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弃罪的形式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6 00:40:10
136 人看过
遗弃罪的形成条件如下:
1、侵权对象是被害人在家庭成员中的平等权利;
2、客观上表现为年老、年幼、生病或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予以扶养,拒不扶养,情节恶劣;
3、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对被遗弃者具有法律扶养义务和抚养能力的人;
4、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什么人有资格告遗弃罪
控告遗弃罪的可以是受害人自己或其利害关系人代为可以提起诉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遗弃罪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286人看过
-
遗嘱的有效形式有哪些遗嘱最基本的形式
475人看过
-
遗嘱包括什么形式,遗嘱的形式有哪些
230人看过
-
哪些情形会影响遗弃罪的量刑
129人看过
-
遗产继承的放弃方式有哪些
389人看过
-
家庭遗弃罪是不是遗弃孩子形成的遗弃罪
22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词条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扶养
最新文章
#扶养
相关咨询
-
哪些条件构成遗弃罪?哪些情形构成遗弃罪?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9遗弃罪(刑法第261条),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构成遗弃罪要符合以下条件: 1,对象只限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 2,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的扶养义务而且具有抚养能力的人 4,主观上明知自己应
-
残疾人监护人遗弃罪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香港在线咨询 2023-03-27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其它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残疾人保障法》第9条规定:“残疾的法定扶养人必须对残疾人履行扶养义务。”第52条又规定,对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或者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残疾人,依照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遗弃罪情节恶劣有哪些情形,遗弃罪与非罪的分界线是哪些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31遗弃罪的犯罪客观要件如下: (1)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拒不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所谓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是指家庭成员中具有以下几种情况的人: A因年老、伤残、疾病等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 B虽有生活来源,但因病、老、伤残,生活不能自理的; C因年幼或智力低下等原因,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除了对
-
在法律上, 如何判定遗弃罪, 遗弃罪的行为方式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29遗弃罪,是指对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行为。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程度的,才构成犯罪。 情节是否恶劣是区分遗弃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根据司法实践经验,遗弃行为情节恶劣是指:由于遗弃而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被害人因被遗弃而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沿街乞讨的;因遗弃而使被害人走投无路被迫自杀的;行为人屡经教育,拒绝改正而使被害人的生活陷一危
-
遗弃行为的表现形式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03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的违法行为。如父母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赡养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配偶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等。遗弃以不作为的形式出现,该为而不为,致使被遗弃人的权益受到侵害。 注意是“拒绝”扶养,所以像你说的这种情况不属于“遗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