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不上违法,但在应聘期间存在弄虚作假行为的,单位是可以无条件解除劳动合同的。如果是凭借代检的体检报告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属于欺诈行为,这样的合同是无效的,不受法律保护,用人单位可以直接将这样的员工辞退。
一、得了传染病被用人单位辞退是否违法
得了传染病被用人单位辞退,是否违法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如果用人单位或从事的岗位属于法律法规禁止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从事的单位或工作,那用人单位辞退传染病员工不违法,如果不属于这类用人单位,那该辞退行为是违法的。
《就业促进法》规定,经医学鉴定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治愈前或者排除传染嫌疑前,不得从事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传染病扩散的工作。
以肺结核为例,肺结核属于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规定,用人单位需要将具备传染病的员工进行隔离治疗,直至医疗机构证明劳动者疾病不具备传染性时可以恢复工作。如果劳动合同期限未到,用人单位不能开除员工。如果劳动者医疗期满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其他工作,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但是需要按规定支付赔偿金。
员工患肺结核,用人单位也不能以保证其他员工健康为由开除患病员工。如果要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与患病员工进行协商,协商一致后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员工不同意,则用人单位坚持辞退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
对于用人单位违法辞退的行为,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行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请病假用人单位必须要开除吗
请病假用人单位把自己开除了,这是违法的行为。员工在病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可以辞退员工。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员工病假是不可以开除的。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用人单位没有权利辞退患病职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让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经济补偿金。
三、疫情疫情下面属于试用期员工吗
公司不能随意辞退试用期的员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七条、第八十七条公司不能随意辞退试用期的员工,除非满足相关情形并且需要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后才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辞退员工,需要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这就需要用人单位在招录用员工时首先应向员工明确录用条件是什么,然后还要明示考核依据和考核办法,实施具体的考核行为,而不是任由用人单位解释员工试用期是否符合录用条件。随意辞退试用期的员工,除非满足相关情形并且需要向劳动者说明情况后才能与其解除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标准: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
体检报告伪造是否属于违法行为?
124人看过
-
伪造食品检测报告会判刑吗
238人看过
-
伪造检测报告怎样处罚
139人看过
-
核酸检测伪造犯法吗
301人看过
-
伪造质检报告一般判几年
492人看过
-
个人伪造第三方检测报告罪
293人看过
申请劳动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 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 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 更多>
-
伪造核酸检测报告对构成犯罪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6-10伪造核酸检测报告涉嫌犯罪,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需要伪造核酸检测报告证明自身健康状况的,有两种人: 1、一种是由于受检测能力限制,无法做到应检尽检,而当事人又急需这一证明以满足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等目的的。 此时当事人对自身健康状况如何并不知晓,如果最后证明其身体健康而持伪造核酸检测报告证明的,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
-
伪造检验报告的罪行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15第九十三条违背本法限定,食品检验组织、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授予其资格的主管部门或者组织撤销该检验组织的检验资格;依法对检验组织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予以撤职或者炒鱿鱼的处罚。违背本法限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炒鱿鱼处罚的食品检验组织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食品检验组织聘用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的人员的,由授予其资格的主管部门或者组织撤
-
伪造质检报告有什么风险?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3根据你刚刚的咨询, 1、依照《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七条规定,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验证、会计、
-
检验报告伪造是怎么回事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09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前款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五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
-
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罪怎么处罚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21伪造核酸检测报告是否属于犯罪。双方不知道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他们最终证明自己的健康,并伪造核酸检测报告,他们可能会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或其他行政处罚; 如果最终检测证明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病原体携带者,其行为属于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造成疫情传播或严重传播风险的,将被定罪处罚,妨碍传染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