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事业单位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侵犯职工劳动权益情形,工会应当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交涉,要求企业、事业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改正;企业、事业单位拒不改正的,工会可以请求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处罚。
非卖品当商品卖违反什么法律
非卖品当商品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如果买家购买时不知道是非卖品,那么卖家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属于违法行为。非卖品除了作为福利品发放外,生产商和销售商还可以将其作为赠品发放,不能作为单独商品进行出售。如果作为商品正价销售并且没有告知顾客的前提下,侵犯了顾客的知情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第三十一条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
涉及他人银行卡违规行为的法律规定
356人看过
-
违反会场秩序的行为涉及哪些法律法规?
154人看过
-
涉及古墓盗掘行为的法律规定及条件
287人看过
-
企业法人违规更改法律行为是否违法?
333人看过
-
涉及湖泊的违法行为
476人看过
-
违法使用企业名称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426人看过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
涉及姓名冒用和违法行为所带来的法律后果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06关于名称遭受非法侵犯后产生的赔偿问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额,实际上它的大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需要考虑的是受害者实际遭受的经济损失。例如,如果他人冒名顶替实施的非法行为对受害者造成了实质性的经济损失,那么这部分损失应当包括在赔偿范围之内。其次,赔偿金额也与侵权方的过错程度密切相关。如果侵权者故意冒充他人身份以达到非法目的,那么他们显然具有更大的过错,可能会面临更严重的赔偿压力。此外,赔偿数额
-
针对恶意诋毁他人行为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江苏在线咨询 2024-11-26针对构成诽谤罪的行为,其所适用的具体刑事处罚标准如下: 1. 对于情节较轻的诽谤犯罪,应当依照刑法规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 如果诽谤行为引发了受害者的报案举报,则由法定的法院机构进行审理。如果没有收到任何报案或举报,法院将不予介入处理该类案件。 3. 在特殊情况下,由于诽谤行为导致受害人死亡,并引发了所在地广大民众的强烈愤怒和关切,此时,应由人民检察院代表
-
-
涉及非法集资行为的范围及法律规定有哪些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27个人通过违法途径筹集资金的或者说进行诈骗的,看筹集的资金金额先,金额在十万以上的,但是在三十万以下的,需要坐五年以下的牢或者拘役,并且还要处罚金;个人通过违法途径筹集资金的或者说进行诈骗的,金额在三十万以上的,一百万以下的需要坐十年以下的牢,并且还要交罚金等等。金额不同,量刑不同。
-
请问行会所涉及的法律规定是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4-11-111. 如果有行贿行为,当行贿金额达到30000元或以上时,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2. 受贿罪是指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之便,非法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3. 国家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之便,收取或索取他人财物,并谋取相应利益,就构成了受贿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