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是用婚后收入买的车子,即使登记在一方的名下,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婚后取得的财产,原则上应平均分割。二、如果是用婚前的积蓄购买的车辆,且登记在自己的名下,则属于个人财产;三、如果是用婚前积蓄购买的车辆,登记在配偶的名下,则属于共同财产;四、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所共同拥有的财产。
房子写老婆名字离婚归谁
房子写老婆名字离婚的归属,一般因情况而定:
1、如果是女方婚前以个人财产全款购买,则该房子离婚属于女方婚前个人财产,离婚时仍归女方所有;
2、如果是婚后双方夫妻共同财产购买,则该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即使只写了老婆名字的,离婚时仍按照夫妻共同财产来分割;
3、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一方的除外;
4、婚前签订的商品房买卖买卖合同的那方是合同的当事人,合同的权利义务由该方承担;
5、、婚前由一方名义支付的首期属于支付方个人财产;
6、该房屋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增值部分属于夫妻双方共同共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
离婚后婚车处理:陪嫁车辆归属权问题
379人看过
-
陪嫁婚车归属权:离婚后车辆处理问题
305人看过
-
车辆归属问题解决离婚后
437人看过
-
婚前男方送女方的车辆归属问题
326人看过
-
车辆归属问题:离婚时怎么分配?
500人看过
-
婚前购买的车辆离婚后归属问题的法律权益
302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离婚案件车辆归属问题怎么办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20过错方离婚财产怎么分: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
-
-
夫妻离婚如何把婚后财产归属问题处理江西在线咨询 2022-11-04夫妻离婚财产先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判决。如果是不满两周岁的子女归属女方抚养,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由父母双方协商,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
夫妻共同财产与婚后购买车辆归属问题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111. 如果婚後双方共同出资购买车子,即使登记在一方名下,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财产,原则上应该平等分割。 2. 如果婚前积蓄购买车子,且登记在自己名下,则属于个人财产。 3. 如果婚前积蓄购买车子,且登记在配偶名下,则属于共同财产。 因此,结婚後购买的车并不一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包括工资、奖金、劳务报
-
前期车辆与两侧车辆的碰撞责任归属问题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11-24若因避免与他人车辆碰撞而引发事故,责任应由导致该危险状况发生之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当此类危险源自于自然环境时,实施紧急避险行为之人无需承担民事责任,但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补偿。若在进行紧急避险过程中,当事人采取的手段不足以完全缓解危险,甚至超越了必要的限度,以至于造成了不应出现的损失时,则需由该行为人对相应的民事责任进行承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82条规定:若紧急避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