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不用签终止合同,到期直接终止就可以了。
如何审查商铺租赁合同
调查商铺的档案
承租商铺之前,应当赴该商铺所在房地产交易中心进行产权调查,确认以下几个重大信息:
1、房屋的用途和土地用途,必须确保房屋的类型为商业用房性质、土地用途是非住宅性质方可承租作为商铺使用,否则,将面临无法办出营业执照以及非法使用房屋的风险。
2、房屋权利人,以确保与房屋权利人或者其他由权利人签署租赁合同。
3、房屋是否已经存有租赁登记信息,若已经存有租赁登记信息的,导致新租赁合同无法办理登记手续,从而导致新承租人的租赁关系无法对抗第三人,也会影响新承租人顺利办出营业执照。
免租装修期
商铺租赁中,免租装修期经常会出现在合同之中,主要是由于承租人在交房后需要对房屋进行装修,实际不能办公、营业,此种情形下,出租人同意不收取承租人装修期间的租金。但“免租装修期”非法律明确规定的概念,因此,在签订租赁合同时一定要明确约定免租装修期起止时间,免除支付的具体费用,一般情形下,只免除租金,实际使用房屋产生的水费、电费等还需按合同约定承担。
签定合同发生的费用
俗称“押金”,主要用于抵充承租人应当承担但δ缴付的费用。因为商铺适应的电费、电话费、物业管理费等费用比较高,因此建议押金应当适当高一些,以免不够抵充上述费用,另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承租人在承租过程中,不断地拖付相关费用,押金抵扣不够的情况下怎?办?可以在合同应当约定补足“押金”的方案,即?次出租人用“押金”抵扣相关费用后,承租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补足支付“押金”,如果经出租人通知后一定时间内补足的话,则出租人可以单方解约,并追究承租人相应的υ约责任。若合同中有此约定,则可以有效整治承租人“老赖”行为。
对于合同的到期自己要明白承租商铺的目的在于开展商业经意活动,而商业经营活动首要条件就是必须合法取得营业执照,因此,在签订商铺租赁合同时,许多条款都要绕着营业执照的办理来设置,一旦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就要依据有关的条例进行结束。
-
合同到期:续签还是终止?
458人看过
-
合同尚未到期。合同是否会终止
391人看过
-
签订公司合同后,是否可以在到厂前终止合同?
401人看过
-
终止合同签订与合同解除
466人看过
-
劳动合同终止后,谁需要签订竞业禁止合同
68人看过
-
终止未到期租房合同是否合规
177人看过
租赁登记是指房屋租赁双方需要到房地产登记机构办理登记手续,以确认租赁关系的法律效力。 在租赁登记后,租赁合同正式生效,租赁双方需要履行合同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如有违反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办理租赁登记时,租赁双方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更多>
-
-
签订合同,合同终止了,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有何区别?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07合同终止和合同解除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效力不同。合同的解除即能向过去发生效力,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消灭,发生恢复原状的效力,也能向将来发生效力,即不发生溯及既往的效力。而合同的终止只是使合同关系消灭,向将来发生的效力,不产生恢复原状的效力。 2、两者适用的条件不同。合同解除通常被视为对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是对违约方的制裁。因此,合同的解除一般仅适用于违约场合。合同的终止虽然也适用于违约的情形,
-
合同签订到期了公司要终止合同应该怎么赔偿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51、劳动合同期满,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续签劳动合同,并在劳动合同期满前办理续签手续。 2、因用人单位的原因未办理终止或者续签劳动合同手续,劳动者继续在该用人单位工作,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视为劳动合同的继续履行。 3、公司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之日起7日内为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4、劳动者可以凭有效证明材料,直接办理失业登记手续。 二、单位
-
新签了租赁合同旧合同是否终止江西在线咨询 2022-08-16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除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以下简称记分)制度,记分周期为12个月。对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该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接受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 应当给予记分的道路交通安
-
合同到期没有签合同能不能终止了?江苏在线咨询 2023-07-22现在如果劳动合同到期了没有续签的话,一般来说合同期满后企业与员工不终止劳动关系,在双方完全同意的情况下继续履行原合同确定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行为。续签劳动合同和订立劳动合同一样,应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具体应注意如下事项: 1、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同意续延劳动关系的,应当在劳动合同期满前依法续签劳动合同。 2、员工若患有职业病或其因工负伤并被确认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