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自2004年5月1日(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实施以来,针对该法17条及76条的规定产生了很大争议。《安全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
(1)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上述规定不仅引起了学者的争议,而且在实施过程中遭到了来自保险公司的抵触。保险公司的抵触主要在于《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述内容与现行保险法的相关原则及其有关规定发生冲突。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实际执行部门的利益冲突,使立法者及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相关当事人都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于是学者及相关当事人都期待随后即将出台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能够解决学者的困惑以及《交通安全法》和《保险法》在相关规定上的冲突。
近因原则是确定保险责任承担的原则,是保险法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世界各国均对之予以确认。如果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保险事故的发生都要保险人承担责任,保险人将不堪其负。保险法一般认为,损失结果的形成必须与危险事故的发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保险人才应负赔偿责任。保险人的赔偿义务依据被保险人在事故中所负的责任大小确定,并不能说只要不超出保险责任限额,保险人就应当全额赔偿第三者。对于肇事车辆不负责任的事故,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法的规定就不应负赔偿责任。从上述近因原则的内容及《保险法》的规定看,保险公司承担的是过错责任。但根据《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一款的规定保险公司承担的是无过错责任。《草案》与《交通安全法》第76条保持了高度一致,对于人身损害,在被保险人无责任时,保险公司也要依法赔偿;而在财产损失方面的赔偿,则略有不同,即按过错责任赔偿。但是对《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款的规定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在《草案》中并没有体现,反而规定对受害人的故意行为,保险公司有权就其垫付的抢救费用向致害人追偿,进一步确定了无过错赔偿。
显然,无过错责任加重了被保险人的负担,而通过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合同,这一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转移给了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必然会采取提高保险费的做法,问题的实质就在于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是社会保险还是商业保险还不明确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如何提高保险费率?根据《草案》第6条规定:保监会按照强制保险业务总体上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审批保险费率。从这个规定来看,《草案》将第三者责任强制险定位于社会保险。但从《草案》的具体规定来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经营主体为经保监会批准的可以经营强制保险业务的中资保险公司而非政府特设或指定的机构;从保险费的缴纳方面来看与一般商业保险也无差异,基本是由投保人缴纳的,不但没有政府的补助,而且还应从中提取的相应比例帮助国家建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再加上不盈利的限制,显然加重了保险公司的负担。较高的保险费使投保人在现行交费水平基础上负担进一步加重,会影响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的投保率,如果投保率无法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同样违背实施第三者责任强制险的初衷。
《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医疗机构对交通事故中的受伤人员应当及时抢救,不得因抢救费用未及时支付而拖延救治。肇事车辆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由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支付抢救费用;抢救费用超过责任限额的,未参加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或者肇事后逃逸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机构有权向交通事故责任人追偿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
但由于《保险法》规定,保险公司在肇事车辆有过错的情况下才承担支付保险金的责任,致使实践当中抢救费用不能及时支付,同时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仍处于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状态。该规定使救死扶伤的医院处在两难境地,在保险金、社会救助基金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医院承担了过于苛重的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无疑是保护交通中弱势群体的一项好制度,但是如何保障这项制度能够在司机、保险公司、受害者及其家属各方之间公平地实施,以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不仅是一个立法技术问题,而且还应该考虑社会的具体情况,否则无论多好的立法理念,都会因水土不服,导致法律规定成为一纸空文。
-
从一宗车辆保险索赔案看近因原则在保险纠纷中的适用
429人看过
-
简析香港保险法——近因原则
176人看过
-
保险法未涉及的话题-近因原则
393人看过
-
近因原则:保险法未涉及的话题
417人看过
-
保险各近因原则是怎样的
121人看过
-
保险“近因原则”须记牢
129人看过
机动车是指使用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通常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农用车等各种车辆。机动车具有速度快、操作灵活、舒适性高等优点,但同时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驾驶。 在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和排放标准,并取得相应的行驶证和... 更多>
-
保险各近因原则是怎样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1-10-141、保险近因原则是指以造成保险标的受损的近因是否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而确定是否给予补偿的原则。凡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的保险标的受损,保险人给予补偿。否则,保险人不予补偿。近因是指造成保险标的损失的最直接、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 2、近因原则最早产生于保险业较为发达的英国,英国早在《1906年海上保险法》就以成文法形式明文确立了近因原则。该近因原则确立后,被多数国家所采用,近一个世纪来,大量判例足以证
-
保险赔偿责任用何归责原则机动车之间用何归责原则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6一、保险公司赔偿责任用何归责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这一规定表明.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范围内,对受害人承担的是一种无过错责任。这种无过错责任的含义,不仅是指保险公司无过错也承担责任,而且指保险公司所承保的机动车辆在事故中无过错时,保险公司也应承担赔偿责任。
-
机动车辆保险是什么意思,机动车辆保险责任的承担原则是怎么规定的安徽在线咨询 2022-02-14机动车辆保险是指车辆所有人或者使用人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在被保险车辆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损失,或者在被保险人或者其允许的持有驾驶执照的人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致使第三人发生保险合同规定范围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被保险人应当对受害人负损害赔偿责任时,由保险人负责赔偿损失的保险。机动车保险属于综合险,分为基本险和附加险。基本险包括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附加险包括全车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新增
-
什么原因造成的被保险机动车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澳门在线咨询 2023-06-11(1)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被保险机动车损失,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1)地震。 2)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暴乱、扣押、收缴、没收、政府征用。 3)竟赛、测试,在营业性维修、养护场所修理、养护期间. 4)利用被保险机动车从事违法活动. 5)驾驶人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药物麻醉后使用被保险机动车。 6)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驾驶被保险机动车或者遗弃被保
-
保险事故近因原则是什么意思?保险人承担保险责任的范围是怎么样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5保险关系上的近因并非是指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损失最接近的原因,而是指造成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起主导作用或支配性作用的原因。而近因原则是指危险事故的发生与损失结果的形成,须有直接的后果关系,保险人才对发生的损失补偿责任。近因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为只有在导致保险事故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时,保险人才应承担保险责任。也就是说,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应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