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水货iPhone获双倍返款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6:20:33 494 人看过

iPhone资料图片

花8600元购买的苹果手机竟是走私的水货产品,包先生于是将销售商告上法庭。记者昨天获悉,市二中院终审判决销售商双倍返还手机价款,包先生则退回手机。

包先生起诉称,2008年5月,他在北京一家数码公司购买了一台8Giphone苹果手机,并开具了发票。去年3月15日,他意外得知,苹果手机没有经过国家3C强制认证,从未在中国大陆合法销售,自己所购手机应该为水货。随后,他找到数码公司要求解决,但遭到拒绝。

包先生认为,数码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要求法院判令该公司退还货款并加倍赔偿损失。

开庭时,数码公司辩称,包先生所拿手机的进网许可标志是他后贴的,他提供的手机发票联和销售凭证上均没有写明手机型号,包先生所称的水货手机不是他们公司销售的。

一审法院判决数码公司败诉后,该公司提起上诉,除了坚持以前的答辩理由,还认为水货手机并不等同于不合格产品,并称,包先生应当知道其购买的手机属于水货,因为非水货手机都有三包凭证、保修单和中文说明书,这是常识,而包先生当时购买的手机没有中文说明书。

市二中院审理后认为,数码公司有法律义务在其出具的发票联上标明商品具体型号,其没有履行相应义务,却以发票联上没有商品型号为由认为包先生所购手机非其销售,理由不能成立。数码公司向包先生销售的苹果手机,经苹果公司在北京的维修中心确认,从未在中国大陆销售过,不是中国大陆合法销售的产品。为此,数码公司在销售涉案产品过程中,存在违法和欺诈行为。包先生因误买水货手机而要求商家退款并加倍赔偿的请求,法院予以支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5日 10: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消费者购书受欺诈获双倍赔偿
    近日读者张先生在图书大厦花128元购买了一本精装医学书,发现该书有十余页错装、漏装现象,张先生最终获得双倍赔偿。据消费者张先生反映,购书回家后发现该书错装、漏装十余页之多,他感觉受了欺骗,依据《消保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张先生遂向图书大厦提出退一赔一的要求。但图书大厦以无法律依据为由,只退书并报销10元路费,双方协商未果。之后,张先生将此事投诉到河西区消费者协会,消协受理投诉后,支持消费者的诉求,向图书大厦指出其行为已构成欺诈。消费者协会的工作人员多次与图书大厦联系,最终图书大厦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消费者道歉,并更换一本新书、赔偿128元。
    2023-06-07
    420人看过
  • “三无”油锯坑人消费者双倍获赔
    日前,邵武市消保委成功调解了一起三无油锯消费纠纷。最终,消费者获双倍赔偿,经营者受到处罚。2008年11月3日,家住光泽华侨林场的林先生一上班就来到邵武市消保委秘书处办公室投诉:他10月29日在邵武市八一路汽车站对面的油锯店花费830元购买了一台鹰王牌油锯,使用不到两天,就出现一加大油门便熄火现象。找商家退货遭到拒绝,请求消保委帮忙解决。消保委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立即对消费者随身携带的油锯进行了详细的查看,结果发现该产品属于无厂名、无厂址、无生产合格证的三无产品。消保委立即协同工商人员前往销售油锯的商店进行检查,发现还有同样的三无油锯3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在事实面前,经营者有口难辩,只得同意双倍返还消费者的购货款16
    2023-06-07
    487人看过
  • 超市被判销售欺诈消费者退货并获双倍赔偿
    因认为存在销售欺诈,消费者周先生将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称北京家乐福)告上法庭。记者今天获悉,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最终认定北京家乐福销售存在欺诈成分,作出终审判决:周先生将购买的冬被返还北京家乐福,北京家乐福返还周先生7485元货款,加倍赔偿周先生7485元货款。北京二中院经审理认为,羊绒含量的高低影响商品的品质和价值,北京家乐福作为经营者,理应知道自己生产、销售产品的相关成分和含量。现周先生要求退还该部分货物并加倍支付赔偿金的主张,应予支持,遂作出维持一审原判的判决。
    2023-06-04
    331人看过
  • 大商场卖假货,消费者双倍索赔
    消费者吴先生声称在一家大商场购买的索尼摄像机是假冒产品,将商场诉至法院,双倍索赔购物款2万余元。此案由西城法院受理。吴先生诉称,去年8月5日,他在西城区某商场以1万余元的价格买日本进口的索尼数码摄像机一台。在使用摄像机的过程中,他发现该摄像机的操作菜单是外文的。随后,他将摄像机送到北京索尼(中国)有限公司进行鉴定,该公司出具的鉴定结果为:该摄像机主机机身系索尼公司生产;摄像机附带的保修卡机身贴条,机身底部的标签以及外包装是假冒SONY公司商标、厂名厂址的附件,因此该摄像机是假冒索尼公司的产品。吴先生认为,根据消法规定,商场已经对他构成欺诈。
    2023-06-07
    454人看过
  • 假烟“忽悠”消费者双倍赔偿获支持
    中国法院网讯11月17日,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法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审理了一起出售假烟的合同纠纷案件,无良商家“忽悠”消费者,被法院认定为欺诈,并双倍赔偿消费者。2007年9月21日,原告张鑫在被告司伟经营的烟酒专卖店购买了软中华香烟12条、软苏烟2条、软玉溪6包、利群香烟6包,并支付了香烟款8000元。2007年9月26日,原告张鑫发现所买香烟存在问题后,向马鞍山市烟草专卖局钢城分局投诉,马鞍山市烟草专卖局对上述香烟进行了暂扣,并委托安徽省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检测,经检测,原告张鑫所买香烟均为假冒商标的伪劣香烟。经协商无果后,原告张鑫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司伟双倍赔偿其经济损失16000元。法院审理认为,原告张鑫购买香烟的行为系消费行为,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被告司伟出售假冒香烟的行为系欺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
    2023-06-07
    310人看过
  • 消费者获赔20倍干洗费
    德城区刘女士花7.5元干洗了一件价值600元的衣服,因为衣服串色投诉到德城区消费者协会。经调解,该干洗店赔偿刘女士20倍干洗费150元。10月26日,德城区刘女士将价值600元的某品牌女装送至天衢路某干洗店干洗,当时干洗店规定的价格是干洗一件7.50元。几天后,刘女士取衣服时发现自己的衣服串色了,在白色的衣服的边缘、衣兜的边缘都染上了灰褐色,便当场要求干洗店赔偿自己一件新的。干洗店认为刘女士的衣服的色牢度不达标,属于质量问题,不是他们的责任,不予赔偿。双方争执不下,刘女士便来到消协投诉。消协工作人员经过调查取证发现,干洗店忽视了该衣服上的洗涤标识,按照常规的洗涤办法进行了洗涤。据此,消协工作人员认为,衣服串色主要是由干洗店洗涤方法不恰当造成的,应该承担责任。依据《山东省洗染行业消费争议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应按该衣物洗涤费的10-20倍金额赔偿,衣服折旧计算后,干洗店最终赔偿刘
    2023-06-07
    169人看过
  • 为何消费者维权难以获得双倍赔偿?
    【消费者赔偿责任】消费者为何难获双倍赔偿今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主题是消费与责任,北京西城法院与区工商分局及消协召开座谈会,并通过近期案件的调研情况分析了消费纠纷的热点问题。记者从中发现,消费者越来越善于利用消法维权,甚至只要发现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出现瑕疵,就以欺诈追究商家责任,到法院起诉双倍索赔。事实上,法院认定欺诈有一定的标准,很多消费者因为自己的认识误区输了官司。一,大商场频发标识不当纠纷消费者双倍索赔鲜获支持大商场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可以信赖的,但是近来,大商场却频繁出现销售的商品实际成分与标识不符的情况,大商场众多的北京西城区去年一年发生类似商场被诉案件数十件。可大多以消费者撤诉或调解解决,在形成判决的案件中,鲜有消费者获得双倍赔偿。王女士在首都时代广场花1196元买了两条pantera牌长裤,吊牌上注明的面料成分是65%羊毛、35%涤纶。此后,她把裤子送到国家棉纺织质量监督
    2023-07-02
    233人看过
  • 超市购买的老板鱼有氨水味消费者获十倍赔偿
    10月25日,湖南省新化县某大型超市开业,消费者刘先生在该超市买了两条老板鱼,回家炖好一条后却发现,鱼肉中有浓浓的氨水味,难以下咽。他拿着炖好的鱼和另一条没炖的鱼找到超市的冻鱼柜台,但营业员不予理睬,于是他拨打12315进行申诉。12315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立即与辖区工商所联系,并与辖区工商所的人员在15分钟内赶到了超市二楼,消费者正在与服务总台的负责人理论,12315工作人员把双方都叫到超市的办公室,当场闻了一下消费者手中拿的老板鱼及炖好的鱼汤,确实有股刺鼻的氨水味,然后又到冻鱼柜台取了一条鱼当场剖开,老板鱼肚内有氨气刺激眼睛,断定是老板鱼在销售柜台上已变质,根据《食品安全法》的有关条款,经协商调处,消费者按购货发票的金额获十倍赔偿,工商部门的工作人员查验了该超市的有关进货发票,并责令超市负责人把这批变质的老板鱼全部立即下柜。消费警示:老板鱼与其他鱼不同,它必须趁新鲜的时候食用,放的时
    2023-06-07
    89人看过
  • 消费者双倍赔偿解析
    一,大商场频发标识不当纠纷消费者双倍索赔鲜获支持大商场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可以信赖的,但是近来,大商场却频繁出现销售的商品实际成分与标识不符的情况,大商场众多的北京西城区去年一年发生类似商场被诉案件数十件。可大多以消费者撤诉或调解解决,在形成判决的案件中,鲜有消费者获得双倍赔偿。王女士在首都时代广场花1196元买了两条pantera牌长裤,吊牌上注明的面料成分是65%羊毛、35%涤纶。此后,她把裤子送到国家棉纺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质检,结果却是羊毛、涤纶和氨纶。依据国家关于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标识规定,两种及两种以上纤维组成的混纺产品或交织产品,列出每一种纤维的名称,并在名称前面或后面列出对应的纤维含量。于是王女士认为商场已经构成欺诈,要求退货,商场给予双倍赔偿。法院审理后判定,王女士作为消费者享有知悉自己购买的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商家没有标注裤子的氨纶成分,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不过,虽然商场
    2023-06-07
    381人看过
  • 导游要小费后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返还吗
    导游要小费后消费者可以要求双倍返还。根据《旅行社质量保证金赔偿试行标准》的规定,导游索要小费,旅行社应赔偿被索要小费的2倍。导游人员进行导游活动,不得向旅游者兜售物品或者购买旅游者的物品,不得以明示或者暗示的方式向旅游者索要小费。一、旅行社伤亡导致游客事故旅行社应否承担责任虽然游客是因他人交通肇事致死,但作为该旅游团的导游,对这一临时性活动也应进行必要的组织、引导、提醒游客注意安全,尤其是要提醒尚未成年的游客。该导游由于疏忽没有尽到这一安全保障义务,以致游客死亡。因此,旅行社作为安全保障义务人,对死亡后果的发生有一定过错,其应当承担补充赔偿责任。二、出境游退团赔偿标准据国家旅游局《团队国内旅游合同》示范文本关于出境游旅游合同违约金的规定,旅游者和旅行社在行程前可以书面形式解除合同。在出发前7日以上提出解约,双方互不承担违约责任。但之后提出解约的,由提出解除一方承担违约责任。旅行社在出发前7
    2023-03-24
    371人看过
  • 消费者可获得双倍赔偿的情况有哪些
    1、在什么情况下,消费者可获得双倍赔偿?(1)雇佣他人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2)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3)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销售明知是失效、变质、受污染商品的;(4)销售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的商品的;(5)采取短尺少秤等手段,变相提高商品价格的;(6)采取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等欺骗性价格表示的;(7)对修理的商品,故意损坏或者更换不需要更换的零配件的;(8)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9)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的;(10)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不予标明的;(11)销售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商品的;(12)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的;(13)不以真实名称和标记从事经营活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14)发布虚假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使购买商品或者
    2023-04-16
    308人看过
  • 窗帘严重缩水消费者诉卖家双倍赔偿
    花数千元买的窗帘,下水清洗后竟缩水17厘米,消费者一气之下将卖家家得宝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双倍赔偿。日前,天津市河西区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在提供窗帘时没有明示窗帘隐含缩水问题,故意隐瞒真实情况,存在欺诈行为,遂一审判决支持了消费者诉求。2006年12月底,家庭主妇李某在河西区家得宝超市买了三套窗帘,花去4000余元,其中客厅的两套窗帘价格为3200余元。2007年春节前,李某摘下窗帘清洗,没想到洗完后发现客厅的两套窗帘严重缩水达17厘米。李某随即找到家得宝分公司,提出窗帘缩水后失去了其价值,纱帘与布帘又为一套,所以纱帘也无法使用,该公司隐瞒了洗后缩水事实,已构成欺诈。后双方经反复协商赔偿事宜未果,2008年6月21日,该分公司派人将出现问题的两套布窗帘取走并保证修复,但一直没有兑现承诺。李某一气之下将家得宝分公司及家得宝公司都告上法庭,要求返还窗帘款,并增加赔偿经济损失3200余元。法庭上,
    2023-06-08
    329人看过
  • 消费者获雅培10倍赔偿
    本报持续报道了雅培奶粉结丝生虫事件。近日,经过工商与本报介入监督,事情得到圆满解决,但是雅培公司至今没有对此事进行回应,这让当事人有些遗憾。不少年轻妈妈认为,雅培需要给消费者一个说法。自22日开始,本报接连刊发雅培奶粉结丝有活虫的相关报道,证实奶粉被雅培公司业务员拿走致下落不明。对此,记者多次采访雅培公司,但该公司多日不予解决。25日,烟台市工商局芝罘分局核实基本细节属实后立案,并对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代理商进行笔录。当事人王丽(化名)根据法规享索赔10倍赔偿。25日,四方齐聚工商所,但并未对王丽的索赔要求达成一致。在工商所执法人员的积极协调下,通知于29日到工商所再次进行协商。但当日只有批发商、消费者在,代理商在外地开会无暇分身。在执法人员的介入下,很快双方达成协议,现场将索赔金额交给王丽,事情得到圆满解决。王丽说,感谢报社和工商所能为民办事,没想到这事在时隔一个月的今天终于得到解决
    2023-06-07
    69人看过
  • 北京一美容中心因欺诈消费者被判双倍返还价款
    本网今日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北京一美容中心因欺诈消费者被一中院终审判决双倍返还消费价款,其中办理贵妃卡、终身卡、一卡通、钻石卡的美容预付款共计二万九千六百元,并赔偿二万九千六百元。消费者赵女士于2007年12月14日在北京柔婷诗婷美容美发中心购买了价值2000元的贵妃卡及价值7800元的终身卡,并承诺持有会员卡可以享有终身提供升级美容产品的服务。同年12月19日,赵女士又花费10000元购买了一卡通美容卡,工作人员没有给付其交款凭证,仅交给其一张一卡通卡片,该卡片由赵女士和该美容中心工作人员孟某签名。2008年3月14日,赵女士在美容师推荐下又花费9800元购买了钻石卡,美容中心向赵女士出具了《钻石卡服务协议》,赵女士在协议甲方处签字,乙方处盖有陕西柔婷工贸有限公司北京第二分公司公章,美容中心未给赵女士出具交款凭证,仅交给其一张钻石会员卡,该卡由赵女士和该美容中心工作人员孟某签名
    2023-04-24
    220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词条

    消费者应当是公民为生活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如果消费的目的是用于生产,则不属于消费者范畴。 国家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体现在法律规范上,即国家通过立法形式,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对经营者的活动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约束,偏重其义务规范,对消费者偏重... 更多>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消费者什么情况可以获赔双倍价款,什么情况获10倍赔偿?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根据上述规
    • 家具经营者伪造产地误导消费者购买的,消费者可以获得双倍赔偿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5
      家具经营者伪造产地误导消费者购买的,应该双倍返还消费者的购物款,同时要接受行政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家具经营者伪造产地、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购买的行为已经构成欺诈,消费者有权主张家具经营者双倍赔偿。同时伪造产地的行为,也会因违法而面临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 消费者权益买卖双方发货时间,消费者权益买卖发货时间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20
      对于消费者权益法时间损害法律的有关规定,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的人身损害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的损害,也包括人身自由、人格尊严等人格权的损害。例如,消费者因购买、使用经营者提供的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或者服务导致死亡、伤残;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遭到漫骂、污辱;消费者的身体被搜查;消费者的个人秘密、个人信息被非法公开或者提供给他人,消费者的民族习惯没有得到尊重;
    • 买房不交货过户怎么写双倍返还协议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31
      逾期未交付房屋2014年6月7日,薛某与林某在无锡某房地产中介公司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约定薛某将自己的房屋以100万余元的价格卖给林某。合同签订当日林某交付定金5万元,约定首付款过户当日支付,50万元由中介公司代办10年商业贷款,待房屋过户手续办理完毕且房屋所有权证下发后5个工作日内交付给薛某。另外,合同还约定了逾期交房、逾期办理过户手续等的违约责任。次月30日,林某以特快专递方式向薛某发函,要求
    • 消费者知假买假真的能得到双倍赔偿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1-10-14
      知假买假者是可以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获得双倍赔偿的,且《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并没有明确规定知假买假属于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