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之后孩子患有重大疾病可以要求另一方增加抚养费,也可以主张另一方分摊一半,如果确认属实的,法院会予以支持。因为虽然夫妻离婚了,但是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没有变化的。
一、放弃争夺孩子抚养权承诺有效吗
放弃争夺孩子抚养权承诺是无效的。我国民法典明确规定,父母对于未成年的孩子负有抚养、教育及保护的义务。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会因为父母之间的离婚而消失。在父母离婚之后,孩子不管是由父亲或者是母亲直接进行抚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孩子。在夫妻离婚之后,父母对于孩子仍然具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及义务。
二、坐牢能否更改抚养权
夫妻离婚后一方或者双方的情况致使抚养能力发生较大的变化,在任何时间内均可提出变更抚养权的要求。首先由双方协商变更抚养权,协议不成时,可通过诉讼申请人民法院判决变更,但是要提交相应的证据证明。与孩子共同生活的一方有下列情况的:1、因伤残或患有严重疾病无力继续抚养孩子;2、其与孩子共同生活对孩子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虐待孩子或不尽抚养义务;3、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愿随有抚养能力的另一方生活;4、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
三、一方去世引起的父母离婚抚养权怎么判
未成年人父母一方死亡之后,另一方可依法取得监护权。离婚后带孩子的一方死亡,另一方作为孩子的亲生父母,对孩子具有监护抚养的权利。此时如果另一方对孩子有抚养监护的能力,那么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主张该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同时,如果另一方没有能力抚养孩子的话,那么孩子的抚养监护责任就由死亡一方的父母家人来承担。如果死亡一方的父母也想要争夺孩子的抚养权时,那么需要举证另一方没有抚养监护的能力或者孩子同另一方生活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否则法院将支持孩子的亲生父母对于孩子的抚养权。
-
父母离婚了,小孩子看重大疾病字母怎么分摊
300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重大疾病分配的钱法律上如何规定
57人看过
-
离婚患者身患重大疾病,能否依法离婚?
116人看过
-
离婚影响孩子:如何应对重大疾病
394人看过
-
孩子有重大疾病情况下离婚,孩子归谁抚养
88人看过
-
婚后重大疾病离婚后可判离婚无效吗?
274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父母患重大疾病离婚后孩子谁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05双方可以先进行协商谁来抚养,如果不能协商一致,由法官根据对有利于照顾孩子疾病的原则进行判决。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民法典》第
-
婚后患重大疾病自己也是重大疾病还能离婚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18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在婚姻问题上所享有的充分自主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强制或干涉。作为婚姻自由的两个方面,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共同构成婚姻自由原则的完整含义。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必要补充。离婚使不自由的婚姻得以解除,为缔结自由的婚姻创造条件。没有离婚自由就根本不可能有完全的结婚自由。因此,若双方协商一致的,可以提出离婚。
-
患患了重大疾病孩子能拿到抚养费吗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10离婚时候需要夫妻俩一起协议孩子的抚养权归属和抚养费的支付问题,规定抚养费包含孩子的生活,学习,医疗等费用。如双方无法达成孩子抚养费的支付协议,可以上法院起诉解决。《婚姻法》规定: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
-
身患重大疾病离婚怎样处理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09-03身患重大疾病的人诉讼离婚和一般情况下的诉讼离婚的处理方式都是一样的,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一般能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有: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二年或其它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
患了重大疾病离职能辞退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08劳动者换重病病假期间,如果医疗期内,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该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和医疗补助金。劳动者病假期间,但是已过医疗期,用人单位选择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属于合法解除,但是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和医疗补助金,如果用人单位不支付的,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