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荣誉权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9 08:45:22 143 人看过

一、民法典的荣誉权是什么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

二、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哪些联系

第一,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

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名誉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人、法人的品德、才干、生活作风、信誉等方面的一般的、总体性的评价。荣誉则是因特定主体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由政府、社会组织授予的一种赞美称号。可见,荣誉和名誉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把荣誉视为名誉的一种特殊形式。

第二,不是财产权但都与财产权相关。

名誉权和荣誉权属于人身权中的人格权,它们都与特定的人身不可分离而且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但是,它们又可以与一定的财产权发生关联。如果公民的名誉权和荣誉权受到侵害,他可以要求赔偿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以及一定的精神损害金。但是,名誉权与荣誉权毕竟是有本质区别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8日 05:4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荣誉权相关文章
  • 什么是荣誉权,如何定义
    以上争论,基本是“义理”之辩,本文试图从法律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评价。因为法律毕竟是社会现象、公民行为最终极的评价。首先,我们应对“劳-模”这个称号的权利性质和权益归属进行准确的界定,这是解决争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全国劳动模范”,在我们国家是一种意义重大的荣誉称号,指特定的人从政府部门获得的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劳动模范,在政府、其他公民眼里,仅仅就是一种荣誉称号,但这种称号,一旦通过正当的程序,明确授予一个特定的主体,这项荣誉对获得者本人而言,就具有了双重意义:一是获得了荣誉称号,二是享有受法律保护的“荣誉权”。荣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其获得的荣誉及其利益所享有的保持、支配的权利。荣誉权在权利属性上是人身权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人身权的范畴,说明荣誉权具有严格的人身属性,是一项私权利,是个人从国家那里获得的“个人荣誉”,并非“国家荣誉”,更不是一种“公共资源”。法律上
    2023-06-13
    156人看过
  • 荣誉权和名誉权的区别在哪里呢以及荣誉权和名誉权的联系是什么
    一、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区别有哪些荣誉权和名誉权的区别有以下方面:1.主体不同。荣誉权的主体特定,仅为获得光荣称号或嘉奖的民事主体享有;而名誉权是所有民事主体都享有的一种人身权。2.客体不同。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章、奖状等,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他人的社会评价。3.取得的程序不同。荣誉权需要有关机关或单位授予荣誉的程序而取得,而名誉权的取得无需授予等特殊程序,是自然就享有的。4.能否被取消、剥夺不同。荣誉权可依法被剥夺,名誉权不能以任何方式剥夺。5.侵害方式不同。荣誉主要是否定、贬低、亵渎他人的荣誉等的方式侵害,或者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而侵害名誉权主要是侮辱诽谤。二、荣誉权和名誉权的联系是什么荣誉权和名誉权的联系是:第一,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可以把荣誉视为名誉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二,不是财产权但都与财产权相关。名誉权和荣
    2023-06-19
    321人看过
  • 公民都享有荣誉权吗
    公民的荣誉权和名誉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突出贡献或优异表现而获得荣誉的权利,后者指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荣誉权是特定类型的权利,而名誉权是一种普遍性的权利。 公民的荣誉权和名誉权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荣誉权是指公民因其突出贡献或优异表现而获得荣誉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如诺贝尔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而名誉权则是指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如名誉权、荣誉权等。因此,荣誉权是特定类型的权利,而名誉权是一种普遍性的权利。 公民的荣誉权如何受到法律保护? 公民的荣誉权是指个人在社会中受到尊重和保护的权益。根据法律规定,公民的荣誉权受到法律的明确保护。首先,宪法确保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其中包括了荣誉权的保护。其次,民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对于侵犯他人荣誉权的行为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也对于维护公民的荣誉权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保护措施。例如,对于诽
    2024-01-05
    313人看过
  • 什么是侵害荣誉权的行为?
    一、什么是侵害荣誉权的行为(一)非法剥夺他人荣誉这是最为常见的侵害荣誉权的行为。这一行为的主体一般为荣誉的授予组织。如有的荣誉授予组织在没有法定理由或非经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剥夺他人已获得的荣誉。(二)非法侵占他人荣誉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的手段,窃取、强占、冒领他人荣誉的行为。一般情况下,非法侵占他人荣誉的侵权者与荣誉权人有一定的联系或关联。如某企业领导以该企业技术人员的一项设计为自己申报奖项并最终获奖,这即是非法侵占他人荣誉。(三)严重诋毁他人所获得的荣誉主要的行为方式包括对他人获得的荣誉心怀不满,向授予组织诬告、诋毁荣誉权人,或者当众摘人荣誉牌匾、撕人荣誉证书,或者公开发表言论诋毁他人荣誉名不符实等行为。这里应注意的是,诋毁他人荣誉侵权的构成,以情节严重为限,如果只是发表一般的不当评价,不宜作侵权处理。(四)侵害荣誉权人应得的物质利益获得荣誉往往能带来相应的物质利益。侵害荣誉权人物质利益的
    2023-05-06
    446人看过
  • 公民权利:荣誉权与名誉权的认定
    (一)名誉权与荣誉权虽然都是人格权,但二者是有区别的;(二)公民、法人无一例外都享有名誉权,名誉是指社会对公民个人的品德、情操、才干、声望、信誉和形象及法人信誉、形象等各方面形成的综合评价。名誉权,是法律规定公民、法人享有的保有和维护自身名誉的权利;(三)荣誉权只能由对国家和社会做出突出贡献或取得优异成绩而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认定行为人是否尽到前条第二项规定的合理核实义务,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一)内容来源的可信度;(二)对明显可
    2023-07-17
    495人看过
  • 名誉权姓名权荣誉权的区分标准是什么
    名誉权姓名权荣誉权的区分标准是侵权利所享有的权利范围不同,名誉权可以是侮辱其肖像或声誉从而达到贬低对方形象的目的。至于姓名权,我国法律有相关规定。民法典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一、如何解决姓名权纠纷(一)所谓姓名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从法律上来讲,姓名权保护的客体是权利人的姓名。当然,姓名并不限于公民在户籍机关正式登记的本名,比如说笔名、艺名等等。对此,我国法律和有关规章均有明确规定。侵害姓名权的救济方式。(二)法律规定,针对不同的侵权方式和后果,受害人可以采取下列民事救济方式:1、停止侵害。诉讼,由人民法院责令侵害人停止侵害。这是最基本的民事责任方式,其目的和作用是防止出现进一步将侵害姓名权的结果扩大。2、赔礼道歉。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4、返还财产。5、赔偿损失精神损害存在的,受害人
    2023-03-16
    391人看过
  • 荣誉和名誉是身份权吗
    人身权利是每个人最重要的权利之一,包括健康权、自由权等,这些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都不能侵犯他人的人身权利。人身权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根据宪法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所以荣誉权和名誉权都是人格权的一种,而身份权与人格权有区别,身份权一般指配偶权和亲属权。一、荣誉权包括哪些权利1、荣誉保持权荣誉保持权,指民事主体对获得的荣誉保持归己享有的权利。保持权的客体是荣誉本身,荣誉本身包括各种荣誉称号,各种奖励,表彰以及荣誉职衔,如名誉博士,名誉校长等。这些名誉职衔,其实并不表明被授予者的学识,能力等达到了博士水平或某种职务的要求;而是在于机关、组织授予主体的一种荣誉,使其享有名誉职衔的精神利益或一定的物质利益。2、精神利益支配权精神利益支配权,是指荣誉权人对其获得荣誉中精神利益的自主支配权。荣誉权的精神利益指荣誉权人因获得
    2023-02-21
    280人看过
  • 什么行为侵犯荣誉权
    一、什么行为侵犯荣誉权剥夺,侵占和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这些行为都侵犯了他人的荣誉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二、侵犯荣誉权的认定1、侵害对象,被侵害人是特定人。当然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如果所指定的对象是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的具体人,即使没有指名道姓,同样可以构成对他人荣誉权的侵害。2、在侵害方式,主要是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荣誉。侮辱和诽谤可能是公开的,也可能是不公开的。要注意的是当着一个人的面,对另一公民进行侮辱和诽谤,也属于公开侵犯他人荣誉权。不公开的侮辱和诽谤包括在给他人的信件中对该人进行辱骂、诽谤,或者在无第三人在场时对他人进行侮辱。3、在主观过错上,侵害人可能是故意,也可能是过
    2023-05-03
    257人看过
  • 民法典的侵害英烈等的名誉、荣誉的民事责任有哪些
    一、民法典的侵害英烈等的名誉、荣誉的民事责任有哪些《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五条【侵害英烈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民事责任】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七十九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七)继续履行;(八)赔偿损失;(九)支付违约金;(十)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十一)赔礼道歉。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本条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二、民事责任的类型民事责任的类型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七十六条【民事义务与责任】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第一百七十七条【按份责任】二人以上依法承担按份责任,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
    2023-06-11
    212人看过
  • 民事责任与名誉权、荣誉权有何关系?
    1、责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2、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可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内容须事先经人民法院审查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的范围,一般应与侵权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4、公民、法人因名誉权受到侵害要求赔偿的,侵权人应赔偿侵权行为造成的经济损失民并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要求的,人民法院可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给受害人造成精神损害的后果等情况酌定。名誉权与荣誉权存在如下联系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公民、法人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法人的荣誉称号。可见,名誉权和荣誉权是一对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的法律概念。1、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名誉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人、法人的品德、才干、生活作风、信誉等方面的一般的、总体性的评价
    2023-07-05
    98人看过
  • 在法律制度中法人有没有荣誉权
    一、在法律制度中法人有没有荣誉权?法人有荣誉权,因为法人也是民事主体,任何民事主体都有荣誉权,民事主体包括: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第一千零三十一条【荣誉权】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二、荣誉权受到侵犯应该怎么起诉?1、准备好民事诉讼状。2、到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并提交相关的证据材料。3、按照人民法院的通知准时出席参与诉讼活动。4、若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应在接到判决书后15天内或接到裁定书后10天内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并递交上诉状。三、法人荣誉权受到侵犯诉讼状的写法是什么?民事起诉状格式原告:_____________________住所地
    2023-06-02
    456人看过
  • 荣誉权和名誉权怎么区分?
    第一,荣誉权是特定的组织对特定的民事主体的一种认可,只有在做出特殊贡献的个人才会获得荣誉称号,是一种光荣的象征,具有特殊性,而名誉权是社会一般公众对民事主体的社会评价,而这种评价是基于正面的或者消极的综合评价,名誉权可以是每个公民或者法人享有,比荣誉权更具有普遍性。第二,民事主体荣誉的获得必须要经过特定的程序才能被授予,如果是企业荣誉,则需要企业内部高管审核,如果是杰出人才,则需要政府审核,而名誉权的取得则不需要履行任何的程序手续,来得更加简单、方便、快捷。第三,荣誉权可因授予单位基于法定事由给予剥夺,但是名誉权则无法被剥夺或者受到限制,具有大众性。一、名誉权与荣誉权毕竟是有本质区别的。第一,权利主体不同。名誉权的权利主体是所有的民事主体,任何自然人、法人都享有名誉权,具有普遍性。而荣誉权的主体则不是所有的民事主体,而是依据是否获得荣誉的事实而定,因而有的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有的则不享有,
    2023-03-19
    483人看过
  • 撕毁荣誉证书侵犯荣誉权吗
    一、撕毁荣誉证书侵犯荣誉权吗行为人怀着恶意撕毁荣誉证书并加之侮辱,诋毁,此时行为构成侵犯荣誉权。《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一条: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荣誉是国家或有关组织依据一定程序对某一特定主体的某一方面活动进行的良好评价,是公民或法人在生产劳动和各项工作中成绩卓著所受到的表扬、奖励。荣誉只能依据一定的程序予以取消,而不得诋毁或非法剥夺。而荣誉证书是具有证明和纪念意义的实物,是荣誉权的载体,公民荣誉并不能因为奖章、证书的遗失而受到诋毁或非法剥夺,荣誉侵权只能表现为对当事人享有的荣-誉权进行非法剥夺和诋毁,在主观上必须表现为故意。如果是无意将荣誉证书撕毁并且主观上并无诋毁之意,那么撕毁荣誉证书的行为不侵犯荣誉权。二、侵犯荣誉权的法律救济1、对权利人应当获得荣誉称号而遭受侵权没有获得的,或已经获得荣誉称号而被非法剥夺荣誉称号的。
    2023-05-03
    318人看过
  • 荣誉权是基本权利吗
    一、荣誉权是基本权利吗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规定: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荣誉权属于人格权,所以荣誉权是基本权利。二、荣誉权的内容1、荣誉保持权。荣誉保持权,指民事主体对获得的荣誉保持归己享有的权利。2、精神利益支配权。精神利益支配权,是指荣誉权人对其获得荣誉中精神利益的自主支配权。对精神利益的支配包括对该种利益的占有、控制、利用,但不得将荣誉的精神利益予以处分,如转让他人享有或转让他人利用。3、物质利益获得权。物质利益获得权,指权利人对附随于荣誉的物质利益所享有的法定取得权。此权意味着权利人在获得荣誉的情况下,有权依照领奖的章程或授予机关、组织的奖励法,对应该获得的物质利益而主张权利。4、物质利益支配权。物质利益支配权,荣誉权人对于已经获得的物质利益享有支配权。这种支配权有两种形式:其一是完整支配权,其二是有
    2023-05-03
    282人看过
换一批
#人格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荣誉权
    词条

    荣誉是公民或法人在学习、生产经营、工作或战斗中,因表现突出而由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给予的积极评价,这种积极评价是通过授予一定的荣誉称号表现出来的。公民和社会组织对于所获得的荣誉称号所享有的专有的、不受侵犯的权利就是荣誉权。... 更多>

    #荣誉权
    相关咨询
    • 民法解释——什么是荣誉权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2-09
      荣誉权,是指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因自己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获得的光荣称号或其他荣誉的权利。民事主体享有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荣誉称号,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 获得的荣誉称号应当记载而没有记载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记载;获得的荣誉称号记载错误的,民事主体可以请求更正。 【相关延伸】 问:人格权中是否包括有荣誉权? 答:人格权中包括荣誉权。 荣誉权是公民、法人因其突出贡献或
    • 民法典规定怎样算侵害荣誉权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2-02
      1、非法剥夺他人荣誉 这是最为常见的侵害荣誉权的行为。这一行为的主体一般为荣誉的授予组织。如有的荣誉授予组织在没有法定理由或非经法定程序的情况下,剥夺他人已获得的荣誉。 2、非法侵占他人荣誉 这是指行为人以非法的手段,窃取、强占、冒领他人荣誉的行为。一般情况下,非法侵占他人荣誉的侵权者与荣誉权人有一定的联系或关联。如某企业领导以该企业技术人员的一项设计为自己申报奖项并最终获奖,这即是非法侵占他人荣
    • 民法典荣誉权如何维护法律依据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29
      公民可以请求侵权人公开赔礼道歉和消除因侵权造成的不良影响,也可以请求侵权人赔偿损失,如果侵权人对公民的请求置之不理,公民还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强制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物质赔偿。
    • 什么是荣誉权和名誉权?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0
      名誉权和荣誉权是一对既相区别又密切联系的法律概念。两者之间存在如下联系: 第一,保护客体具有内在的相通性。名誉权和荣誉权保护的客体分别是民事主体的名誉、荣誉。名誉是指社会公众对自然人、法人的品德、才干、生活作风、信誉等方面的一般的、总体性的评价。荣誉则是因特定主体的突出贡献或特殊劳动成果而由政府、社会组织授予的一种赞美称号,如某人被评为最佳男主角,以及某人的长篇小说获茅盾文学奖等。可见,荣誉和名誉
    • 2022年民法典规定荣誉权是否属于人格权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15
      荣誉权属于人格权,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 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