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作为故意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的形态。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中止行为本身具有密切关系:没有中止行为就不可能有犯罪中止的形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与中止行为本身又具有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事实根据,中止行为本身属于刑法所鼓励的行为,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
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这是一条精练概括性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态有复合之处,单根据法条的规定是难以准确认定的,需要对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一个清楚的把握。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对这一个犯罪情节也应该有清楚的认识。
一、犯罪中止的后果是怎样的
《刑法》第24条第一款规定犯罪中止的概念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有两种结果:
1、没有造成损害;
2、造成了损害。
我国刑法对这两种结果分别制定了处罚原则,即没有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换言之,是否造成损害,不是构成中止犯的基本要件而是处罚中止犯的量刑因素。甲某、乙某在犯罪实行阶段,自动放弃犯罪,符合中止犯的构成要件,因此,应当依照中止犯的处罚原则对其减轻处罚。
-
共同犯罪中止涉及哪些方面?
352人看过
-
从哪些方面来判断医疗过错?
111人看过
-
从哪些方面来判断合同是否成立
116人看过
-
犯罪中止的认定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327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止判断准则
404人看过
-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有哪些方面
475人看过
-
判断犯罪中止的方法香港在线咨询 2024-11-09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必须具备自愿停止其犯罪行为的决心或决意,这是犯罪中止的主观要件之一。同时,行为人在客观上也必须实际采取了中止犯罪的行动,或者以积极手段(如制止等)终止罪行,或者以消极手段(如不再继续犯罪)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此外,犯罪中止可以在犯罪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发生,包括预备阶段、实行阶段以及犯罪结果产生阶段。最后,犯罪中止还必须有效地阻止了犯罪行为或避免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即中止行为必须具备实
-
从哪些方面来判断医疗过错?香港在线咨询 2023-06-11医疗过错从以下的几个原则出发来判断。 (一)“医学判断”法则 所谓“医学判断”法则,是指只要医疗专业者遵循专业标准的要求作决定,不能仅因事后判认其所作的决定错误而对其课以责任。医方在对患者施行诊疗时,若其已尽到符合其专业要求的注意、学识及技术标准,对于因其“诚实的错误”判断所致损害,无须负责。 (二)“可尊重的少数”法则 该法则是指不能仅基于医师从多数经认可的治疗方法中所作的选择而对医师课以责任。
-
诈骗罪从犯从哪些方面认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1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诈骗罪的从犯可以从当事人在诈骗行为中起的作用进行认定,如果是起辅助、次要作用的,就是属于从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
能否从哪些方面判断虐待事件澳门在线咨询 2023-11-13虐待情节是否恶劣,应当根据以下几个方面来认定: (一)虐待行为持续的时间; (二)虐待行为的次数; (三)虐待的手段; (四)虐待的后果是否严重。 虐待罪,是指经常以打骂、禁闭、捆绑、冻饿、有病不给治疗、强迫过度体力劳动等方式,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进行肉体上、精神上的摧残、折磨,情节恶劣的行为。
-
犯罪中止有效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广东在线咨询 2022-12-07犯罪中止的有效性的意思是犯罪嫌疑人有效的防止了危害结果的发生,或者是放弃犯罪行为的同时也并没有造成任何危害的结果。所以,有效性关键还是针对危害结果的。认定犯罪中止的有效性是很重要的,如果已经造成危害结果,是不能成立犯罪中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