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人之间的借款不一定要支付利息,因为许多情况下自然人之间的借款不是出于盈利目的,而是出于亲情、友情等情感因素。当然当事人也可以约定支付利息。当事人对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无息借款,借款人可以不向贷款人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间借款利率的确定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利率限制的规定。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
(包含利率本数)。超过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一、民间借贷需要什么手续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
1、出借人、借款人双方都必须自愿。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形成的借贷关系,应认定为无效。
2、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允许采用口头形式。借据上应写明双方姓名、借款数额(用汉字大写)、币种、借款时间、借款用途、借款利率、偿还日期、还款方式、违约责任及其他双方约定的合法内容等。还款时出借人应当出具收据,还款人应妥善保存收据。
3、对借贷利率的确定,自然人在合同中对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民法典》明确规定,当事人对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4、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借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
二、分期付款违约金怎么算
分期付款违约金的计算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借款合同中,逾期还款违约金最高为同期银行挂牌利率的四倍。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金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的,出卖人可以要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要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借款人提前返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
企业向个人借款如何支付利息
191人看过
-
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利息如何计算?
295人看过
-
企业向个人借款可以不约定利息吗
127人看过
-
2024企业融资贷款利息如何计算?
385人看过
-
计算个人借款的利息方法
488人看过
-
借款利息个人所得税计算
242人看过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
企业能否向个人借款企业如何向企业借款陕西在线咨询 2021-12-26企业可以向个人借款,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为借款行为无效:1、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职工集资的;2、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的;3、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的;4、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的。企业之间借款的双方自行签订借款合同,约定利息即可,注意利息约定不能过高。
-
公司向个人借款利率怎么计算,如果企业向个人借款利率应当怎样确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2-02-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如何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借贷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六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一千零四十一次会议通过法释〔1999〕3号)公民与非金融企业(以下简称企业)之间的借贷属于民间借贷。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即可认定有效。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一)企业以借贷名义向职工非法集资;(二)企业以借贷名义非法向社会集资;(三)企业以借贷名义向社会公众发放贷款;
-
企业向个人借款其分录怎么作利息需计提吗,怎么计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1我国法律对利息的计算有如下规定: (一)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二)个人借款约定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超过部分不受法律保护,四倍以内的属于合法利息。 (三)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 (四)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五)借款双方因利率发生
-
企业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江苏在线咨询 2021-10-2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1)利息、红利、红利收入、偶然收入和其他收入应纳税收入的计算。 利息、红利、红利收入、偶然收入和其他应纳税收入是指每次收入。计算公式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 利息、分红、分红所得,以支付利息、分红、分红时获得的收入为一次。偶然收入以每次获得这笔收入为一次。 (2)利息、红利、红利收入、偶然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