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减少抚养费的依据是一方没有收入来源的、存在生活困难无法给付的情况下是可以减少的。不给付抚养费的起诉是需要携带相关材料到法院提起诉讼。
一、离婚减少抚养费的依据
离婚减少抚养费的依据如下:
1.抚养子女的一方再婚,其再婚一方配偶愿意负担继子女的抚育费的一部或全部时,他方承担的抚育费可以减少或免除。但如果继父或继母不愿再负担或无力再负担该项费用时,有给付义务一方的生父或生母一方按原定数额继续给付;
2.有给付义务的一方因出现某种新情况确有实际困难无法给付。但这种减免也是有条件的,待其情况好转,有给付能力时,应及时恢复给付。
二、不给付抚养费怎么起诉
1.可以双方协商处理;
2.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被告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支付抚养费。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一条规定,对拒不履行或者妨害他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中有关子女抚养义务的当事人或者其他人,人民法院可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采取强制措施。
三、夫妻离婚抚养费包括什么费用
夫妻离婚抚养费包括的费用有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负担】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章 离婚 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n前款规定的协议或者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者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
起诉减少抚养费的法律依据,起诉减少抚
64人看过
-
离婚后抚养费会根据经济条件减少吗?
210人看过
-
依据离婚协议变更抚养费的规定
207人看过
-
能不能减少抚养费数额,有没有法律依据
92人看过
-
离婚抚养费减少的条件是什么
110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抚养费给多少,离婚后如何减少孩子抚养费
492人看过
-
如何减少离婚的抚养费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10离婚一般是不能减少抚养费的。但若夫妻双方协商一致,由原本不支付的一方不分或全部承担抚养费,且其抚养能力明显能保障子女所需费用,不影响子女健康成长,应按照约定处理。或支付一方无工作,也无其他财产的,则可适当予以减少抚养费。
-
孩子12岁还可以起诉减少抚养费的依据云南在线咨询 2023-07-301、我国法律规定,离婚的父母对未成年子女仍然有抚养的义务,如果有一方不履行义务,便意味着违反法律,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 2、以孩子的名义写一份起诉状,内容是找孩子的父亲(或母亲)要抚养费; 3、交到孩子父亲居住地法院,缴纳立案费20元左右; 4、开庭审理; 5、开庭前准备好证据,离婚协议书或判决书; 6、如果您准备请律师,最好在一开始就去找律师咨询。 7、《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 【离婚后
-
子女抚养费增加减少依据具体是什么样的呢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071、子女抚养费增加的情形包括:原定抚养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等。 减少抚养费的情形包括:给付方收入减少等客观原因造成给付能力下降;直接抚养方再婚,其配偶愿意承担抚养费等。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五十五条离婚后,父母一方要求变更子女抚养关系的,或者子女要求增加抚养费的,应当另行提起诉讼
-
离婚后抚养费减少的解决方法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14离婚后,对于由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有责任提供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双方可以协议负担费用的数额和期限,但若协议不成,则由人民法院判决。如果一方没有按照离婚协议中约定的抚养费支付,另一方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而必须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以原协议约定为证据,请求法院判决对方履行其应尽的义务。
-
离婚的抚养费法律依据是什么如何起诉离婚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06当事人可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维权,请求法院判令对方承担相应的给付责任。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