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3、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一、劳动合同纠纷找谁投诉
1、协商不成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主张支付工资。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请求大队解决;
4、也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委员会进行劳动仲裁。
二、劳动合同纠纷怎么起诉
一般合同有约定的就按照约定,没有约定的,可以到被告所在地、合同签订地、合同履行地法院立案起诉。在起诉之前,原告为防止对方将财产转移,也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1、立案后,法院将案件分配到具体承办法官。法院向被告发送起诉状,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准备证据并注意法院的证据规则的规定。法院审理案件实行“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举证不能,将承担败诉或审判结果与己不利的后果,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3、法院确定开庭时间和地点。原告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自动撤诉处理;被告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4、开庭审理。
5、二审审理。当事人任何一方不服一审判决的,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不服一审裁定的,应当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提起上诉。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内做出终审裁定。
6、申请再审。当事人认为判决、裁定有错误的,可向原审法院或上一级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
7、申请执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法院执行。
-
劳动纠纷起诉状(集合版)
280人看过
-
欠款纠纷起诉状内容包括什么
352人看过
-
经济纠纷的起诉状具体有哪些内容
86人看过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解除的起诉状应载明哪些内容
402人看过
-
起诉状:涉及合同纠纷
105人看过
-
监护权纠纷起诉状包含什么内容
183人看过
劳动合同纠纷是劳动争议的一种。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都属于劳动合同纠纷。 劳动合同纠纷列举了七种情形: (1)确认劳动关系纠纷; (2)集体劳动合同纠纷... 更多>
-
劳动纠纷的劳务纠纷怎么写起诉状(劳动纠纷法院起诉状)西藏在线咨询 2023-07-28原告:______ 被告:______ 诉讼请求:________________ 事实与理由:_______________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_______________ 此致 _______人民法院 起诉人: 年月日 附:本诉状副本_____份 注:本诉状格式亦可适用于公民提起经济诉讼 上述内容就是相关的格式,具体对于劳动纠纷法院起诉状的相关内容
-
2022年劳动纠纷民事起诉状二审有什么内容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06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美容纠纷起诉状广东在线咨询 2023-10-05诉状可以立案的写法为应当载明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原告的姓名、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住所、联系方式;被告的名称、住址、法定代表人姓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
-
没有买卖合同的债务纠纷起诉状内容是哪些?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28原告与被告有生意往来,原告供货给被告,被告承诺收到货后付款,原告按约定供货后,被告没有按承诺付款给原告,给原告的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困难。没有买卖合同的债务纠纷起诉状的回答如上。
-
劳动纠纷答辩状有什么内容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7答辩状的内容和结构由五个部分组成: 1、答辩状标题。直接写“答辩状”即可。 2、答辩人的基本情况。依次写出答辩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单位、住址。 3、答辩的案由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