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家庭暴力原则包括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8 17:34:53 232 人看过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①预防为主;

②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

③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④保护当事人隐私;

⑤老幼病残孕特殊保护。如果实施家庭暴力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反家庭暴力法》第五条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一、治安处罚的原则有哪些?

1、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没有法定依据或者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这就是行为与处罚法定原则的实质,涉及治安管理处罚,它是指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和治安管理处罚应当由法律明文规定,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不能认定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并不能适用治安管理处罚。

2、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也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这就是处罚与违法行为相当原则的核心,它是指治安管理处罚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这体现了法制的统一性、严肃性和公平性。

3、公开、公正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也规定,“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坚持实施治安管理处罚的公开、公正原则。

4、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规定: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所以,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是指认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

5、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二、家暴怎么取证作离婚证据

当事人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应该及时进行收集、留存证据,以此证明家庭暴力的存在:

1、要及时向居(村)委会、妇联组织、工作单位等,寻求帮助或者调解,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报警。日后进行诉讼时,可以请求相关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尤其是公安机关的出警记录、告诫书。《反家暴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

2、保留好诊断证明、病例本、医疗费的票据等。如果在家庭暴力中受伤,则一定及时去医院治疗,并保留好诊断证明、病例本、医疗费的票据等。此外,还要在当时进行拍照,保留好照片。伤情严重的,报警后,由公安机关委托进行伤情鉴定。依照法律条款,家庭暴力情节较轻,依法不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对加害人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出具告诫书。

3、保留好原始的视听资料。如果家里或者身边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录音、摄像等,并保留好原始的视听资料。或者可以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4、受害者可以向政府机关申请庇护。施暴者经教育不悔改,而变本加厉进行暴力行为的,受害者可以向政府机关申请庇护。《反家暴法》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因家庭暴力身体受到严重伤害、面临人身安全威胁或无人照料等危险状态的,公安机关应当通知并协助民政部门将其安置到临时庇护场所、救助管理机构或者福利机构。第十八条规定,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可以单独或者依托救助管理机构设立临时庇护场所,为家庭暴力受害人提供临时生活帮助。

如果受害方在遭受家暴后想起诉离婚,但没有及时保留证据,不必惊慌,首先要先采取合理的方式保护好自己,然后通过上述方法收集证据保护好切身利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23: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家庭暴力相关文章
  • 家庭暴力离婚的判决原则
    家暴离婚的判决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对于双方离婚协议不成的,可以办理诉讼离婚。法律规定一方有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行为,经法院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诉讼离婚的前提是双方感情已破裂,法院才可能会准予离婚。受害方可以收集被家暴的证据,在离婚时请求损害赔偿。家暴离婚孩子怎么判确定一方有暴力,另一方获得孩子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暴力对孩子的成长会不好。抚养权方面,要按照那一方的抚养对孩子成长有利原则,法院确定抚养权时会综合考虑孩子现在的生活状态、夫妻双方的工作收入及道德方面及孩子是否一直由一方父母在抚养等因素来判断。倘若受害人一方以家暴为理由与施暴者起诉离婚,根据我国《民法典》,法院应当作为夫妻之间感情确已破裂的依据,判决或调解离婚。因家暴离婚孩子一般会判给没有家暴的一方,因为跟随家暴一方生活显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法院判决抚养权的原则就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所以一般会判给没有家暴
    2023-07-02
    226人看过
  • 家庭暴力的概念是否包括肢体暴力?
    一般情况下,肢体暴力算家庭暴力。肢体暴力通常是指,由于非法使用武力,例如:袭击别人、剥夺别人自由等手段,从而造成别人人身伤害的任何行为。肢体暴力可以通过检验受害人身体上所受到的伤害,从而评估暴力的程度以及对施暴者进行定责任。因此肢体暴力也算是家庭暴力的一种体现。遭遇家庭暴力怎么办1、远离家暴者当对方有暴力行为时,一定要远离施暴者,不给施暴者任何对你实施暴力的机会。如果对你施暴了,立刻想尽一些办法逃离现场,不让自己再次受到伤害。2、打110的同时求救附近居民远水救不了近火必要时候我们拨打110的同时去求救自己的邻居,小区的保安,反而显得更为奏效,也为了以后我们取得证人更加方便,当他打你的时候,不要要什么面子,这个时候逃跑去找人是最好的办法。需要注意的是公安机关对正在发生的家庭暴力行为有劝阻制止的义务,却没有主动处罚实施暴力者的义务,除非受害人进行了申请。3、去妇联、居委会请求帮助妇联、居委会
    2023-07-02
    495人看过
  • 反家庭暴力法自什么时候施行,反家庭暴力法的作用有哪些
    反家庭暴力法自二零一六年三月一日开始施行。反家庭暴力法的作用有保护妇女和保障弱势群体的人身权利不被侵犯、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等。一、反家庭暴力法自什么时候施行反家庭暴力法自2016年3月1日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是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于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2016年3月1日起施行。二、反家庭暴力法的作用有哪些反家庭暴力法的作用有:1.反家庭暴力法能有效的保护妇女的人身权利,妇女是家庭中的弱势群体,对其进行倾斜保护是实现实质正义的应有之义。2.反家暴法能有效保障残疾人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残疾人是生活中的弱势群体,更是容易受到侵犯的脆弱主体。3.反家暴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中国式教育有棍棒教育的传统,这种陋习与时
    2022-07-13
    192人看过
  • 家庭暴力包括同居情侣吗
    家庭暴力不包括同居情侣,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一、家庭暴力的形式包括哪些1、身体暴力。最常见的暴力,包括所有加害人对受害者身体各部位的攻击行为。39%的女性称曾遭受过来自伴侣的身体或性方面的暴力。2、精神暴力。包括侮辱谩骂、限制人身自由等。38%的女性称遭受过精神暴力。3、性暴力。加害人攻击受害者性别部位,强迫受害者发生性关系或强迫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等。停止
    2023-03-17
    425人看过
  •  家庭暴力儿童抚养权判定原则
    这段内容讲述了在家庭暴力案件中,关于抚养权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法院会将抚养权判给没有实施家庭暴力的一方。但有特殊情况,证明对方更适宜抚养子女的除外。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当就子女抚养等相关问题协商一致,若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在家庭暴力案件中,通常会根据法律的规定,确定家庭暴力行为实施者与受害者之间的关系,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关于抚养权的问题,通常情况下,法院会倾向于将抚养权判给没有实施家庭暴力的一方。但有特殊情况,证明对方更适宜抚养子女的除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应当就子女抚养等相关问题协商一致,若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 依 据 法 律 规 定 , 抚 养 权 归 谁 ?抚养权是指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进行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
    2023-09-08
    72人看过
  • 家庭暴力收集的证据包括
    一、家庭暴力证据的收集包括家庭暴力收集的证据包括如下:1.证人证言。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比如说小区的保安,比如说自己的父母或者是家中的朋友还有保姆或者是邻居等等。如果这些人曾经亲眼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发生,那么可以尽可能早的和他们做一些沟通工作,可以委托律师以调查笔录的方式向证人进行取证及录音取证的方式进行。2.在家庭暴力发生后,若曾经报过警,那么警方会有出警记录,通常警方对家庭暴力的处理会有一整套法定的程序,警方通常会在派出所对施暴者和受害人分别进行问话,并制作笔录。3.在遭受家庭暴力后及时到医院就诊,医院的诊断证明和治疗的凭据,是可以作为家庭暴力的证据的。如果受害人受伤严重,应当由公安机关出具法医鉴定的介绍信,对伤情进行司法鉴定,同时受害者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那么治疗时还会有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医药费的收据以及病历。这些书证都应当好好的保留,包括受害人后期的持续性治疗
    2023-06-12
    445人看过
  • 家庭暴力是否包括丈母娘
    1、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2、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3、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一、被家暴如何申请离婚1、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离婚。2、遭受家暴起诉离婚要向法庭提交相关的证据证明家暴的事实:(1)证人证言。发生家庭暴力时有可能会被其他人员目睹到,如果有人曾经亲眼目睹过家庭暴力的发生,
    2023-03-21
    223人看过
  • 反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进行了哪些分类?
    1、身体暴力是加害人通过殴打或捆绑受害人、或限制受害人人身自由等使受害人产生恐惧的行为。2、性暴力是加害人强迫受害人以其感到屈辱、恐惧、抵触的方式接受性行为,或残害受害人性器官等性侵犯行为。3、精神暴力是加害人以侮辱、谩骂、或者不予理睬、不给治病、不肯离婚等手段对受害人进行精神折磨,使受害人产生屈辱、恐惧、无价值感等作为或不作为行为。4、经济控制是加害人通过对夫妻共同财产和家庭收支状况的严格控制,摧毁受害人自尊心、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以达到控制受害人的目的。《反家庭暴力法》对于家暴的有关规定第十三条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可以向加害人或者受害人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投诉、反映或者求助。有关单位接到家庭暴力投诉、反映或者求助后,应当给予帮助、处理。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单位、个人发现正在发生的家
    2023-07-11
    387人看过
  • 家庭暴力是否包括言语攻击?
    语言攻击达到使家人的精神受到侵害的程度即构成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若未构成实质精神或身体损害即不构成家庭暴力。属于家暴的行为有哪些?家庭暴力不仅是指夫妻之间的暴力,还包括对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实施的暴力;表现形式是: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1.身体虐待:推、甩、踢、揍、掴、抓、咬、拗扭肢体,甚至使用刀械枪枝等攻击受害妇女。2.言语虐待:企图以字眼、声调来控制或伤害受害妇女。例如:吼叫、尖酸讽刺、威胁将受害妇女或小孩杀害、扬言使用暴力、大骂对方愚蠢、侮辱、不实的控诉。3.心理虐待:威胁自杀、不准对方使用电话和拥有金钱、逼问妇女行踪、质问孩子是谁的和钱怎么花的。阻止妇女探视其亲人、嘲笑、侮辱妇女的朋友、滥用药物和酗酒、不实的指控
    2023-07-05
    197人看过
  • 反对家庭暴力有办法
    1、反对家庭暴力,从家庭成员做起,善待家人,尊重妇女,爱护儿童,争当守法、护法的好公民。2、夫妻双方要善于沟通,互相理解,努力经营好婚姻家庭,使每一户家庭都洒满真、善、美的阳光。3、广大市民对家庭暴力的发生决不保持缄默,要向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一、如果情侣之间被家暴可以报警立案吗可以报警立案,但是不算家暴,可以算故意伤害,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二、被家暴如何取证家庭暴
    2023-03-05
    100人看过
  • 谁来负责反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是每个家庭共同责任。反对家庭暴力,从家庭成员做起,善待家人,尊重妇女,爱护儿童,争当守法、护法的好公民。夫妻双方要善于沟通,互相理解,努力经营好婚姻家庭,使每一户家庭都洒满真、善、美的阳光。广大市民对家庭暴力的发生决不保持缄默,要向遭受家庭暴力的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反家暴法实施首日上海首例涉家庭暴力案立案2016年3月1日,中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开始实施。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获悉,当日上午9点,马先生走进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向立案法官递交了民事起诉状,要求离婚,理由是妻子经常暴力虐待他。这是《反家庭暴力法》实施后,上海首例立案的涉家庭暴力民事诉讼案件。据法院透露,马先生与沈女士经人介绍,于2013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子,目前都住在浦东。马先生在诉状中称,双方在共同生活后性格不合,沈女士经常歧视自己,并进行暴力虐待,致使自己精神和身
    2023-07-03
    61人看过
  • 家庭内部暴力是否包括亲属之间的暴力?
    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那么就包括了亲哥打妹妹,可以要求停止侵害、排除妨害、返还财产、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鼻子被丈夫打骨折算家暴吗鼻子被丈夫打骨折算家暴,家暴是违法行为。《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第三十三条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3-06-30
    366人看过
  • 家庭暴力包不包括精神上的折磨
    包括。家庭暴力是在家庭内发生的身心方面和性方面的暴力行为,包括殴打、家庭中对女童的性虐待、强奸配偶和其他有害于妇女的传统习俗、非配偶的暴力行为和与剥削有关的暴力行为,同样也包括精神上的折磨。一、家庭暴力包括哪些?家庭暴力主要类型:一、人格障碍占家庭暴力的1/4,其中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居多。二、情感障碍中的躁狂症病人通常无暴力行为,只是在病情严重发作时有暴力倾向,但易较快消失。抑郁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后果较为严重,多可发生凶杀或自杀现象。三、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可出现严重的暴力行为和自残行为。四、更年期精神病以女性居多,暴力行为也常见于女性。嫉妒妄想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主要症状。五、经前期综合症是引起家庭暴力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二、发生在哪里的暴力才能叫做家庭暴力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但
    2023-02-22
    98人看过
  • 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
    反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家庭承载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家庭本应是幸福的港湾,然而,家庭成员间的暴力事件却时有发生。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妇联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平安的重头戏。一、父亲打女儿巴掌算家暴吗父亲打女儿巴掌不一定算家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存在上述情况是属于家庭暴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二、家暴证据有哪些1、涉及家庭暴力离婚案件,受害人应保留相关证据,
    2023-03-14
    491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纠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家庭暴力是一种违法行为,当发生家庭暴力行为时,受害人及其亲属应当及时向有关机构反映情况。 对家庭成员实施家暴行为,受害方或亲属可以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应当到现场进行调查,根据其受害者的受伤情况,及时将受害者送至医院治疗;对于实施家暴者,... 更多>

    #家庭暴力
    相关咨询
    • 反家庭暴力原则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3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1)预防为主; (2)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 (3)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 (4)保护当事人隐私; (5)老幼病残孕特殊保护。
    • 执行反家庭暴力工作应遵循什么原则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8
      要想专业的去的解决这个问题,你可以去律师事务所去咨询,望采纳
    • 我想请问一下反家庭暴力原则有什么啊?
      安徽在线咨询 2024-09-02
      下面就是反家庭暴力原则:在《反家庭暴力法》总则第五条规定了该法的基本原则:“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 附:《反家庭暴力法》 第五条反家庭暴力工作遵循预防为主,教育、矫治与惩处相结合原则。 反家庭暴力工作应当尊重受害人
    • 反家庭暴力不包括什么情况啊,求解1啊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4
      亮点二:扩大主体适用范围:同居暴力也算第三十七条规定,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解读:在附则中增加准用条款,扩大了家庭暴力法的主体适用范围,有着同居关系、抚养照料关系、家庭雇佣关系等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都可依照反家暴法规制。反家庭暴力法不是婚姻家庭法,是社会保护法,家庭成员以外有着共同生活关系的人之间的暴力和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具有共性。
    • 什么情况下会构成家庭暴力(包括家暴)?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5-02
      家庭暴力直接作用于受害者身体,使受害者身体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损害其身体健康和人格尊严。家庭暴力发生于有血缘、婚姻、收养关系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成员间,如丈夫对妻子、父母对子女、成年子女对父母等,妇女和儿童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有些中老年人、男性和残疾人也会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家庭暴力会造成死亡、重伤、轻伤、身体疼痛或精神痛苦。 2015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印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