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注重采用书面形式。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确定,发生经济纠纷时书面合同具有证据的作用,白纸黑字一看就清,便于分清责任,有利于保证交易安全。
2、应注重调查和了解对方。在订立合同前,通过对方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确定对方是否是合法的诚实守信企业,调查对方的履约能力和诚信程度,对大数额的合同,一定要到对方企业进行实地调查,认真核对,不盲目相信对方的表面情况,也不相信熟人和朋友的介绍。
3、应注重合同条款清楚、完整和连贯。合同条款应清楚明确,避免模糊不清发生争议,合同条款内容详尽,使争议减少到最低限度,合同条款用词应保持一致,概念统一,避免因用词不当或偷换概念而发生争议。
4、应注重合同中争议解决的条款。争议解决的主要途径为仲裁和诉讼,为方便自己,要尽可能将争议约定在自己所在地仲裁机构或法院解决,约定仲裁机构解决的,要有明确的仲裁机构,明确仲裁请求和仲裁事项,避免仲裁条款无效,约定诉讼解决的,最好能明确具体的法院。
5、应注重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书面往来函电的作用。在履行合同时,避免用电话、口头等形式达成协议,对合同的修改和补充及临时补救措施都用书面的形式并及时收集保留,做到有据可查。
6、应注重对经办人的身份核实。合同上签订的自然人,一定要有授权书,并要验明署名人的真实身份,防止用假名或别名,在交付货物时,最好在交货清单上加盖对方的公章,如是仓库保管员或其他人签收,也一定要有对方的明确授权,并核实其真实身份,防止对方否认收货人不是本单位工作人员。
7、应注重向对方开具增值税发票时一定要求对方出具收条,防止对方否认没收到发票而要求重开,从而增加税金。
8、应注重质量异议期限内及时通知对方。收到标的物时,应当在约定的期限内检验,没有约定检验期限的应当及时检验,对发现数量和质量不符合约定的,一约定检验期限的应当在检验期限内通知对方,没有约定的,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限内通知对方,防止因不及时通知而被视为标的物数量或质量符合约定。
-
怎样解决劳动争议纠纷
205人看过
-
合同纠纷怎么争议仲裁
400人看过
-
一般合伙合同纠纷怎么调解,合伙协议纠纷怎么解决
375人看过
-
无争议的确认合同效力纠纷如何解决
316人看过
-
如何解决商标争议纠纷?
411人看过
-
争议装修费用:如何解决租房合同纠纷?
92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合同争议有哪些种类 如何解决合同纠纷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31有下列种类: 1.无效合同纠纷和有效合同纠纷。 2.口头合同纠纷和书面合同纠纷。 3.国内合同纠纷和涉外合同纠纷。 可通过下列方式解决: 1.协商。合同当事人在友好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协商解决纠纷,这是最佳的方式。 2、调解。合同当事人如果不能协商一致,可以要求有关机构调解如,一方或双方是国有企业的,可以要求上级机关进行调解。 3、仲裁。 4、诉讼。
-
农村土地纠纷争议怎么解决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08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规定:第三条发生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当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请求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等调解。第四条当事人和解、调解不成或者不愿和解、调解的,可以向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第五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应
-
合同纠纷争议能不能通过仲裁解决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7-26合同纠纷发生后,争议的任何一方均可按照双方在争议发生前或发生后订立的仲裁协议,依法向选定的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申请仲裁要符合下列几个条件: 1、有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既是当事人授权仲裁机构解决争议的依据,也是排除法院司法管辖权的依据。因此,当事人之间订有仲裁协议是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必要前提,如果没有仲裁协议,而只有一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不得受理。 2、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即申请人请
-
如何解决买卖合同合同主合同条款有争议纠纷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1买卖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应该结合各方面情况解决。 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合同双方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理解有争议的,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因此,买卖合同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该结合行为性质、目的等,确定合同条款的含义。
-
合同纠纷解决途径,合同纠纷怎么解决,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有哪些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25解决合同纠纷的途径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协商和调解应当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应当有依法达成的仲裁协议。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为三年,起诉必须符合法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