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没有骗取国家专项资金罪但是有贪污罪。国家工作人员骗取国家专项资金,涉嫌贪污罪。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等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3、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
4、主观为故意。
一、贪污罪和贪污受贿罪的区别
贪污罪和受贿罪的区别是:
1、侵犯客体不同。受贿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贪污罪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公共财产的所有权。
2、侵犯对象不同,受贿罪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贪污罪侵犯的对象是公共财物。
3、客观方面的犯罪手段不同。受贿罪是采取为他人谋利益的手段,非法索取、收受他人财物;贪污罪是采取侵吞、窃取、骗取等手段,非法占有自已主管、经营、经手的公共财物。
4、主观方面的犯罪目的不同。受贿罪是为了取得他人或单位的公共财物,贪污罪是为了非法占有公共财物。
二、法律是如何认定贪污罪
贪污罪的认定:
1、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也是贪污罪的犯罪主体。
2、客体要件:侵犯的是公共财物,所谓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和其他公益事业的社会捐助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3、主观要件: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故意。
4、客观要件:行为上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三、贪污罪怎么判刑如何认定贪污罪有那些
贪污罪的认定主要通过以下方面:
1、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是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
2、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经营、管理国家财产的人员;
3、侵犯的客体为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4、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以非法手段占有公共财物。如果贪污未遂行为,仍应以贪污罪论处。
-
套取国家资金构成诈骗罪的要件
183人看过
-
骗取国家专项资金多少入罪?
369人看过
-
怎么处罚骗取国家专项资金的人
198人看过
-
构成套取国家资金罪要件是什么?
334人看过
-
国家专项计划的条件有哪些?
216人看过
-
骗取国家项目资金罪须具备什么条件
54人看过
犯罪目的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人主观上所追求的非法利益。这种非法利益可以是物质性的,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可以是违法的结果,也可以是不法状态本身。犯罪目的对犯罪动机具有决定和制约作用,它支配着行为人对犯罪对象的选择和对危害结果的追求。... 更多>
-
骗取国家专项资金罪量刑标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10-27《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一)贪污救灾、抢
-
骗取金融机构项目资金构成什么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1-12-05刑法中没有骗取国家补贴资金罪,骗取国家资金涉嫌诈骗,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下列情形之一:1。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
-
背叛国家罪有哪些构成要件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31、背叛国家罪侵犯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完整和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行为,如果勾结的是境外的机构、组织或个人实施背叛国家的行为,也按照本罪处罚; 3、犯罪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而且通常是具有一定政治地位,掌握了国家重要政治权力或者窃据了社会重要职务的人; 4、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
骗取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构成构成要件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111.客体要件。 犯罪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安全。这里的银行,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各类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是指除银行以外的各种开展金融业务的机构,如证券、保险、期货、外汇、融资租赁、信托投资公司等。这里的安全,是指骗贷行为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这些资产与正常贷款相比处于相对不安全状态,不利于银行的风险防范。 2.客观要件。 客观方面:在向银
-
私分国有资产罪构成要件有哪些犯罪构成要件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081、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 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