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二审应当开庭的情形包括被告人、自诉人与法定代理人对一审证据或者事实提出异议,会影响最终判刑结果的上诉等,二审开庭审理后一般会在十日内下发判决书。
一、刑事诉讼二审应当开庭的情形
刑事诉讼二审应当开庭的有以下情形:
1.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
2.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
3.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
4.其他应当开庭审理的案件。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不开庭审理的,应当讯问被告人,听取其他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意见。第二审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上诉、抗诉案件,可以到案件发生地或者原审人民法院所在地进行。
二、二审开庭审理后多久下判决书
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审理后,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三、民事二审开庭意味改判吗
民事二审开庭并不意味改判,有下列情形的二审需改判:
1.明显判决不公的;
2.认定的事实不清楚的;
3.适用法律条款有错误的;
4.一审多使用简易程序的并审理程序不当的;
5.新证据的发现。
6.其他须纠正的。
一审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运用法律正确,那么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如果二审有新证据证明原审错误,或违反程序,试用法律错误,则发回重申,或改判。
-
刑事案件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刑事案件审理流程)
222人看过
-
判决书是二审开庭多久后下
361人看过
-
刑事案件二审审理和判决书下发的耗时是多久?
248人看过
-
一审多久后二审开庭审理?
239人看过
-
哪些二审案件依法应当开庭审理
308人看过
-
案件开庭审理后的判决的情况
140人看过
离婚判决一般是看夫妻双方感情是否确已破裂,若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相反,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中,无法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一般是不会准予双方离婚的。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 更多>
-
刑事案件二审判决书下达后, 当事人有哪些情形的,应当重新审理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8已经过了上诉期,判决已经生效。我国刑诉法第242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申诉中,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审判。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五
-
刑事案件第二审法院应当组成什么庭审案件, 二审开庭审理时间是多久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4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二审刑事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也可以决定不开庭,应当对被告人讯问,确保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一般在二个月内审结。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于下列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一)被告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对第一审认定的事实、证据提出异议,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上诉案件;(二)被告人被判处死刑的上诉案件;(三)人民检察院抗诉的案件;(四)其他应当开庭
-
二审多久开庭刑事案件二审开庭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19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 有下列案件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 (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 (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 (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 (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
-
二审退回的刑事案件一审开完庭多久判决下来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09二审退回的刑事案件,一审法院开完庭一般是三个月内的时间审理完毕。《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原审人民法院对于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依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判。对于重新审判后的判决,依照本法第二百一十六条、第二百一十七条、第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可以上诉、抗诉。第二百三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从收到发回的案件之日起,重新计算审理期限。第二百零二条人民法
-
民事案件二审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二审时间不计入审限的情况有哪些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8二审审限一般3个月 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民事案件一律适用普通程序,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限为30天,不能延长。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案件的审限依据适用的程序确定,按照一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一审普通程序的审限,按照二审程序再审的适用二审程序的审限。 3种情况不计入审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的规定,下列事项耽误的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