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认定犯罪故意的法律依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2-23 18:00:08 428 人看过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知的是危害结果必然发生,还是可能发生,只要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就构成故意犯罪。希望危害结果发生和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在程度上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就是刑法上通常说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采取漠不关心,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结果发不发生,都不违背行为人的意志。我国刑法没有直接使用“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概念,但在对故意犯罪的规定中,对这两种心理差别是作出规定的。区别“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对判断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大小,决定量刑,具有一定意义。

《刑法》

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一、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有什么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1)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3)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1日 14:1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侮辱妇女罪认定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在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中,这里的“侮辱”与“猥亵”含义相同,都是侵犯性羞耻心的行为,而不是指侵犯他人名誉。要构成强制侮辱妇女罪,需行为人实施了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来侮辱妇女,侵犯妇女的性自主权。另外,侮辱妇女罪的行为对象限于女性,对男性不构成此罪。侮辱妇女罪立案标准侮辱妇女罪立案标准: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违背妇女或者儿童的意志,强制猥亵或侮辱妇女或者儿童,并且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强制猥亵罪侵犯的客体是妇女的身体自由权和隐私权、名誉权。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儿童的,由于儿童对性的辨别能力很差,法律并不要求行为人实施暴力、胁廹或者其他方法。不论儿童是否同意,也不论儿童是否进行了反抗,只要对儿童实施了猥亵的行为,就构成本罪,就应当立案侦查。猥亵罪的构成要件:1、主体要件: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2、
    2023-06-30
    172人看过
  • 窝藏包庇罪认定的法律依据
    窝藏包庇罪的认定:1、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刑事追诉和刑事执行的正常活动。2、客观要件,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窝藏或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年满16周岁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但犯罪人本人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怎样才构成窝藏包庇罪我国现行《刑法》法典第三百一十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作假证明包庇的,——”,这说明,我国刑法规定窝藏、包庇的对象是犯罪的人。既没有行为人应判刑罚种类及程度的限制,也没有行为人犯罪性质的限制。这里,所谓犯罪的人,即包括犯罪后尚未抓获畏罪潜逃的犯罪人,也包括被逮捕、关押后脱逃的未判决犯和已判决犯。至于他们犯什么罪,可能判处或已判处什么刑罚,则不影响本罪的成立,但在量刑时,可以作为窝藏、包庇犯罪的重要情节考虑
    2023-07-06
    129人看过
  • 间谍罪的认定及其法律依据
    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间谍罪是行为犯,并不以实际上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成立的要件,只要实施了间谍行为,即构成本罪。(一)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国家安全是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地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事,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都是将维护国家安全摆在首位,以巩固自己的政权。(二)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参加间谍组织或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法人不能成为间谍罪的犯罪主体。(四)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其故意的内容表现为行为人明知是间谍组织,或者明知是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等等而参加或者予以接受。至于
    2023-07-16
    416人看过
  • 毒品犯罪罪名的认定依据
    一、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规定:毒品犯罪是指非法生产、制造、提练、配制、兜售、分销、出售、交售、经纪、发送、过境发送、运输、进口或出口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种植毒品原植物以及进行上述活动的预备行为和与之相关的危害行为。二、毒品犯罪罪名有哪些毒品犯罪是刑法罪名中重要而且罪名繁多的一类,具体刑法规定了12种的毒品相关罪名。刑法规定的毒品犯罪的罪名有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走私制毒物品罪;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强迫他人吸毒罪;容留他人吸毒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三、毒品犯罪罪名的认定依据贩毒人员被抓获
    2023-03-25
    74人看过
  • 侵犯肖像权认定依据是怎样的
    一、侵犯肖像权认定依据是怎样的构成侵害肖像权的行为,应具备以下两个要件:一是要有使用肖像的行为,二是未经肖像权人同意或没有正当理由。具体来说,侵犯肖像权的行为有以下几种:(一)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权利人的肖像;(二)虽不以营利为目的,但未经肖像权人的同意而将权利人肖像进行展示、公开、陈列、复制、散发等行为;(三)超出肖像权人许可范围使用权利人的肖像;(四)超出肖像权人许可的地域范围内使用权利人的肖像;(五)超出肖像权人许可的期间使用权利人的肖像。二、侵犯肖像权的法律规定赔多少侵犯肖像权的损失一般为精神赔偿。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2023-05-06
    415人看过
  •  有关网络教唆犯认定的法律依据
    网络教唆犯的认定需要考虑其煽动、鼓励、促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或使被教唆者产生特定犯罪决心的行为。言语教唆是网络犯罪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网络犯罪之教唆犯也可以被认定为言语教唆犯。其次,工具教唆是必须使被教唆者产生特定犯罪决意的行为。网络教唆犯的认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教唆犯的概念。教唆犯是指煽动、鼓励、促使他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在网络犯罪中,言语教唆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因此网络犯罪之教唆犯也可以被认定为言语教唆犯。其二,工具教唆。教唆行为必须是教唆特定的犯罪,即必须使被教唆者产生特定犯罪的决意。 警 惕 网 络 言 语 教 唆 : 教 唆 犯 在 网 络 犯 罪 中 的 判 断 方 法在网络犯罪中,教唆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诱导、鼓励、威胁、利诱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对于教唆犯的判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首先,教唆犯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基本情况需要被考虑。不同年龄段
    2023-09-11
    461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故意伤害致死犯得的法律依据是怎样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01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其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第234条之规定,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追究刑事和民事赔偿的责任。 根据法律规定,从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到法院判决,原则需要五个月左右的时间。 主动赔偿受害人损失,酌情可以从轻处罚。 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
    • 法律上什么是对于故意犯罪的依据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1-28
      犯罪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犯罪故意的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认识因素或称意识因素。即对适合于犯罪构成要件的违法事实的认识。
    • 医疗事故罪的司法认定是怎样的,有没有法律依据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8-21
      1、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 4、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 故意伤害罪从犯根据法律规定如何认定的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8-24
      故意伤害罪从犯应当在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基础上,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故意伤害罪的从犯是在故意犯罪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
    • 单位犯罪依法怎样认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8-28
      《刑法》是这样规定单位犯罪的: 第三十条【单位负刑事责任的范围】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本法分则和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