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处理无法偿还的高利贷
处理无法偿还的高利贷的办法是:
当事人首先可以确定该借贷的利率是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范围,如果超过了,则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但是合理的本金及利息当事人还是应当按时偿还。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
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二、高利贷的认定标准
高利贷的认定标准是双方约定的利息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
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前款所称“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自2019年8月20日起每月发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三、放高利贷又暴力催收怎么办
应该及时报警,暴力催收高利贷涉嫌刑事犯罪。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
【催收非法债务罪】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
(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
(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三条之一 有下列情形之一,催收高利放贷等产生的非法债务,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n(一)使用暴力、胁迫方法的;\n(二)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侵入他人住宅的;\n(三)恐吓、跟踪、骚扰他人的。
-
高利贷利息多少是违法,高利贷如何还
346人看过
-
高利借贷又高利转贷造成贷款无法归还应如何定性
452人看过
-
高利贷的具体表现形式高利贷该如何处理
346人看过
-
房贷高利息返还纠纷如何处理
371人看过
-
如何处理高利贷获取高额利息的问题?
125人看过
-
高利转贷的民间借贷如何处理?
355人看过
-
如何解决高利贷无法偿还的问题宁夏在线咨询 2024-11-22如果您未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银行可能会采取以下措施: 1. 银行将联系您进行电话催收。 2. 如果催收后您仍未偿还贷款,银行可能向您收取一定的滞纳金,这可能会影响您的信用记录。 3. 如果您的贷款逾期时间较长,银行可能会亲自前往您家中进行催收。 4. 如果最终您仍未偿还贷款,银行可能会寻求法律途径来维护其自身权益。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您办理的是抵押贷款,法院可能会拍卖您的抵押物,并将所得资金用于偿
-
无力偿还高利贷,如何应对?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16面对无法偿还的高利贷债务,有以下几种解决方法可以参考:首先,可以与债权人协商,延长还款期限或重新签订借款协议以缓解当前困境;其次,也可以考虑将自己的其他资产作为抵押物,以此来达成还款义务;最重要的是要确保在借款到期后尽快归还欠款,否则可能会面临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风险。 在当事人之间建立的合法债权债务关系受法律严格保护。如果由于自身原因导致未能按期偿还债务,债权人就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债务
-
贷款无法偿还,如何应对高利息问题?上海在线咨询 2025-01-02贷款延期还款的申请可以通过电话协商解决。若贷款未能按时偿还,贷款机构可能采取以下措施: 1. 如果确实无法偿还贷款,应与贷款机构协商,寻求宽展还款期间或分期归还的方式。 2. 如果贷款机构向法院提起诉讼并获胜,判决生效后仍未履行,贷款机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3. 在法院受理强制执行时,贷款机构有权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4. 若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且拒绝履行法
-
在赌场借高利贷无法偿还,该如何应对?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21借高利贷无法偿还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面对恐吓、打伤、骚扰等威胁手段时,可以报警处理。虽然这种方式可能无法完全解决问题,但警察可能会尽力处理,减少受到侵害的程度。 2. 如果放贷人起诉,可以积极应诉,承担相应的利息和责任。这种方式可以让借款人认识到法律后果,同时也可以避免因报警而引发更多的麻烦。 3. 如果遭受人身威胁或骚扰,可以报警,但需要注意警察可能会因为经济纠纷而不管不顾。在这
-
赌场高利贷无法偿还时,应该如何解决?湖南在线咨询 2024-12-30如果出借人知道借款是为了赌博或者高利贷,则借款合同无效。如果出借人不知道这些情况,则可以通过法院起诉要求偿还本金和合法利息,或者申请支付令。 对于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如果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则视为不支付利息。 如果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了支付利息,则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