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的开始由遗嘱继承人或者是遗嘱执行人负责通知,无法通知的继承人应当继承的财产应当为其保留。继承是事实行为,继承有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两种方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一、继承的开始由谁负责通知
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或者由遗嘱执行人负责通知。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当事人因继承纠纷起诉道法院的,如果知道有继承人而无法通知,分割遗产时,法院应当保留其应继承的遗产,并确定该遗产的保管人或保管遗产,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争抢,待分割遗产协商完毕或人民法院判决之后再行处理。
二、继承是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
继承是事实行为。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三、继承权诉讼时效
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继承人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
法律上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n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继承开始时由谁负责通知
217人看过
-
继承开始后应由谁通知继承人?
210人看过
-
在我国有四种继承遗产的方式以及继承是法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
421人看过
-
法定继承遗产属于民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
252人看过
-
事实行为——法定继承的概念?
103人看过
-
继承开始后的通知
283人看过
-
继承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的理解江西在线咨询 2022-10-18法定继承属于事实行为因为继承牵涉到两方当事人一方是被继承人一方是继承人法定继承的发生并不是基于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产生换言之继承带来的被继承人财产被处分的行为并不是基于被继承人的意思表示既然没有意思表示当然不是民事法律行为。当然继承权的放弃只涉及一方当事人而且也需有明确的意思表示即明示放弃继承的行为因此是法律行为遗嘱继承包含有被继承人处分自己财产的意思表示因此是法律行为
-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或组织中通知继承人死亡而不知道其有继承行为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5-04所有有继承权的人都有权利参与继承,而参与继承的前提就是知道该继承已经开始。如果继承人根本不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被继承人死亡是继承开始的标志),则无法参与继承,也不能对其继承权进行处分,如抛弃继承权。为此,法律明确规定了特定的人员或组织有通知继承人的义务: (1)在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 (2)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
-
民法怎么区分继承是民事行为还是事实行为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9法定继承是事实行为。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要素,而法律行为以意思表示为必备要素。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即宣告开始,不以继承人的意思表示为条件,所以是事实行为。事实行为依法律规定产生法律后果,法律行为依据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而发生效力。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
-
继承开始后谁通知继承人?是最新的规定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30继承开始之后,应该由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继承开始之后,应该以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
-
如何进行从一开始进行继承的通知西藏在线咨询 2023-12-20这样进行继承开始的通知: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