客观上不能还,前者按照贪污罪定罪,后者按照挪用公款罪定罪。
4、注意区分本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挪用资金罪的。本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要区别在于挪用目的和用途;本罪与挪用资金罪的主要区别在于犯罪主体。
5、挪用公款罪的共犯。挪用公款给其他个人使用的案件,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对使用人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一、挪用公款罪的特点
1、挪用公款具有非法性。即行为人未经批准或许可(包括直接明示的许可或间接明示的默许),违反规章制度私自动用公款。其中,规章制度具有广泛性,因此,挪用的非法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管理的规章制度,二是故意违反有关公款使用的规章制度,未经合法批准、许可。
2、挪用的本意,是指公款私用、移用、占用、借用。行为目的是为了使用,而非占有公款。其中,行为的目的包括: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3)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
3、挪用并不侵吞公款,而是准备归还,具有擅自借用的特性。即便挪用后而不能归还,也不是出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占有,而是出于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原因造成的。
二、挪用公款罪刑事立案标准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5千元至1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
2、挪用公款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
3、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
各省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上述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
挪用公款辩护书模板应该怎么写
450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轻辩护词范文是怎么样的?
444人看过
-
挪用公款进行理财会怎样?
399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辩护律师费用多少
402人看过
-
辩护挪用公款罪从哪些方面
137人看过
-
挪用公款罪免除刑罚辩护词
246人看过
刑事立案作为刑事诉讼开始的标志,是每一个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的法定阶段,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一种职权,其他任何单位或个人都无权立案。 其作用是为了准确、及时地揭露和惩罚犯罪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 更多>
-
怎么为挪用公款辩护青海在线咨询 2022-03-171、犯罪构成: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2、可以由近亲属委托专做刑事案件的刑事辩护律师介入案件,律师介入案件后,展开审查、判断、运用全案证据等具体辩护工作,把握全案案情和对行为人有利的所有事实和情节及证据线索,并据此向办案机关提交书面辩护意见、向主办办案人员口头反映辩护意见。
-
怎样对挪用公款犯罪进行刑罚?澳门在线咨询 2024-12-0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的规定,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营利活动,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不退还的行为。对挪用公款罪,其刑罚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则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则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这里所说的“不退还”是指主观上想还而还不了的情况。如果行为人主观上就想非法占有挪用款,即构成贪污罪,则应按
-
挪用公款被判无罪应该怎么给我方辩护?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04挪用公款,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不还的行为。 1.先从个人身份上进行辩护。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成为本罪构成与否的关键。 2.是否利用了职务上的便利。如果并没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就不构成本罪。 3.是否是上述三种情况之一。 4.是否达到了法律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即1万元以上。 本
-
挪用公款罪进行自首应该怎么量刑北京在线咨询 2022-09-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有关问题的解释为依法惩处挪用公款犯罪活动,根据的有关规定,现就如何认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有关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自然人或者不具有法人资格的私营独资企业、私营等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第二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谋取个人利益,以个人名义将公款借给其他单位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第
-
挪用公款罪的一般辩护要点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81、考察行为人是否属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本法第93条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范围。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之 一,该行为人也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确认。 2、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属于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实施的。 3、考察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具有三性。即从事非法活动性、进行营利活动性和超过三个月未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