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规定,公司的股东可以分配公司的经营利润,而法律对股权收益不否能转让是没有规定的,所以可以转让,但需要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
一、股东是否有权要求收回股份
在出现法定情形时,股东有权要求公司回购股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
(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的;
(二)公司合并、分立、转让主要财产的;
(三)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股东会会议通过决议修改章程使公司存续的。
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股权转让后原股东是否有权分配转让前的公司
股东转让股权后,对转让前的未分配利润要区分对待。如果股权转让前,公司股东会已经做出了利润分配方案,那么股权转让后,原股东享有该笔利润的债权请求权,并应当要求公司在决议载明的时间或公司章程的规定时间内完成利润分配,新股东是可以受偿该部分利润的。如果转让前公司股东会未作出利润分配方案,那么股权转让后,原股东即丧失了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东也无法主张受偿该利润。
三、怎么认定股权转让无效
认定股权转让无效应看是否有以下三种情况:1.违反公司章程规定。公司法规定,“公司章程对公司股权转让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故如果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有规定,应优先适用章程的规定。比如“公司章程规定股东转让股权时,只能转让给股东张三”,如果股东将股权转让给了股东李四,那么转让行为就会被认定为无效。2.违反公司法规定。在公司章程没有对股权转让进行规定时,股权转让应适用公司法第72条的规定。如果股东违反其规定转让股权,应被认定为无效。如对外转让时没有保障股东的优先购买权,很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3.违反特别规定。如国有股转让没有经过批准,会被认定为无效。公司股东转让股权时必须详细的了解公司法及相关法规及公司章程的规定,一旦违反将导致转让无效,从而带来损失。
-
转让优先认股权有收益吗
167人看过
-
转让股权转让款能不能计入收益
205人看过
-
转让股权收益要收企业所得税吗
416人看过
-
转让股权最大的收益方式是什么
63人看过
-
股权转让收益由什么构成的
91人看过
-
限售股票收益权能否转让
179人看过
优先购买权是指特定人在特定的买卖关系中享有的,能够优先于其他人购买标的物的权利。该权利在法律或者合同中可以约定,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该权利人有优先于其他人购买的权利。在公共交易中,享有优先购买权的主体一般是特定的当事人,如承租人、共同共有人等... 更多>
-
股权转让收益的处置方式贵州在线咨询 2024-12-24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转让其拥有的企业股权或股份时所获得的收益,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计算缴纳或扣缴所得税。对于中国境内的企业,其转让股权或股份的损失可以在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进行扣除。 股权转让收益或损失指的是股权转让价减去股权成本价后的差额。股权转让价是指股权转让入方应支付的包括现金、非货币资产或权益等形式的金额。如果被持股企业有未分配利润或税后提存的各项基金等股东留存收益,股权
-
企业转让股权股权的收益怎么确认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14企业转让股权收益的确认,应采用与转让其他资产相一致的原则,即,以被转让的股权的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给购买方,并且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为标志。在会计实务中,只有当保护相关各方权益的所有条件均能满足时,才能确认股权转让收益。这些条件包括: 1、出售协议已获股东大会(或股东会)批准通过; 2、与购买方已办理必要的财产交接手续; 3、已取得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 0); 4、
-
股权转让怎么确认收益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141.关于股权转让所得确认和计算问题,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转让股权收入扣除为取得该股权所发生的成本后,为股权转让所得。 2.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 3.股权转让收入指的是,公司股权转让后的对价。减除原来因为购买公司股权的支出。差额部分就是收入。
-
股权转让收益如何做账浙江在线咨询 2023-07-23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转让其拥有的企业的股权或股份所取得的收益,应依照税法及其实施细则及有关规定,计算缴纳或扣缴所得税。 中国境内企业转让股权或股份的损失,可在其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
股权转让收益的确认的条件是什么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26股权转让合同的收益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4)符合法定形式。 《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