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销售氰化钠“助人”自杀身亡死者父母状告获赔21.3万余元
网上销售国家严令禁止个人销售的剧毒化学品氰化钠致人自杀身亡,销售者已受到了法律严惩,受害者的父母以人身损害赔偿为由将身陷囹圄的销售者告上法庭,索赔73.8万余元。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销售者杨某应赔偿受害人曹某父母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律师代理费共计21.3万余元。
2008年7月11日,曹某因身心不佳而独自休息在家,其上网浏览时发现杨某在销售剧毒化学品氰化钠,两人遂达成买卖协议,由杨某以1500元的价格将3克氰化钠销售给曹某。随后,杨某将3克氰化钠通过快递方式邮寄给曹某。在曹某与杨某买卖氰化钠的过程中,曹某曾有过犹豫,杨某遂发短信诱骗和威胁曹某,称“几分钟解决问题,不会太痛苦”、“买和卖都是违法的,都要被严打”。7月14日,曹某服用氰化钠后身亡。同年8月4日,杨某被公安机关抓获,12月3日,杨某因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被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7年。2010年3月,曹某的父母向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诉讼。
在法庭上,痛失爱子的曹某父母诉称,曹某的死亡是杨某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当曹某处于犹豫反悔之中时,杨某的短信对曹某起到了催促作用,是曹某最终走上绝路的直接原因。杨某的犯罪行为侵害了曹某的生命权,并造成家属极大的精神痛苦。曹某父母要求法院判决杨某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73.8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杨某向曹某销售国家严令禁止个人销售的剧毒化学品氰化钠,其行为已构成犯罪,并已被追究刑事责任。杨某的售毒行为及其在买卖过程中的短信诱骗和威胁性语言与曹某自杀这一损害后果具有相当因果关系,杨某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曹某消极面对生活中遭受的挫折,其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购买服用氰化钠的后果应当明知,其对自身的损害后果具有重大过错。
据此,法院酌定曹某应对自杀身亡后果而造成的经济损失59.8万余元应承担70%的责任,杨某应承担30%的赔偿责任;并由法院根据案情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和律师代理费,据此,法院作出上述判决。(通讯员富心振记者周凯)
-
女子服用网上所购药物后死亡销售者获刑
236人看过
-
判决结果公布:销售假药者获刑几年
301人看过
-
网上销售氰化钠致人自杀身亡
426人看过
-
假药销售者被判刑1000万元
181人看过
-
销售壮阳药要获刑吗
143人看过
-
开发商销售房屋存瑕疵消费者获赔三万七千元
132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销售假药致人自杀怎么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2对方涉嫌销售假药罪,根据情节轻重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受害人自杀与欺诈行为是否有因果关系需要法院综合全案判断,根据你提供情况,销售假药并不一定导致受害人自杀或者产生自杀风险,所以二者不具有因果关系。《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条规定,将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修改为:“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
-
销售假药被抓了,制售假药获刑15年是哪些内容?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4温州中院认为,陶某未经许可,违法从事美容诊疗活动,并销售、涂抹、注射“麻膏”、“瘦脸针”等假药,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药罪。原判定性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所判刑罚恰当。陶某上诉要求从轻改判的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据此作出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裁定为终审裁定。 一对夫妻销售含违禁成分性保健品,犯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
销售劣药罪的量刑标准是怎样的,出售或者销售劣药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10生产(包括配制)、销售劣质药物、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起诉:(1)受轻伤、受重伤或死亡的;(2)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本条规定的"劣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和按劣药论处的药品。
-
销售假药判刑后能销售药品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0对销售假药、劣药的处罚见《药品管理法》第九章,第74、7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第一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药品管理法74条:生产、销售假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予以撤销,并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