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的相关法律规定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8 20:10:19 105 人看过

一、共同犯罪中的中止概说

(一)概念和特征

在我国刑法所存在的理论界认为,共同犯罪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犯罪,犯罪中止是其犯罪构成过程中一个特殊的形式。当两个特殊形式的结合,即共同犯罪的中止。普通的刑事犯罪的形式是一个违反基本刑事法律构成要件的犯罪。在共同犯罪过程中,如果全部共同犯罪的犯罪人同意自动放弃犯罪行为发生或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并且有独立的罪名成立,成立共同犯罪的犯罪人犯罪中止,自然,这在刑法理论界和实际的理论家所讨论的范围内是没有争议的。但对于针对自己的意愿而中止犯罪的犯罪中,根据《刑法》的第24条规定,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阻止犯罪结果出现的,即能够成立中止犯罪。犯罪中止有两种情况:

1、个人犯罪中止

2、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应具有及时性,自动性,条件存在犯罪中止的确定性。

犯罪中止构成的特性应具备四个条件:一个是时间和空间的中止必然发生在犯罪产生的过程中,在开始犯罪后,犯罪产生的结果出现之前会被暂停,二是自动,即行为人必须自愿放弃犯罪或者自动而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产生;三,行为人必须完全放弃原有的犯罪;四是有效性,即行为人必须是有效防止犯罪的结果的发生。犯罪中止,不仅可以在是一个单独犯罪中存在,在其他的共同犯罪里也同样存在。

(二)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特殊性

1、应符合及时性。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可能发生在犯罪的实施阶段和犯罪实施阶段的筹备阶段,也可能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施结束,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之时。在产生犯罪结果后,不管其结果是全部共同犯罪人其共同行为所造成的,或是其中一部分犯罪人的犯罪导致的,犯罪结果只要产生,那么,就不能存在犯罪中止的情况。

2、应具有自愿性。

全部共同犯罪人在其进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了自己原有的犯罪意愿,停止进行能出现犯罪结果的行为,此时则可以出现犯罪中止。部分的共同犯罪人去说服另一部分的共同犯罪人用来防止犯罪结果产生后,自动停止犯罪,共同犯罪人即成立刑法中的犯罪中止。

3、必须具有有效性。

必须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并且犯罪结果的出现可以被有效地防止和阻碍。这种有效性必须有两个因素:(1)主观的共同犯罪人的犯罪意愿,必须自动阻断与其他共同犯罪人的共同故意意愿的联系,并将中止的意图通过的言行的方式告知其他共同犯罪人。(2)目标,一个共同犯罪的犯罪人的犯罪中止,必须有效地切断其以前的行为和共同犯罪的整体行为的实体联系。

二、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

(一)共同的犯罪中止认定原则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犯罪,都和单独的犯罪的犯罪中止具有相同的通用,但也有自己的个性。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独立在犯罪中止中是常见的,体现在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成立,中国的刑事法律必须遵守有关犯罪中止刑法理论的规定:根据没有实行彻底的中止犯罪的时间和空间性,自动性,彻底性三个特点,必须是在犯罪的进行过程中,放弃自己的真实犯罪意愿,主动完全放弃犯罪意图,确立实施犯罪中止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还必须具有有效性的特点,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从而比较有效果地防止犯罪结果出现。共同犯罪中的中止成立必须具备上述特点。

共同犯罪中比较常见的是两人及两人以上的故意犯罪。共同犯罪是需要知道其共同犯罪性质以及危害社会的后果,但仍希望、放任危害结局的产生的犯罪,但不要求其犯罪故意的内容完全一致。共同犯罪需要一个故意犯罪的主观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不是孤立的,共同犯罪的成立也需要一个共同的行为,共同的行为不仅是指实施犯之间的各种共同实施的属于同一犯罪构成的行为,故意行为在共同的犯罪人之间也可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形成一个整体部分的犯罪人的总体行为。在共同犯罪之中的个人的犯罪中止,主观上必须中断与其他共同犯罪人在犯罪故意的主观联系。在客观方面上必须中断与其他共同的目标犯罪人参加的情况,实施共同行为可以防止发生有害的结局。共犯中中止有效性存在,只有切断过去的犯罪行为与未来的危害后果之间的联系。

部分共同犯罪人意图无论是主观或是客观标准均是中断,中断的目标即自己以前的行为在共同的犯罪中作用,中断了共同犯罪中的链接,这是有效的消除自己以前的行为在犯罪结果中的影响,中止犯,需要实施积极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迫使其他共犯停止实施的共同犯罪或防止危害后果的发生,在某些情况下,亦可以简单地消极停止其行为。

(二)共同犯罪中中犯罪止分类解析

共同犯罪的特殊性,它必须结合一些部分犯罪人的共同特点,分析其犯罪在整个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据共同犯罪中的实行犯,教唆犯,帮助犯的共同犯罪人之间的分工,并侧重于分工之间的共犯犯罪的理论学习,共借此调查分析各种犯罪。

首先在这边需要明确的告诉大家的事共同犯罪当中的犯罪中止的概念指的是当事人自愿的停止犯罪活动,其实还有比较复杂的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犯罪人中止犯罪那么是否会影响到其他的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具体的可以咨询一下专业律师。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30日 23: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中止相关文章
  • 犯罪中止和中止犯的关系
    从逻辑结构上可以推出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的犯罪中止和第2款规定的中止犯是同一概念。基于这一刑事立法事实,长期以来,刑法学界乃至司法实务界都普遍认为,犯罪中止和中止犯是一样的东西,无非是换个名称而已。对此,《刑法学》作者的观点就颇具代表性:根据这一规定(指刑法第24条第1款的规定)并结合我国刑法中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我国刑法中故意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很明显的,在这里,犯罪中止等同于中止犯。依笔者之见,犯罪中止和中止犯是两个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其不同点有:(1)性质不同。中止犯无疑是一种犯罪行为;而犯罪中止不仅不是犯罪行为(自动放弃犯罪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犯罪中止的两种表现形式,这两种表现形式都不言而喻排除行为的犯罪性),相反地,乃是法律和社会所赞许、支持的行为。
    2023-04-25
    321人看过
  • 法律规定什么叫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两者都是未完成形态,但是未遂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中止是自动防止犯罪。同时二者的处罚也不一样,根据我国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既遂和未遂有什么区别具体来说,两者有以下的一些区别:1、犯罪结果不同:未遂的结果是犯罪目的无法完成,既遂则是完成了犯罪目的。2、定义不同: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实施完成的是既遂。3、量刑不同:犯罪既遂按照相关法律行进审判定罪,而犯罪未遂在量刑上往往有所减免,可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犯罪结果是否实现。根据《刑法》第23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
    2023-02-04
    465人看过
  • 预备犯罪与中止犯罪的法律规定有何不同?
    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的规定如下:1、为了犯罪准备工具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较既遂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2、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是犯罪中止。中止犯不造成损害的,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减轻处罚。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犯罪预备的中止是犯罪中止吗犯罪预备阶段存在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两种停止形态。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因素导致犯罪行为未着手,是犯罪预备。主观放弃而未着手,是犯罪中止。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3-07-14
    407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的中止犯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中的刑事责任,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部分共同犯罪人中止犯罪以后,对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进行劝说阻止,另一部分共同犯罪人接受了劝说,在能够继续进行犯罪的条件下,自动停止犯罪行为,全体共同犯罪人都可成立犯罪中止。一、聚众斗殴犯罪中止后继续怎么认定关于聚众斗殴罪犯罪中止的认定,难点主要存在于在整个聚众斗殴罪既遂的情况下,其中的某些个人是否存在犯罪中止的情况。根据共同犯罪的一般理论,在共同实行犯的情况下,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互相联结,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各共同犯罪人不仅要对本人的行为负责,而且要对其他共同犯罪人的行为负责。对于聚众斗殴罪,在整个聚众犯罪既遂的情况下,某些个人是否存在犯罪中止,笔者认为,聚众斗殴罪属于聚众犯罪,应区分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在案件中的作用加以具体分析。对于首要分
    2023-03-10
    249人看过
  • 刑事诉讼法中共同犯罪的相关规定与要件
    构成要件如下:1.主体要件。共同犯罪的主体必须是二人以上。2.客观要件。共同犯罪的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所谓共同犯罪行为,是指各犯罪人为追求同一危害社会结果,完成同一犯罪而实施的相互关系、彼此配合的犯罪行为。3.主观要件。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所谓共同的犯罪故意,是指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伪证罪刑事诉讼法的构成要件有哪些伪证罪刑事诉讼法构成的要件如下:1、伪证罪侵犯的对象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的对象;2、是伪证罪客观上表现为刑事侦查、起诉、审判中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或者隐瞒罪证;3、伪证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4、伪证罪在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的。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
    2023-07-18
    293人看过
  • 刑法规定共同犯罪中从犯的处罚是什么?
    一、刑法规定共同犯罪中从犯的处罚是什么?刑法规定共同犯罪中从犯的处罚,是根据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另外,根据《刑法》第27条第1款的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包括两种人: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通常是指帮助犯。从犯是相对于主犯而言的。主犯是共同犯罪中的核心人物,没有主犯就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只有主犯(须二人以上)没有从犯的现象是存在的,而只有从犯没有主犯的现象则不可能存在。二、教唆犯的条件教唆犯是指以授意、怂恿、劝说、利诱或者其他方法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成立教唆犯需要具备以下条件:1.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即被教唆的人)必须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
    2023-06-19
    159人看过
  • 犯罪中止存在共同犯罪吗,犯罪中止具有什么特征
    一、犯罪中止存在共同犯罪吗犯罪中止可能存在共同犯罪。例如,两个以上犯罪分子共同故意犯罪,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属于犯罪中,如果构成犯罪的,就属于共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二、犯罪中止具有什么特征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1)中止行为是停止犯罪的行为,是使正在进行的犯罪中断的行为。(2)中止行为既可以作
    2023-04-18
    202人看过
  • 2024根据相关规定什么是中止犯
    一、根据相关规定什么是中止犯1、中止犯是指在犯罪过程中,出于自己的意愿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犯罪人。构成中止犯,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2)必须自动地停止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3)必须彻底地停止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二、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1、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2、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
    2024-03-24
    364人看过
  • 犯罪中止相关法律知识有哪些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盗窃成功归还后还能算犯罪吗盗窃成功后归还不属于犯罪中止,而是犯罪既遂。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二、重大犯罪中止会判几年视具体情节而定,犯罪中止依然是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实行行为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三、犯罪中止的情况下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吗?犯罪中止的情况下,对于造成损害的,一般是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但应当减轻处罚
    2023-03-22
    56人看过
  • 犯罪中止与自首的法律规定
    犯罪中止是犯罪形态的一种,自首是刑罚裁量制度的一种。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犯罪中止;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自首与坦白的区别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自首是犯罪后主动向司法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分为一般自首(犯罪嫌疑人主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和特别自首(犯罪嫌疑人被动归案但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但是坦白则是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犯罪事实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2023-07-19
    328人看过
  • 共同犯罪中既遂犯和中止犯的成立
    我国共同犯罪中止理论的主流观点认为,共同犯罪的整体性及其存在的特殊因果关系,决定了部分行为人中止犯罪时,应有效防止共犯行为的实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德国学者耶赛克在讨论共同犯罪的中止时指出:共同正犯者只有排除自己行为的有因果关系的效果,或者阻止行为既遂的,始不可罚;既遂行为里,完全不能含有他与已经实施的整个行为有因果联系的任何内容。对此学说,理论上持反对意见者认为,设置中止犯的一个主要根据是,在刑事政策意义上给犯罪人架设后退的黄金桥,鼓励犯罪人及时退出犯罪,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但在共同犯罪中,要满足中止的条件却不容易,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犯罪共同体一旦形成,犯罪意志一般比较坚决、犯罪计划比较周密,其他共犯人并不因中止人的劝阻或离去而停止犯罪,中止行为人用以阻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手段是极其有限的,即使中止犯使用了报警等手段,也未必一定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对于一般的协从犯来说,即使其
    2023-06-11
    437人看过
  • 法律上犯罪中止是指的什么?
    一、犯罪中止是指的什么?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据此,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未实行终了的中止,即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的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作为故意犯罪形态的犯罪中止,是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所呈现的状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是中止行为造成的结局。犯罪中止与中止行为又有严格的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支持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依据,中止行为本身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因此,不可将犯罪中止与中止行为混为一谈。如上所述,虽然犯罪中止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但它们又具有相同的特征:(一)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中止犯罪有效
    2023-06-22
    86人看过
  •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相同点
    罪行为过程之中可能会出现的犯罪形态,且都是行为人主观意志支配之下造成的犯罪结果,并且由于其对社会具有危害性,故此不管是犯罪未遂还是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审理案件宣判时,都会判处其承担刑事责任。犯罪预备未遂中止三者的相同点包括以下四点:1、存在故意犯罪过程中;2、存在于以危害结果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直接故意犯罪中;3、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危害性;4、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一、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区别1、概念不同:犯罪预备: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为实行犯罪起从促进作用的行为,因而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构成了现实的威胁。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2、处罚不同: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预备是着手实施前的阶段,而犯罪未遂则是已经着手实施,但是因为其他外界原因没得逞,比如想盗窃因为有人巡逻没偷成,
    2023-02-26
    222人看过
  • 中止共同犯罪的影响
    共同犯罪的中止指的是其中一人主动有效地停止犯所有共同犯罪人共同中止其共同犯罪。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包括一人中止和全体中止,即所有共同犯罪人共同中止其共同犯罪,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一人中止指的是不仅要求其本人退出共同犯罪,而且还要求他阻止其他共同犯罪人继续实施犯罪或者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对于共同犯罪的中止,应该根据上述两种不同情形进行认定,确定罪与非罪的认定。怎么理解共同犯罪中止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从此可以看出,我国设立犯罪中止制度的目的是:鼓励行为人悬崖勒马,放弃正在实施的行为或积极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即立法为了更好地完成规范、保护、教育的功能,必然对中止犯大加褒奖,为其建起一座“黄金的回归大桥”,使其迷途知返,从而大大降低
    2023-07-01
    15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构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更多>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共同犯罪中犯罪中止的认定方法是什么,认定共同犯罪的中止犯有什么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3-14
      要正确认定共同犯罪的中止犯,首先应弄清共同犯罪的概念、构成要件及其形式。在此着重讲一下其形式,按共同犯罪人在犯罪中的作用、地位的标准,可分为简单的共同犯罪和复杂的共同犯罪二种:简单的共同犯罪指共同犯罪人直接实施了某一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都是实行犯。复杂的共同犯罪指各共同犯罪人在犯罪中有不同的分工、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的共同犯罪,如有的是实行犯,有的是教唆犯,有的是包庇犯等。基于共同犯
    • 一般共同犯罪中止相关规定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30
      在简单共同犯罪中,共犯都是实行犯,共犯中有一人决定中止后,然后极力劝说其他人放弃犯罪,如果其他人接受了劝告,放弃本来可以继续下去的犯罪,全案都是犯罪中止;但是,如果一人中止后,其他共犯不愿意中止,但中止者采取了有效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中止者成立犯罪中止,其他不成立;如果一人中止,虽然阻止或者他人但未能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由于不具备有效性特征,所以不能做为中止犯认定,只能在量刑时酌轻。不过有一种情
    • 什么是共同犯罪中止什么叫犯罪中止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01
      犯罪中止问题。犯罪中止,即在犯罪未达到完成形态前自动放弃犯罪,使犯罪处于停止形态,使行为人的行为尚未具备刑法规定的所涉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
    • 相关法律法规是怎么规定犯罪中止处罚?
      青海在线咨询 2022-07-31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鼓励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
    • 刑法中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是什么?共同犯罪的种类与共同犯罪的认定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如果二人以上事先同谋,事中有人没去实行犯罪,也按共犯处罚。 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