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民事主体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简言之,民事行为能力为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提供了现实性。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独立地以自己的行为为自己或他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我国民事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人(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此处的“视为”是指法律拟制,也就是本来没有达到一般的条件,但是法律授权与达到一般的条件一样的法律效果。并且这种情况不会随着收入的变化而变化,一经达到条件就自然的延续下去,除非出现一般条件下的改变行为能力的情况。
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三个类型
根据《民法典》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以及十六周岁和十八周岁之间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智力发育不成熟或者精神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不能认清自己的行为后果,只能亲自实施与自己智力、精神状况相适应的行为,并承担相应的行为后果,超出自己智力、精神状况的行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八条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第二十四条不能辨认或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其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认定该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被人民法院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经本人、利害关系人或者有关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其智力、精神健康恢复的状况,认定该成年人恢复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本条规定的有关组织包括: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
-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几类自然人能力?
143人看过
-
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类是哪三类?
84人看过
-
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包括三种行为类型
85人看过
-
在民法典总则中民事行为能力有什么分类
294人看过
-
行政行为类别划分原则
208人看过
-
民事行为显失公平怎么处理,民事行为的能力分类
466人看过
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主体以其行为参与民事法律关系,取得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和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够独立通过意思表示,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人作为民事主体,以自己的行为享受民事权... 更多>
-
民事行为能力怎么分类,怎么规定辽宁在线咨询 2023-06-15我国《民法典》中对于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包括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以及无民事行为能力。《民法典》规定,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
民事诉讼能力分为哪几类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21、诉讼行为能力又称诉讼能力,是指能够亲自进行民事诉讼活动,具有独立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的能力。有诉讼权利能力,又有诉讼行为能力的人,才能够亲自实施诉讼行为,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如果只有诉讼权利能力而无诉讼行为能力,则只能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2、当事人的诉讼行为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通常情况下,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就有诉讼行为能力,但也有不一致的情形。诉讼行为能力,
-
法律对民事行为能力的鉴定原则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1-08-16人民法院在审理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时,如果该公民不是那种公认公知的精神病人时,就必须经有关专家进行鉴定,如果申请人已经提供鉴定结论的,应当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应当由公民的近亲属作代理人,申请人不得作为代理人。近亲属之间相互推诿代理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其中一人为代理人。如果该公民的健康状况许可,指定谁作代理人,还应当询问公民本人的意见。综上所述,无民事行
-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属于什么类型重庆在线咨询 2021-11-22根据我国《民法典》,未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无法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应当代表其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八岁以上未成年人不能识别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
-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分类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02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分类为: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超越其能力范围的行为; 2、未经债权人同意的债务转移行为; 3、无权代理行为。 4、无权处分行为。 《民法典》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五百五十一条债务人将债务的全部或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