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鉴定结论存在失真的可能性
司法鉴定是具有专门知识或特别经验的人对诉讼案件中涉及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鉴别和判断的活动。这种活动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带有选择性、倾向性,也就决定鉴定结论不是绝对的真理,存在失真的可能。
2.鉴定结论不是当然的定案依据
对诉讼中的专门性问题申请鉴定是当事人收集证据的活动,鉴定人的判断并不是法官的判断,鉴定结论也只是证据形式的一种,不能作为最终事实结论成为法院判决的直接依据。
经合法程序形成的鉴定结论与其他形式的证据一样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都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并不具有优先采信或必须采信的证据地位。
3.鉴定结论质证是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
质证主体对在法庭出示的鉴定结论都享有发表意见、进行询问和予以质疑的权利。这些权利的本质是对其不利的证据依据法律和事实而享有的异议权,其目的在于实现证据的诉讼功能,影响或动摇法官对其证据力的认定和采信。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庭审中对证据的质证功能,才能达到去伪存真,才能有利于法官依法公正地认定案件事实,作出正确的判断。
-
浅析鉴定结论质证制度的完善
381人看过
-
论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及其制度之完善
77人看过
-
证据——鉴定结论
68人看过
-
司法鉴定结论的质证有那几个方面?
184人看过
-
质疑鉴定结论只能申请再次鉴定
178人看过
-
鉴定结论的证明能力
408人看过
鉴定结论又称鉴定意见,是证据的一种。鉴定意见是鉴定人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是一种独立的证据。 如法医鉴定、指纹鉴定、笔迹鉴定、化学物品鉴定、精神病鉴定等。鉴定意见是传来证据,是由鉴定机... 更多>
-
结论质证的结果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0司法鉴定结论质证的结果主要有几个方面:司法鉴定结论的内容层面。经过庭审质证的证据,能够当即认定的,应当当即认定;当即不能认定的,可以休庭合议后再予以认定;合议之后认为需要继续举证或者进行鉴定、勘验等工作的,可以在下次开庭质证后认定。未经庭审质证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一方当事人要求补充证据或者申请重新鉴定、勘验,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准许。补充的证据或者重新进行鉴定、勘验的结论,必须再次开庭
-
民事证据的鉴定结论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23在民事诉讼中,待证事实有时是一些专门性问题,如某文书上的签名是真是假、某工程的合理造价是多少、当事人之间有无亲子关系等,这些事实很难用一般的证据证明,而要由有关专家运用专门知识和专门的技术手段去确定事实真伪。鉴定结论这一证据种类应运而生。鉴定人必须具有解决案件中专门性问题的专门性知识,能够协助人民法院查明案件的事实真相;同时,鉴定人必须公正无私,能够公正地对案件作出结论。如果鉴定人是案件的当事人或
-
鉴定结论、勘验笔录应当怎样质证?海南在线咨询 2023-06-12鉴定结论、勘验笔录进行质证时,鉴定人、勘验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的质询。经过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鉴定人、勘验人发问,但询问时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式。如果鉴定人却因特殊原因无法出庭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书面答复当事人的质询。此外,当事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1至2名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人民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在庭
-
原来的遗嘱提出了笔迹鉴定了,开庭对笔迹鉴定结论质证中谁举证呢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22对笔迹鉴定的申请由谁提出,应当根据具体案情的不同而分配。当原告所提供证据达到了证明借贷关系成立或证明了借条系被告所书,完成了举证责任时,被告如否认是其签字则由被告申请作笔迹鉴定当原告本身不能完成证明责任时,则首先应当由原告自己申请作笔迹鉴定,从而完成自己的证明责任。只有在原告完成了借条是被告所签的举证责任后,被告抗辩时,举证责任才依法发生转移,由被告对抗辩事实进行举证,这是对“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
遗嘱公证鉴定结论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23换个角度说,如果合法继承人有一个对遗嘱不认可,那就不能按照遗嘱走了。必须走法定继承,就是人人都有份。 (第一顺位法定继承人是:被继承人的父母、配偶和子女,包括其养子女继子女或非婚生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