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
(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
(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
(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
(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
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的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斗殴的;
(二)追逐、拦截他人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
(四)其他寻衅滋事行为。
《刑法》
第二百九十一条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度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内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九十三条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一、堵路多久追究刑事责任
堵路涉嫌扰乱公共秩序或者寻衅滋事,根据情节的轻重和后果的严重程度可以追究治安违法责任或则刑事责任。
-
法律规定中关于委托人责任的规定
453人看过
-
堵工堵路的法律条款
272人看过
-
下水道堵塞责任认定与相关法律
256人看过
-
公路堵塞罪的法律责任:刑事处罚与民事责任
200人看过
-
关于《企业破产法》中有关法律责任的规定
436人看过
-
关于无证卖假烟责任的法律规定
113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关于高速堵车追尾责任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15《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
-
堵路有什么法律规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1-07堵路、拦路是违法的,触犯了道路交通安全法。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八条规定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
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关于责任认定的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4-12-02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的,可以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送达之日起三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书面复核申请。复核申请应包含复核请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证据。
-
关于加班费举证责任的法律规定江西在线咨询 2023-03-09《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
-
法律下水道堵塞责任确定是怎样规定的山东在线咨询 2024-05-08根据法律规定,下水道堵塞的承担主体,应当具体分析:1、正常情况下,共用水管道属于公共设施,由物业公司进行维护保养;2、但如果因个别业主违规使用下水道导致的,由此免除了物业公司的责任,应当由有过错的业主承担疏通维护责任;3、维护公共利益角度出发,共有设施在业主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而无法查明造成问题的具体责任人时,在无免责事由的情况下,共有设施各业主共同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