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杀人使人致死自首怎么判刑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7 14:21:23 483 人看过

看具体情况定。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可从轻处罚,一般可保住命。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注意这里用的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

一、杀人自首一般判多少年

杀人自首的判刑标准会在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基础上,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规定故意杀人的,会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对于情节较轻的,将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对于十八周岁以下的未成年犯杀人罪的,是不会判处死刑的。具体杀人自首的判刑标准还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而定。

二、校园暴力判多少年

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可能涉嫌故意伤害罪,最高可以判处死刑。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如果是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如实交待自己罪行的,属于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三、主动投案怎么处罚

会从轻处罚。

《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但部分犯人自首后依然有判处死刑的可能。如果对自首后的犯罪嫌疑人过于普遍地从宽处罚会产生弊病,与预防犯罪的目的相悖,尤其是对社会危害大的罪名。

投案,即自行前往司法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作案情况听候处理。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我国刑法规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10:1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自首相关文章
  • 故意杀死2人后自首,会被判死刑立即执行吗
    要看具体情况。如果虽有自首情节,但犯罪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的,应当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附带赔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亲属各项民事赔偿。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在事后,对被害人家属进行积极赔偿,取得对方的谅解的,可以考虑从轻。故意杀人,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自首可从轻处罚。《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024-05-07
    421人看过
  • 故意杀人犯自首后的判刑情况
    在我们国家的具体法律规定而言,故意杀人后,自首时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故意杀人罪后自首的使用上述规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故意杀人罪的判刑标准故意杀人罪的级别管辖是: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级别管辖,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的职权范围。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判处刑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
    2023-07-05
    298人看过
  • 杀人与自杀:过失致死与故意杀人之别
    故意杀人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两者的显著区别在于:第一,在认识因素上,对他人死亡结果发生的主观估计不同。第二,在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想让被害人死亡的心态,而过失致人死亡行为人是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有排斥的心态。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区别要点:交通肇事罪(逃逸致人死亡)仅有消极的不救助行为;而故意杀人或伤害罪行为。(1)有积极行为,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2)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因为遗弃、隐藏,使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注意,对这种情形在不能证实具有直接故意的情况下,如果事实上没有发生“死亡或残疾”结果的,不应按照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的未遂罪处罚。根据《刑
    2023-07-20
    264人看过
  • 死刑与自首:故意杀人会有哪些后果?
    不一定会判死刑,对故意杀人犯罪是否判处死刑,不仅要看是否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结果,还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全部情况。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故意杀人犯罪,适用死刑一定要十分慎重,应当与发生在社会上的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其他故意杀人犯罪案件有所区别。对于被害人一方有明显过错或对矛盾激化负有直接责任,或者被告人有法定从轻处罚情节的,一般不应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故意杀人自首怎么量刑自首会从轻或减轻处罚。故意杀人罪的成立条件1、行为对象:“他人”。自杀行为不成立本罪。人的生命,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尸体不能成为故意杀人罪的对象。行为人误认尸体为活人而进行“杀害”的,为对象不能犯,只有具有导致活人死亡的可能性时(如尸体附近有其他人),才能按故意杀人未遂处理。2、行为内容:必须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即杀人行为,其特点是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人的肌体,使人的生命在自然死亡时期之前终结。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2023-07-16
    266人看过
  • 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导致他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
    一、致人自杀犯故意杀人罪吗1、相约自杀。指相互约定自愿共同自杀的行为。因行为人均不具有故意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所以对其中自杀未逞的,一般不能认为是故意杀人罪;但是,如果行为人受托而将对方杀死,继而自杀未逞的,应构成故意杀人罪,量刑时可考虑从轻处罚;以相约自杀为名,诱骗他人自杀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论处。2、致人自杀。既由于行为人先前所实施的行为,而引起他人自杀结果的发生。对此,应区别三种情况分别处理:(1)行为人的先前行为是正当的或只是一般错误、一般违法行为,他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杀者本人的心胸过于狭窄,这时不存在犯罪问题;(2)行为人先前实施了严重违法行为,结果致被害人自杀身亡的,可把致人自杀的结果作为一个严重情节考虑,将先前严重违法行为上升为犯罪处理。如当众辱骂他人,致其当即自杀的,可对辱骂者以侮辱罪论处;(3)行为人先前实施某种犯罪行为,引起被害人自杀的,只要行为人对这种自杀结果没
    2023-02-28
    84人看过
  • 自首杀人是否会被判死刑?
    对于过失杀人,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不判处死刑。对于故意杀人,最高可判处死刑,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但仍有可能被判处死刑。自首可以从轻处罚,特殊情况也有例外。比如,暴力犯罪分子屡教不改、社会影响恶劣的。即使允许犯罪嫌疑人投案进行自首的,也决不可以轻视,仍然要依法判处死刑。未成年杀人自首会判多少年未成年杀人的,构成故意杀人罪,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需要负刑事责任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自首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罪不予刑事处罚的,应当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2023-07-01
    150人看过
  • 受人指使故意杀人是不是会判死刑
    一、受人指使故意杀人是不是会判死刑主要看犯罪恶劣程度,案后认罪态度等因素。(1)对于故意杀人罪,如果导致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情节恶劣,对于主犯,一般会判处最高的刑罚,即死刑,一般并不因为受人指使而减轻处罚。(2)是不是有立功、自首的情节。如有一般的立功或者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如果有以上情节,一般不会判处死刑,除非罪大恶极,社会危害性极大,民愤极大,在当地的影响非常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故意杀人中止是不是能判缓刑需要具体看是不是符合缓刑的条件。根据法律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1)罪犯属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同时符合下列条件:1、犯罪情节较轻;2、有悔罪表现;3、没有再犯
    2024-02-01
    442人看过
  • 有自首情节的故意杀人罪怎么判
    在故意杀人罪既遂的基准刑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4-15
    302人看过
  • 故意杀死了自首会判几年
    当犯罪嫌疑人在涉嫌故意杀人案件中主动投案自首时,我国法律明确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应对其实施的刑事审判应给予被告人采取从轻或减轻处罚的处理。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被告人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以及它所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刑罚的轻重必须与其相匹配,从而确保司法公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五条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024-05-14
    86人看过
  • 未成年故意杀人自首该如何判刑
    未成年人犯罪应当减轻处罚,自首后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法定刑期是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要看案件情节、受害人有无过错、是否是正当防卫或防卫过当、是否赔偿受害人、是否取得受害人亲属谅解等确定应当判处的刑期,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刑法》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
    2023-06-18
    372人看过
  • 持枪杀人怎么判刑自首
    故意杀人罪是指故意地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是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严重的犯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持枪故意杀人并致人死亡,按故意杀人罪处罚,如果有未成年、自首、重大立功等情节,可以从轻处罚。江西持枪杀人案具体情况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委宣传部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8月20日,当天上午9时许,在上高县沿江中路建材市场顾地管业店内和黄金堆成仁驾校相继发生2起持枪杀人案。经查,况玉林有重大作案嫌疑,现在逃。死者家属称,况玉林此前与死者一起打过台球。目前,公安机关正全力追捕。据悉,20日上午,在上高县沿江中路建材市场顾地管业店内和黄金堆成仁驾校相继发生2起持枪杀人案。经查,犯罪嫌疑人况玉林(男性,身份证号36222819750316051X,锦江镇大塘村人),作案时身穿白色上衣、黑色裤子,头戴黄色头盔,戴墨镜,案发后骑一男式摩托车逃
    2023-07-24
    328人看过
  • 故意伤害致死自首判刑几年?
    故意伤害致死自首在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基础上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如果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达成民事赔偿协议,按照协议约定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出具谅解书》,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处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继承权顺序是什么怎么申报营业执照与寡妇同居算违法吗不是夫妻开宾馆同居犯法吗老板拖
    2024-04-28
    156人看过
  • 故意伤人致死投案自首判多少年
    看具体情况定。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手段极其残忍造成严重残疾的情况,判处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不过具体量刑还得由法官依据案件的情况来决定。《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4-14
    157人看过
  • 故意杀人致人重伤判刑
    法律综合知识
    故意杀人致人重伤的,即使人没有死,只要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成立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未遂仍按故意杀人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比照既遂从轻处罚,具体如何判决还要根据具体案情分析。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犯本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等。犯本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5-02
    5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自首
    词条

    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针对犯罪较轻的,可免除处罚。如果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若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核查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也... 更多>

    #自首
    相关咨询
    • 故意杀人自首致人死亡怎么处罚
      宁夏在线咨询 2021-12-05
      一、《刑法》第六十七条自首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为自首。对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这些犯罪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犯罪行为,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备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避免特别严重后果的,可以减轻处罚。二、刑法第二百三
    • 故意伤害致人自首怎样量刑,故意伤害致人自首会判死刑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20
      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自首是法定从轻量刑情节,至于确切的量刑还要由法官根据具体案件裁定。在司法实践过程,因过激行为、伤害致死的,一般不会判决死刑的。根据发案原因、犯罪动机、犯罪手段、损伤程度、赔偿情况等情节,合议庭(独任庭)按本节规定量刑认为偏轻或偏重的,依第九十九条量刑时,可行使六个月以内的自由裁量权;依第一百条量刑时,可行使十个
    • 2022年故意杀死人后自首怎么判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14
      《刑法》第67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故意杀死一人就可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当然考虑杀人的动机,或者有防卫过当情节、自首、立功,则可能就判死缓,甚至有期徒刑。 当然如果是未成年人或怀有孩子的妇女,则一定不能判处死刑,包括不能立即执行也不能判死缓。 如果是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则可能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 故意杀人罪怎么自首刑事判罚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3-08
      自首属于法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构成故意杀人罪,具体如何判刑,首先要考察案件的具体手段、情节、造成的结果等等,再结合案件的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进行综合判断,不可一概而论。一般有自首情节的,说明犯罪人已经认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可以从轻处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如果有些犯罪情节极其恶劣,造成影响极其严重的故意杀人案件,即使自首,也有可能被判处死刑。
    • 因故意杀人自首判刑会怎样判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8
      1、因为矛盾故意杀人然后自首的,行为人会构成故意杀人罪,一般应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但是,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法律依据:《刑法》 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