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判刑标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2 19:08:38 225 人看过

1、误杀定过失致人死亡罪,一般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2、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3、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1日 18: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绑架和谋杀的判刑标准
    这段文字描述了绑架罪的惩罚规定。犯有此罪的人可能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或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人则可能被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如果犯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则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对于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同样依照前两款的规定进行处罚。最后,对于因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况,其认定与处理方式与前两款相同。若犯有此罪,则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以罚款或没收财产;若情节较轻,则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以罚款。犯前款罪,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对因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认定与处理。 绑 架 杀 人 罪 行 的 法 律 定 义绑架杀人罪行的法律定义是指犯有绑架罪并故意杀人的行为。绑架罪是指以
    2023-09-13
    95人看过
  • 夫妻打架误杀怎么判刑?
    一、夫妻打架误杀怎么判刑?夫妻吵架失手杀死对方一般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过失致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的死亡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造成他人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过失致人死亡罪赔偿项目有哪些?1、医疗费。包括: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凭据给付,外地治疗有转诊单;)2、误工费。受害人收入标准(天、月、年)乘以误工时间(有实际收入按实际收入,没有实际收入的按同行业中等标准);3、住院伙食补助费。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乘以住院天数);4、护理费。(有收入按收入,无收入按误工标准乘以
    2024-02-04
    426人看过
  • 家暴反抗误杀会判刑吗
    家暴的行为是违法的,被家暴者可以采取相应的反抗措施,但是采取的措施需要合理,否则一旦实施反抗行为之后,导致实施家暴行为的人死亡,那么被家暴者若是不能证明自己是正当防卫,则法院有可能会认为反抗行为属防卫过当或者是故意杀人,此时被家暴者是会受到刑事处罚的。一、家暴也可以报警吗?被家暴的受害者一定要报警。家暴不是家务事,而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甚至是犯罪行为,具有周期性的特征,严重危害当事人身心健康。当第一次遭遇暴力时候,就一定要报警寻求保护。遭受暴力行为后,要做好证据留存工作,如报警记录,居委会、妇联的调解记录,受伤的照片,治疗的病历、发票等。二、遇到家暴的怎么办被家暴方遇到家暴的,可以向妇联或妇女公益组织等有关部门求助,或者拨打“110”报警,要求公安机关给予施暴方治安管理处罚,如警告、罚款、拘留。对于已构成犯罪的家庭暴力行为,被家暴方可以依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三、民法典遭遇
    2023-06-29
    204人看过
  • 投毒杀人罪判刑标准研究
    投毒杀人判刑标准:从两个方面具体分析,第一,若投毒杀人的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危害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造成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第二,若投毒仅杀了人,则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未成年故意杀人判刑标准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023-07-01
    108人看过
  • 未满15岁杀人的判刑标准
    依据我国对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故意杀人负刑事责任,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情节较轻的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依据刑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成年人应当在上述量刑幅度内从轻或减轻处罚。杀人未遂判刑多久?杀人未遂在刑法上一般归为故意杀人罪。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
    2023-06-30
    145人看过
  • 误杀罪自首后的判刑如何?
    需要根据行为人的情节轻重确定量刑。如果行为人系过失致人死亡,根据《刑法》规定,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构成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也即:在前述量刑范围内从轻处罚。对于不构成自首,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也可以从轻处罚。杀了人自首会判多久杀人自首的判刑如下:1、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3、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4、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一般自首的构成要件如下:1、投案的行为必须发生在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然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采取强制措施时;2、犯罪人供述的必须是自己的全部罪行,不能有任何隐瞒;3、犯罪人愿意接受国家的审查和追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
    2023-07-02
    459人看过
  • 2033如何制定杀人罪判刑标准
    如果是故意杀人的,从犯参照故意杀人罪的量刑定罪量刑,应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从犯不是比照主犯从轻减轻,而其本身就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而此罪社会危害性很大,从轻也是相对较重的,但可以用争取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024-05-19
    322人看过
  • 误杀怎么量刑
    有期徒刑
    失手将对方误伤致死,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在我国刑法中,对此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说,过失致人死亡的,处罚的轻重关键在于情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客观原因”。因为“过失”,也是属于一种过错,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行为人对于死亡后果的预见程度;已经预见可能造成的后果,所采取的防范措施的有效程度等等。这些都是构成情节的重要因素。至于,未造成死亡后果,而是“残废”,也就是重伤,那么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刑法对此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此外需注意的是,误杀没有死刑的。根据我国刑法,故意杀害罪才是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过失伤害算刑事责任吗过失伤害不一定负刑事责任。过失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过失致人死亡,依法应当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犯罪的特征,
    2023-03-05
    92人看过
  • 多人杀人和个人杀人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所谓集体杀人实际上就是团伙犯罪。团伙犯罪的性质属于恶劣情节型,法律上一般会从重处罚的。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了故意杀人罪的处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情节严重的犯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的,情节严重的常见的情形有:1、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等等。(二)情节较轻的犯故意杀人罪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
    2023-04-18
    421人看过
  • 安徽3死3伤杀人案,故意杀人判刑标准
    11月12日,安徽蚌埠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致3人死亡,3人受伤。经警方侦查,该村村民陈某作案后出逃。案发后,当地警方正全力抓捕嫌疑人,同时向社会悬赏10万元征集线索。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一、故意杀人罪判断方法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即为故意。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以及明知必然发生危害结果而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又可分为两种情况,
    2023-03-16
    318人看过
  • 误杀最轻判几年
    有期徒刑
    首先要区分清这个“误杀”是如何误杀的。1、如果是本想杀A,结果把B杀掉了,这种误杀构成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2、如果是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依法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3、如果过失犯罪,犯罪嫌疑人对被害人亲属进行赔偿取得谅解的,可以从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6-18
    337人看过
  • 有人误杀怎么判
    刑事责任年龄
    误杀如果存在杀人的故意,只是实施犯罪的对象由误,造成了受害人死亡的结果的,也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是因过失导致的误杀,则应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正当防卫误杀判几年一、正当防卫误杀判几年1、正当防卫误杀判几年,需要根据情节进行确定。分别是:(1)正当防卫误杀如果被认定为正当防卫,不用负刑事责任;(2)但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基础上,减轻或者免除处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2023-07-21
    477人看过
  • 男子残杀亲戚孙子被判死刑,故意杀人量刑标准
    男子残杀亲戚孙子被判死刑付某是枣阳人,坐过牢,妻离子散后,就来到随州市随县吴山镇的外甥女婿任某家寄住。付某在外打工时,曾给任某寄过钱。后来,他打算在任某家养老,遭到拒绝。付某就向任某索要以前寄的钱,任某没有给,付某因此耿耿于怀。2015年7月22日早上,任某夫妇到地里做事,他们的孙子小明让付某打扫院子、喂猪,付某心生不满,竟抄起一根棍子击打孩子的头部。小明哭喊倒地后,付某害怕被人听到,又按住孩子的头部、捂住其口鼻,导致小明窒息而死。随后,付某将小明抛入水井,自己则离开任某家,躲进山林。任某回家后,发现孙子不见了,打电话给付某询问。付某支吾其词,一会儿说带小明买蚊香,一会儿又说带他去武汉、河南玩。任某感觉不对劲,报了警。两天后,小明的尸体被找到。警方在周边多次搜寻,未发现付某踪迹,于是悬赏2万元征集线索。2015年8月20日凌晨,在山林中躲藏了数日的付某饥饿难忍,悄悄回到吴山镇其姐姐家中躲藏
    2023-06-03
    437人看过
  • 根据规定过失误杀怎么判刑
    一、根据规定过失误杀怎么判刑?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二、过失误杀有自首情节怎么确定减刑幅度?1、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40%以下;2、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已被司法机关发觉,但尚未受到讯问,或者未被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投案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不同种罪行,以自首论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4、并非出于被告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或亲友送去投案等情形构成自首的,可以减少基准刑的30%以下;5、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
    2024-01-19
    19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误杀罪死刑怎么判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8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特点: 1.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过失而致人死亡的行为 2.主观方面,只能是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 2022年误杀怎样判刑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5
      你所说的失手将对方误伤致死,会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是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而轻信能够避免造成的他人死亡,剥夺他人生命权的行为。 在我国刑法中,对此的处罚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说,过失致人死亡的,处罚的轻重关键在于情节,也就是你所说的“客观原因”。因为“过失”,也是属于一
    • 误杀一次会判刑吗?
      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10
      误杀不是定罪条款,法律上对“误杀”的定义是区别于故意杀人。我国《刑法》中没有“误杀罪”,所有的“误杀”都可以归为“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以及“意外伤害”。一、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定性时,可以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 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
    • 十岁误杀人,判刑怎么判?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9
      未满十四周岁的行为人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虽然违法,但是不构成犯罪,不会被判刑。
    • 这样子误杀会判刑吗?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5
      误杀不是定罪条款,法律上对“误杀”的定义是区别于故意杀人。我国《刑法》中没有“误杀罪”,所有的“误杀”都可以归为“过失致人死亡”和“故意杀人以及“意外伤害”。一、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在某些情况下定性时,可以向故意杀人行为转化: 1、行为人过失致人重伤,客观上被害人已经达到无法救治、必然死亡的程度,由于行为人误认为只造成了重伤,为逃避罪责而逃之夭夭,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基于过失行为而负有紧急抢救的义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