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公司行贿的条例有哪些?
关于公司行贿的条例可以参考:《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百九十三条规定: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规定: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行贿的有关处罚条例
346人看过
-
刑法修正案九关于行贿的法条有哪些?
366人看过
-
行贿罪与公司行贿罪的界限有哪些
394人看过
-
关于传销处罚条例有哪些
142人看过
-
公司法关联关系举例有哪些?
52人看过
-
“两高”关于行贿罪的最新司法解释内容有哪些
495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我国法律关于公司行贿的条例是如何规定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7第一、单位行贿罪的罪名规定在《刑法》的第八章“贪污贿赂罪”的第393条。 第三百九十三条【单位行贿罪】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取得的违法所得归个人所有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单位贿赂罪的立案
-
行贿公司的标准有哪些广西在线咨询 2023-09-09公司行贿的,可能构成单位行贿罪,此罪的立案标准如下: 1、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 (2)向3人以上行贿的; (3)向党政领导、司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人员行贿的; (4)致使国家或者社会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
关于公司和个人的行贿差异山西在线咨询 2025-01-04个人行贿罪和公司行贿罪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首先,个人行贿罪的主要实施主体是自然个体,而公司行贿罪则要求具备法人资格的企业或其他组织作为犯罪主体;其次,在礼品馈赠方面,个人行贿罪中的馈赠必须由自然个体私有且受其直接控制,而公司行贿罪中的礼品馈赠则属于企业或其他组织所有;最后,在情节标准方面,单位行贿罪的立案追诉金额为2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个人行贿罪的起刑点则设定为1万元人民币。 根据《中华人民
-
行贿对公司有哪些立案条件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28对企业行贿也就是行贿非国家工作人员,对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单位行贿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2.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而行贿,数额在10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为谋取非法利益而行贿的;? (2)向3人以上行贿的;? (3)向党政领
-
禁止关于公司的哪些行为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1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挪用公司资金; (二)将公司资金以其个人名义或者以其他个人名义开立账户存储; (三)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同意,将公司资金借贷给他人或者以公司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 (四)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与本公司订立合同或者进行交易; (五)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利用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