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在税收诉讼中的主要任务,是对具体的涉税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包括征税机关的法定职权、作出具体涉税执法行为的事实和法律依据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八十八条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采取本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税法税收诉讼与税收复议的区别有什么
税务行政复议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法向原处理税务机关的上一级税务机关提出申诉,上一级税务机关对引起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一种活动。
税务行政应诉,是指纳税人和其他当事人不服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税务机关依法参加诉讼的活动。
一)、税务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一)对税务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
(二)除税务机关作出的征税行为外的其他税务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具体有:
1.税务机关委托扣缴义务人作出的代扣代缴税款行为;
2.税务机关作出责令纳税人提交纳税保证金提供纳税担保、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出境行为;
3.税务机关作出的税收保全、强制执行措施;
4.税务机关作出的如下税务行政处罚行为:
罚款、没收非法所得、停止出口退税权、停供发票;
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非法提供银行账户、发票、证明或者其他方便,导致未缴、少缴税款或者骗取国家出口退税的行为,没收其违法所得的。
5.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税务机关颁发税务登记证、发售发票,税务机关拒绝颁发、发售或不予答复的行为。
(三)对税务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受理后超过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
二)、税务行政诉讼的时间规定
(一)申请人不服税务行政复议决定,可以自受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取诉讼。
(二)申请人直接起诉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
(三)
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受理后超过复议期限不作答复的,申请人可以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行政复议期限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哪些是行政诉讼中法院审查的范围
435人看过
-
二审法院的审查范围
224人看过
-
诉讼费是税收范围内的吗
480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法律审查的范围都包括什么
347人看过
-
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的范围
476人看过
-
行政诉讼附带性审查的范围
128人看过
税收保全制度是指为了维护正常的税收秩序,预防纳税人逃避税款缴纳义务,以使税收收入得以保全而制定的各项制度。 税收保全制度具体表现为各类税收保全措施的实行以及征纳双方在税收保全方面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更多>
-
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证据调查的范围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51、一般而言,民事诉讼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即双方当事人需要就自己的事实主张负举证责任。因此,人民法院的证据调查往往不能独立于法庭诉讼过程,更不能主动就案件情况进行庭外调查。 2、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民法院证据调查的范围基于以上两个方面。其中因为规定了可以由法院裁定,审理中需要的证据可
-
法院依职权审查范围山东在线咨询 2022-08-15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证据的情形有两种:一是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二是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前者由当事人申请而启动,后者是法院主动依职权而进行。由于该条对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规定过于宽泛,为明确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的范围,最高法院于1992年7月颁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称《适用意见》)的第7
-
法院在行政诉讼中的审议范围包括哪些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0其他需要裁定的事项。 行政诉讼裁定的法律效力有两种情况,对一审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裁定和管辖权异议裁定,当事人可以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定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逾期不提出上诉的,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对于除以上三类裁定之外的其他所有裁定,当事人无权提出上诉,一经宣布或者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
-
行政诉讼法律审查的范围包括哪些?四川在线咨询 2023-06-12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审查是指人民法院对被告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适用的法律规定是否有效,适用是否正确,以便得出该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结论的活动。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原则上只审查其合法性,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审查也便成为行政案件审判中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在事实审查的基础上进行法律审查。法律审查的结果直接决定了行政判决的内容和方式。法律审查涉及实体法律规范的
-
行政诉讼二审审查范围到底是哪些?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07行政诉讼中的一审和二审有以下区别: (1)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原因不同。二审程序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而发生,而第一审程序是基于原告行使起诉权而发生。 (2)引起审理程序发生的诉讼主体不同。 以上就是行政诉讼二审审查范围的相关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一审中的原、被告地位是固定的,有资格限制,提起诉讼并引起一审程序的原告,即是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二审中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并不固定,没有资格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