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求职慎防被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9 18:06:31 215 人看过

1月29日,上班第一天,安德门民工市场也迎来了年后第一波求职高峰。专业人士提醒,近期各种劳务中介鱼龙混杂,求职者一定要多个心眼,谨防遭二次中介蒙骗。

早上9点,记者来到市场内的一家职介窗口,只见职介邓老板桌上摊了4份材料,分别为4家劳务中介的委托招聘材料。这4份材料与前天记者在另一家窗口看到的材料一模一样。他们是挨个发的,大部分窗口都有。邓老板说。

这时,一位年轻小伙来求职,窗口老板热情地推荐了江宁一家空调暖气片生产企业的操作工岗位:每天工作12小时,一个月调休两天,包吃住,保证月工资在3000元以上。今天老板在这儿,11点钟就带你们到厂里面试,如果错过就要自己坐车去公司了!在职介老板的鼓动下,小伙子很快交了35元职介费。11点不到,老板果然出现了,不过此人并不是这家暖气片公司的老板,而是南京一家人力资源公司的副总。该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为这家暖气片公司招派遣劳务人员,但员工要经过暖气片公司面试才能录用,工人最终也是与人力资源公司签约。

如果面试没通过怎么办?人力资源公司会给推荐其他岗位,他们那里岗位多得很。窗口老板轻松地说。

那么,这4家公司是不是都是劳务派遣公司?窗口老板说他也不清楚。采访中记者发现,市场内65家职介窗口很多都乐意与外面的劳务中介联手,有的一个窗口甚至挂钩了外面十几家劳务中介。一方面,窗口能从外面劳务中介获得大量用工信息,另一方面,还可以从农民工处获得每人35元的职介费。

劳务中介与民工市场职介联手招工合不合规?南京劳动监察支队的戴登凯科长说,如果是有资质的劳务派遣公司与安德门市场内的职业中介合作,按规定是可以的;如果是外面单纯的劳务中介,则二次倒手的职介行为明显违规。这就提醒劳动者,求职时一定要多个心眼,了解清楚职介机构是否拥有职介资质,应聘的用人单位是否正规合法再交钱上岗,否则难免被骗。

但不少民工表示,自己是第一次来安德门找工作,根本不清楚哪些劳务中介机构正规哪些不正规。所以,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规范职介窗口与外面劳务公司合作行为,为外来工提供安全便利的求职环境。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22: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监察相关文章
  • 求职:慎签“陷阱”合同
    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签订一份合理合法的合同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可有些求职者因为对合同的认识不够或求职心切,不知不觉签了某些陷阱合同——◆口头合同有些人求职时,往往喜欢找熟人给介绍或安排工作,被介绍的单位业主口头上对求职者信誓旦旦,许诺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条件,却并不签订正式的书面文本。而求职者也因为碍于熟人的情面,对具体签订书面协议事宜难以启齿。直到后来才发现吃亏:一有风吹草动和特殊情况,这些口头形式的许诺便化为泡影,而且不受任何法律的保护。自己想讨回公道,却找不到任何法律依据,只能自认倒霉。【肇事单位:一般为熟人及其介绍的公司;受害者:对所谓的熟人过分信任的求职者】◆生死合同一些危险行业用人单位为了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和风险,常常要求应聘者接受所谓的生死协议,在合同上注明:如发生意外后果由乙方自负,甲方概不承担任何责任。此合同签订后,一旦发生了工伤以及危及生命的意外,用人单位马上以此为挡箭
    2023-06-10
    479人看过
  • 毕业生求职防骗的技巧
    求职防骗的技巧1、不法机构以XX人才市场分部或分公司的名义致电一些人才网求职会员,以包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求职者100-300元推荐费或押金,但事后并不实践承诺,使求职者受骗上当。2、不法分子以公司招聘的名义通知求职者前往珠三角一带(东莞居多)面试,再以公司地处偏僻为由主动派车(多为摩托车)接送,在偏僻处假借要与工作人员联系为由,抢夺求职者手机与财物。3、不法分子与不法医院、医疗所勾结串通,以招聘、体检为名,告诉求职者已被录取,要求职者到指定医院体检,再求职者交纳数十、数百不等的体检费用后,或让求职者等待录用通知或说求职者身体不合格,给求职者带来损失。4、由于近期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较多,不法分子会以各种方式骗取毕业生的家庭电话,打电话联系其家长,谎称该求职者在某地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要求其家人将款项汇到某帐号上。本着对求职者负责的态度,我们郑重提醒求职者:1、填写个人简历时,请不要在规定的
    2023-06-10
    478人看过
  • 求职者要预防七种骗局
    春节后,不少人陆陆续续回城务工。与此同时会出现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招聘来骗取钱财。如出现要求招聘者交报名费、押金,诱骗求职者把钱存入指定的账户等骗局。下文将为您一一介绍。每年3月,沈阳各工地陆续开工,餐饮业也迎来旺季,全市务工人员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招聘来骗取钱财。3月16日沈阳警方提醒,找工作最好到正式的、合法的劳务市场。一、春节后,有不法分子群发短信招工,骗子一般以优厚的工作待遇为诱饵,等待受骗者上钩。如果有求职者咨询,往往被要求交报名费、押金等。警方告诫:正规的单位发布招聘信息,一般不会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招募人员。二、不法之徒先是在网络上以及印制在街头张贴的小广告,发布招收男女贵宾接待、司机的信息。等应聘人打电话咨询时,就会要求先交百元到千元不等的报名费。警方告诫:所谓男女公关若从事色情活动则是违法行为,可向警方举报。三、由于网络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优先考虑的求职途径,一些网络骗子编
    2023-06-05
    281人看过
  • 广州公安提醒节后求职谨防十类诈骗
    诈骗手段一网上兼职刷信誉网上有所谓刷信誉的兼职,称任务酬劳10元至50元不等等。工作为买各种充值点卡刷信誉,即可返还现金,另有佣金提成。但当你大额支付后,佣金和本金便不会到账。公安机关支招:刷信誉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欺骗行为,不法分子以高回报收益快为诱饵,一开始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但只是为了诱惑套取求职者投入更多的钱。诈骗手段二面试等通知遇到猜猜我是谁面试结束,对方让应聘者回去等消息。不久,应聘者便接到猜猜我是谁的诈骗电话。应聘者以为电话是面试部门打来的而陷入骗局。公安机关支招:要到正式的、合法的劳务市场找工作,最好能确认用工方的联系方式。诈骗手段三中介与皮包公司合伙诈骗劳务中介单位与皮包公司合伙进行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押金等,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公安机关支招:面试之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将本
    2023-06-11
    397人看过
  • 老年人旅游慎防低价陷阱
    过低报价可能存在消费陷阱报名时因为便宜的价格而欣喜,旅途中却因处处遭遇自费项目和泛滥的购物环节而添堵,重要的景点一个都没去,最后还被迫增添了一比巨额开销,年过60岁的王女士就曾经有过这样不愉快的旅游经历。据京城经营老年游产品的旅行社介绍,大部分老年人都很节俭,像王女士这样,因为贪图价格便宜而掉进消费陷阱的老年游客不在少数。旅游行业中恶意低价竞争、零负团费等现象也早也成为行业根深蒂固的毒瘤。连机票的价格都比这个报价高,如此低的报价明显会存在消费陷阱。金色福旅游相关负责人表示,云南(昆明、大理、丽江)双飞6日的行程,竟有旅行社报出880元的报价。因此,老年游客在选择线路时切不可只看价格而忽略品质。选择产品可先估算线路成本游客的不理性、过于追求低价也是造成旅游行业恶性竞争环境的原因之一。另外,旅游企业不注重产品的推陈出新、同质化竞争等也是其中原因。据金色福旅游工作人员介绍,老年游客在选择线路时,
    2023-04-24
    248人看过
  • 慎防汽车“感冒”
    法律综合知识
    夏季离我们越来越近了,我们需要考虑对车辆的空调进行维修保养。与在普通公路上行车相比,在高速公路上行车,更容易引起发动机过热,因此平时要加强对冷却系统各机件的维护,一旦发现发动机过热,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予以排除。车辆高温酿祸端2008年2月的一天,梁女士驾驶一辆桑塔纳(报价图片参数)轿车由洛阳到郑州,由于事情有点急,于是一路上梁女士都是高速行驶。然而当车辆行至连霍高速公路荥阳段时,梁女士突然发现轿车头部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就连前挡风玻璃前面都看不到了。慌乱之余,梁女士急打方向,想把车辆停靠在应急车道上,但是由于车速过高,车子一头撞在高速公路的护栏上,造成车辆严重受损、梁女士受轻微伤的交通事故。事后经检测发现,梁女士驾驶的桑塔纳轿车的水箱里几乎全是水垢。加之梁女士是借来的车,对车况基本不了解,临行前又未对车辆进行检查,于是酿成该起事故。其实,何止梁女士的桑塔纳轿车,经过一个冬天的行驶,随着春
    2023-06-05
    91人看过
  • 专家提醒:短期租房防止被骗春节前更需谨慎
    春节将至,很多外地人都要返家过年了,他们租住的房屋也就暂时闲置下来,有一些离家较远的人会在家里住上一个多月,这一个月的租金就浪费掉了,于是很多人就想着把房子转租出去。这种行为也逐渐普春节将至,很多外地人都要返家过年了,他们租住的房屋也就暂时闲置下来,有一些离家较远的人会在家里住上一个多月,这一个月的租金就浪费掉了,于是很多人就想着把房子转租出去。这种行为也逐渐普及起来,成为春节前出租房市场上的一种常见现象。业内人士也提醒人们,春节前租住短租房要防止被骗。昨天,记者通过采访锦州一些房屋中介公司了解到,春节前出租短租房的情况近年来有所增多,都是外地人返家再将自己出租的房子转租的情况。然而每年在转租房上出现欺诈行为的情况都不少,锦州宏信房地产评估公司的孟经理告诉记者,以前也经常会出现转租房方面的欺骗行为,一般都是租房人把房子转租给第三人,但是第三人并没有验证好房照、身份证等重要证明,租到的房子很
    2023-06-10
    202人看过
  • 金融诈骗入职后员工想求职会被判刑吗
    业务员无责或轻责,若有责任也是从犯,具体分析:业务员知道还是不知道所在公司是诈骗。1、如果该公司合法且业务员不知道公司诈骗则不用承担任何责任。2、如果知道该公司是诈骗,而继续在公司工作,应承担相应责任。但不管怎么讲,公司才是违法主体,作为主犯,公司老板及高管才是主要犯罪人员,主要后果应该由公司承担。3、如果该公司本身就是空壳公司,没有经过正规注册,这就有点复杂一点,责任大一点。4、如果公司没注册且知道是在骗人而继续干,肯定要承担从犯责任。公司涉嫌金融诈骗员工是否构成诈骗工作人员是否构成金融诈骗犯罪,主要看工作人员否知道自己从事金融诈骗的活动,如果明知是金融诈骗犯罪行为而从事的,就会按共同犯罪进行处理。在共同犯罪中,构成从犯。若其不知从事的是金融诈骗工作的,则不需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8-02
    390人看过
  • 求职者慎签空白劳动合同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产生法律约束力的前提,但是如果签订的劳动合同不合格,那么求职者的权益保护就会遇到困难。每次长假过后,各地劳动力市场都会火爆一段时间。有时,一些招聘大量一线生产员工的企业,为了加快招聘进度,要求达成求职意向的求职者在招聘会现场签订劳动合同。其中出具的有些劳动合同内容不全甚至是空白合同,而且由于时间较紧,企业希望求职者先签字。不少求职者求职心切,未经深思熟虑就签字了,殊不知这样可能会为以后的劳动维权埋下很大的隐患。有这样一例,2006年初,张杰通过劳动力市场应聘到一家保洁公司当上了清洁员。2007年12月,公司通知所有后勤人员统一到人事部门签订劳动合同,但公司发给张杰的合同是未填写内容的空白合同,要求张杰在最后一页签字即可。对此,张杰提出了疑问,公司解释说,由于时间紧迫,合同中的内容由单位统一按照当时的工资待遇据实统一填写。于是,张杰未多想就签了字。2009年底,公司
    2023-06-10
    169人看过
  • 人寿保险不保险慎防上当又受骗
    我是一位人寿保险的投保人,1996年12月,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郧西分公司业务员的宣传鼓动下,我为自己的女儿投了一份子女教育婚嫁保险,按照约定:我的女儿今年初中毕业上高中,应该持孩子的入学通知书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郧西分公司领取高中教育金。谁知,就在我拿着孩子的报名费收据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郧西分公司领取高中教育金时,该公司业务员不仅态度生硬,而且出言难听,不做任何解释,只是出口说出一句:你的高中教育金现在不能拿,要等到年底投保对时日才能领取就了事。试问就这种态度谁还敢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郧西分公司投保。试问哪一个学生是年底12月才报名上学的。试问子女婚嫁保险哪一条款有规定要到对时日才能领取。这完全是保险公司赖险吃利息的一种表现。同时该保险条款第八条存在极大的陷阱,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不要乱听保险人员的片面宣传,且莫钻进中国人寿保险公司郧西分公司为你设下的陷阱,最后只能像我一样落下终身后悔。最后奉劝
    2023-04-23
    488人看过
  • 警方提醒:求职谨防8大招聘骗局
    春节过后,随着外来务工人员返城高峰的到来,应聘、求职人员陆续增多,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打着招工的幌子骗取钱财。根据往年经验,兰州警方总结发布了8大招聘骗局,提醒找工作者一定要小心陷阱。演双簧诈骗一些劳务中介会与骗子公司合伙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费用,后由骗子公司假装招聘再收取费用,最后编造各种理由拒绝应聘者上岗或中途辞退。警方提示:求职时须提高警惕,在面试前要认真了解招聘单位的相关情况,不要把身份证等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先交体检费一些中介会在网站论坛等醒目的地方张贴待遇条件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应聘者报名后,被要求交一定的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等。一般在收取费用之后,就称应聘的职位已满,最后找各种借口敷衍。警方提示:《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扣押劳动者的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收费后玩失踪骗子打着虚假单位的幌子,以丰厚的待遇条件为诱饵进行招聘,在
    2023-06-09
    146人看过
  • 节后求职谨防四种“问题”合同
    随着春运返城高峰的到来,返乡农民工陆续回城开始新一年的打工生活。某些用人单位借着农民工法律意识淡薄、求职心切的心理特点,与他们签订一些不规范的劳动合同。2月27日,省劳动保障维权中心有关专业人士提醒广大务工人员,上岗前应先把劳动合同签妥。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书证,但4种问题合同要辨清,千万别上当。第一种,口头用工合同。一般由亲友介绍,用人单位往往与劳动者只有口头达成的承诺和约定。此类口头合同与《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相悖。在日后工作中,一旦发生劳动纠纷,由于没有书面证据证明双方的劳动关系,维权时易造成维权难。第二种,有抵押或担保条款的合同。有些用人单位在签订合同时,生怕雇员突然离开导致岗位空缺或其他原因,所以将劳动者的一些证件、财物等作为抵押条款写入合同文本当中。如果之后雇佣双方发生劳动纠纷,劳动者很可能惹上不必要的官司。第三种,生死合同。这样的合同针对一些危险行业,用人单
    2023-06-09
    460人看过
  • 警惕节后求职八大骗局
    春节刚过,外来务工人员返城高峰到来,安徽省合肥市警方日前结合侦破案件,提醒警惕节后就业八大骗局。警方表示,春节长假后以招工为名的诈骗活动,主要作案手段有以下八种:一是皮包公司合伙诈骗。一些劳务中介所为了获取应聘者的信任,与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合伙诈骗。即先由中介单位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骗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工人,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上岗或中途辞退。警方提醒:求职时必须提高警惕,不要轻信花言巧语。不要将本人的身份证、暂住证等有关证件随意交给招工者,防止被骗子控制,而被逼交出钱财。二是收取服务费后借口敷衍。一些中介部门在醒目地点张贴相当诱人的招聘启事吸引应聘人员上门,收取一定服务费后称宣传职位已满,并承诺尽快联系合适单位,让应聘者留下联系方式,但其根本没法兑现,然后寻找各种借口敷衍。警方提醒: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先让交报
    2023-06-06
    78人看过
  • 窝心兼职告诫大学生求职要谨慎小心
    工资没拿到中介费也瞎了去年五一的时候找到一份信息搜集员的兼职工作。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的杜俊林同学诉说了自己在兼职工作时遇到的窝心事,当时交了50元的中介费,讲好是搜集到一条信息给20元的工资,并且还签订了合同。据杜同学介绍,等她拿着搜集到的8条信息去领取工资时,公司却以信息不准确为由没有支付工资,并且拒绝了杜同学退还中介费的要求。这兼职工作做的太窝心了,碰到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呢?杜同学向现场的专家提出了疑问。签订合同前应明确合同条款在做兼职工作时,大学生们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意识,减少上当受骗的机会。莱山工商局市场监管局局长杨林为大学生兼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签订合同之前,一定要明确合同的条文,不清楚的地方可跟公司进行核实和确认。对于大学生在兼职或求职过程中如何避免陷入传销组织,莱山工商局消保科科长赵峰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大学生在求职时应该多留个心眼,对于网上那些声称工资优厚,并且不在乎求职者学
    2023-06-10
    357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监察是指法定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守情况依法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一系列活动。 劳动监察是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对违反劳动法规的部门或劳动者,根据现行劳动法、法规、规章的决定,分别提出警告、批判、罚款、吊销许可证、命令停产整顿的处罚,违... 更多>

    #劳动监察
    相关咨询
    • 找兼职怎么防止被骗
      江苏在线咨询 2023-09-26
      一,需要垫付押金、保证金、培训费、会费等等各种名义的先付费兼职都是骗子。同学们不要再存在侥幸心理了,这种先付钱的兼职的骗子概率是百分之百的。正规的兼职中,可能会存在押金、培训费等费用,但是绝不是让你预付的,一定是在你的工资中扣除的。所以,需要垫付的兼职不要做。 二,与实际工作强度不符的报酬的兼职一定是骗子。有的时候会碰到某一个兼职,看起来内容轻松,报酬却不符合常理的高。遇到这种兼职信息的时候,你要
    • 求职时被骗,该咋办
      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9
      如果骗取你的财物,你可以报警。并且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其退还。具体情况你可以再说的详细些
    • 辞职后公司董事长被骗要求退款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25
      这个如果涉及到刑事案件的话,你要等着走程序。另外现在董事长被抓的案子,走到什么程序了
    • 合同失职被骗犯诈骗罪如何防范?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6-09
      一般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既遂的处罚为:犯此罪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入职审查要慎重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19
      人力资源管理者除要求劳动者在入职之初进行基本信息登记之外,还应当尽到慎重的审查义务,主要有: 1、入职材料真实性审查 人力资源管理者如未慎重审查,使得劳动者以欺诈手段入职,将会导致劳动合同无效;对于因劳动者的过错而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劳动者应当按照法律所确立的实际损失原则,承担因其过错而对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因此,认真审核员工材料,至关重要,包括核实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