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从犯的定义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11 08:30:40 380 人看过

胁从犯:是特有的共同犯罪人之一,是指被胁迫参与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被迫参与某种外力,或因欺骗而参与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

因此,在共同犯罪分子中,犯的刑事责任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胁迫参与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胁从犯通说的质疑

通过逻辑学和共同犯罪原理对胁从犯的立法定义进行剖析,笔者对通说的科学性产生质疑,笔者认为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是指共同犯罪的法定量刑情节,并非法定的独立共犯人。

(一)通说缺乏法律依据

胁从犯作为法定独立共犯人的身份是我国刑法理论的独创,[4]但实质上胁从犯一词并非法定概念,而只是学理上对受胁迫参加犯罪的共犯人的一种称谓。我国刑法没有将胁从犯设定为独立的共犯人,仅规定了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以下简称被迫犯)情况。被迫犯的法律特征只有一个,即参加犯罪的主观被动性,其在犯罪中的客观作用情况是法无明文规定的,即并不能得出被迫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从犯小,社会危害性也是最小的一般性结论。通说人为地补充了胁从犯的客观特征,不符合刑法将被胁迫参加犯罪的情况单独列入法典的初衷,切断了被迫犯与主犯、从犯的内在关联,丢掉了被迫犯中客观上起主要作用的一种人,进而导致理论所拟制的胁从犯与法律规定的被迫犯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后者的外延明显大于前者,还应当包括客观上起主要作用的胁主犯。可见,我国刑法之所以没有明文规定胁从犯的概念,也体现出立法者对胁从犯这一称谓的怀疑。

客观地讲,1997年刑法并没有否定被迫犯的作用可能大于主犯或者可能大于从犯,因为对其的量刑根据是犯罪情节,这一犯罪情节不以被迫犯的主观被动心理而转移,这一法律规定的意义与修订前1979年刑法不同,当时刑法对胁从犯的刑罚裁量以从犯为参照的规定隐含了胁从犯的危害小于从犯的法律精神,现在刑法的规定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对被迫犯的刑罚裁量不需要再考虑从犯的量刑。

应当说,我国刑法以被胁迫参加犯罪的的情况为特例规定在刑法中的目的不在于把被迫犯与主犯、从犯并列,作为以作用为分类标准意义上的独立共犯人,也不在于定罪时作为修正犯罪构成的根据,而在于量刑上适用比较宽缓刑罚的事由。因此,将1979年刑法第25条、1997年刑法第28条作为胁从犯的立法论据,未免有些牵强。

(二)通说不符合逻辑规律

通说认为,按照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中发挥作用大小的不同,刑法将共犯人划分为主犯、从犯和胁从犯。概而言之,主犯是起领导、组织作用和其他主要作用的共犯人,从犯是起次要和辅助作用的附随性共犯人。这里要强调一点,主要和次要在逻辑关系上刚好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主犯和从犯也是同样的矛盾关系。

形式逻辑学告诉我们,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多种多样,主犯与从犯在逻辑关系上是一对矛盾关系的概念,主犯的外延加上从犯的外延刚好等同于邻近属概念的外延之和,也就是所有的共同犯罪人的外延。换言之,主犯和从犯的外延已经涵盖了所有的共同犯罪人的外延,因而以作用为分类标准只能产生两种法定共犯人,要么是主要犯罪人,要么是次要犯罪人,不应有第三种犯罪人与前二者并列共存。因此法律中的被迫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客观作用要么与主犯一致,要么与从犯一致,其法律性质应当定位于主犯或从犯中被胁迫参加实施犯罪行为的共犯人,他们只能寓于主犯或从犯之中,而不能与主犯和从犯并列,作为以作用大小为标准而进行分类的子概念。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在同一逻辑关系中相互矛盾的概念应当是自愿参加犯罪的,或称作自主犯,而绝不会是主犯或者从犯。因而有学者曾指出:胁从犯与主犯、从犯的区分是以其参与犯罪的自愿程度为划分根据的。而教唆犯与其他三种共同犯罪人的区分则是以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不同为划分根据的。这种分类根据的不同一,必然导致共同犯罪人种类之间的相容与界限不清。这体现在胁从犯与其他共同犯罪人之间的关系上,就会出现胁从犯同时又是主犯(或从犯)或者同时又是教唆犯的逻辑混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4日 22:3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胁从犯相关文章
  • 什么是胁从犯如何认定胁从犯
    一、什么是胁从犯?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二、胁从犯如何认定?在胁从犯的认定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胁从犯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在于虽然是非主动、非自愿的,但却并没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如果行为人在身体受到强制的情况下完全失掉了意志自由,则失去了与胁迫者的犯意联络,不具有与胁迫者的共同犯罪故意。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16条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被胁迫者只不过是胁迫者利用的工具,胁迫者构成间接实行犯,而被胁迫者不构成犯罪。2、区分胁从犯与紧急避险。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
    2023-03-22
    212人看过
  • 什么是胁从犯如何认定胁从犯
    一、什么是胁从犯?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二、胁从犯如何认定?在胁从犯的认定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胁从犯在主观上的基本特征在于虽然是非主动、非自愿的,但却并没有失去或完全失去意志自由。如果行为人在身体受到强制的情况下完全失掉了意志自由,则失去了与胁迫者的犯意联络,不具有与胁迫者的共同犯罪故意。根据我国现行刑法第16条的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在这种情况下,被胁迫者只不过是胁迫者利用的工具,胁迫者构成间接实行犯,而被胁迫者不构成犯罪。2、区分胁从犯与紧急避险。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
    2023-04-28
    242人看过
  • 胁从犯的含义
    胁从犯
    胁从犯,是指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一、帮助犯的构成要件是帮助犯的构成要件是:1、有帮助的行为和帮助的故意。2、如果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就以从犯论处。3、如果被胁迫实施帮助行为,并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则应以胁从犯论处。《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八条规定,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二、共同犯罪的概念是怎样的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
    2023-06-25
    438人看过
  • 什么是从犯 什么是胁从犯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人。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按照是否直接参与犯罪,从犯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2)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帮助犯。胁从犯,是我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一、共犯从犯什么区别?共犯和从犯的区别。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要求参与人员二人以上,二人都构成“犯罪”(这里的犯罪指不法,不要求罪名相同,不考虑责任年龄和能力),二人有共同故意、共同行为。共犯中的罪犯区分主犯和从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这里,主犯与从犯,不法是共同的,但责任是分别的。从犯属于共犯的一种,两者之间有从属关系。除了从犯,共同犯
    2023-03-25
    132人看过
  • 胁从犯的认定标准是什么,胁从犯的刑事责任
    胁从犯,是指中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的一种。胁从犯怎么承担刑事责任要根据其在犯罪中起到的作用确定,一般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一、胁从犯带走毒品怎么量刑运输毒品的胁从犯的量刑:1、运输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承担刑事责任;2、对于运输毒品的胁从犯,应当在依据《刑法》规定运输毒品罪的量刑基础上,按照该胁从犯在犯罪总中起到的作用大小和具体情节予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二、主犯在逃从犯应该如何处理在已经区分主犯和从犯的情况下,一般要等主犯归案后才判刑,若是主犯持续一年都未到案,则会把现有的罪犯判刑。但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但也不是说所有的从犯实际受到的处罚一定比主犯轻,有可能主犯会存在自首等情况,而从犯没有这样的情节,不应随主犯的减轻处罚而减轻。主犯罪行较重,从犯罪行较轻还会分为几种不同类型。而司法机关办案期限是有限制的,所以对于已经逮捕且证据确实充分的嫌疑
    2023-03-05
    460人看过
  • 胁从犯在刑法中的定义
    胁从犯的刑法规定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被胁迫参与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是指我国刑法中特有的共同犯罪人。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被迫参与某种外力,或因欺骗而参与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和从犯的区别胁从犯和从犯不一样。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八条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7-02
    28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胁从犯
    词条

    胁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这里的被胁迫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在精神上受一定程度的威逼或者强制。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没有完全丧失意志自由,因此仍应对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更多>

    #胁从犯
    相关咨询
    • 胁从犯的定义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31
      胁从犯的概念为: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虽然参与了共同犯罪活动,但是受某种外来的力而被迫参加的,或者是因受蒙蔽而参与了犯罪,而且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比较小。
    • 胁从犯的定义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1-23
      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或者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刑法规定,胁从犯也要对犯罪结果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行为人虽然在精神上受到犯罪分子一定程度的威胁、强迫或者控制,但就其自身而言,并未丧失认识和决定自己行为的意志自由和能力。如:汽车驾驶员被抢劫犯用刀逼迫交出钥匙,致抢劫得逞并顺利逃脱,汽车驾驶员为在抢劫犯的精神控制下被迫交出汽车,为抢劫犯提供了犯罪和脱逃的交通工具,其行为已
    • 胁从犯定义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5
      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或者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刑法规定,胁从犯也要对犯罪结果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行为人虽然在精神上受到犯罪分子一定程度的威胁、强迫或者控制,但就其自身而言,并未丧失认识和决定自己行为的意志自由和能力。如:汽车驾驶员被抢劫犯用刀逼迫交出钥匙,致抢劫得逞并顺利逃脱,汽车驾驶员为在抢劫犯的精神控制下被迫交出汽车,为抢劫犯提供了犯罪和脱逃的交通工具,其行为已
    • 胁从犯含义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12
      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或者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刑法规定,胁从犯也要对犯罪结果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行为人虽然在精神上受到犯罪分子一定程度的威胁、强迫或者控制,但就其自身而言,并未丧失认识和决定自己行为的意志自由和能力。如:汽车驾驶员被抢劫犯用刀逼迫交出钥匙,致抢劫得逞并顺利逃脱,汽车驾驶员为在抢劫犯的精神控制下被迫交出汽车,为抢劫犯提供了犯罪和脱逃的交通工具,其行为已
    • 胁从犯释义是什么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20
      胁从犯,是指在精神上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或者强制而被迫参加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刑法规定,胁从犯也要对犯罪结果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行为人虽然在精神上受到犯罪分子一定程度的威胁、强迫或者控制,但就其自身而言,并未丧失认识和决定自己行为的意志自由和能力。如:汽车驾驶员被抢劫犯用刀逼迫交出钥匙,致抢劫得逞并顺利逃脱,汽车驾驶员为在抢劫犯的精神控制下被迫交出汽车,为抢劫犯提供了犯罪和脱逃的交通工具,其行为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