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为母守灵每天收费千元法院指违公序良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08:36:57 364 人看过

儿子为母守灵每天收费1000元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海市民徐阿婆的儿孙们为她的遗产打起了官司,在诉讼中,三儿子居然提出要求按每日1000元的标准收取守灵费。3日,上海杨浦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三儿子的这一要求有违公序良俗,不予支持。

徐阿婆生前共生育3个儿子。徐阿婆于2005年3月1日去世,在她去世之前,长子和次子已经去世。徐阿婆在世时,恰逢所在农村搞城市化转型,为此,她曾领到村里发放的一笔资产处置费共计40066.22元。就为这4万多元的处置费,二儿子的两个儿子提起了继承诉讼,要求对徐阿婆的三儿子夏先生保管的这笔费用进行分割。

夏先生辩称,此款大部分用于母亲后事,此外他为母亲守灵10天,应按每天1000元的标准收费,目前可供继承的遗产仅有2141元。

对于夏先生所称按每日1000元标准收取守灵费,法院认为,子女为母亲守灵,属于晚辈对长辈寄托哀思的方式,要求从遗产中支付费用,不符合公序良俗,法院不予支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4: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继承诉讼相关文章
  • 嫖娼是否违反公序良俗?
    嫖娼属于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标准:1、嫖娼的是幼女而且明知涉嫌强奸罪行为人明知是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以强奸罪定罪处罚;2、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卖淫、嫖娼的涉嫌故意传播性病罪。传播性病罪,是指明知自己患有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而又卖淫、嫖娼的行为。嫖娼是刑事拘留还是治安拘留仅仅嫖娼行为拘留属于治安拘留,若嫖娼的同时存在其他犯罪情节的,构成犯罪的拘留属于刑事拘留。一、嫖娼无其他情形,属于违法行为,会被处以治安拘留,具体如下:1、对卖淫嫖娼者,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2、对具有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卖淫嫖娼、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初次卖淫嫖娼、因生活所迫初次卖淫等属于“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3、对卖淫嫖娼人员,除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外,可以依法予以收容教育;4、对具有已满16周岁不满18
    2023-07-05
    412人看过
  • 请托债务有违公序良俗
    顾某与赵某系朋友关系,顾某委托赵某为其女儿上大学帮忙。顾某按赵某所说,将10000元请托款于2011年上半年汇入柏某银行账户,后又委托朋友付给赵某20000元请托款。应顾某要求,赵某向顾某后补借据一份,载明:借到顾某人民币叁万元整。据30000-今借人:赵某2011.8.14。法院审理后认为,综合款项的交付时间、交付方式过程与顾某女儿入学时间、顾某为女儿入学确向赵某请托等事实相吻合,再结合顾某对该笔债权的处理方式,足以认定该笔借款实为顾某交付赵某用于请托他人为其女儿上大学之用。双方就此形成的债权债务有违社会公序良俗,不应认定合法有效。法院遂驳回顾某的诉讼请求。民间借贷案件中,有些借条、借据字面上反映的是借贷关系,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真实合法的借贷事实,而是由某些其他基础关系引起的转化型借贷关系。对该类案件,应具体分析其基础关系而依法认定其效力。对于合法的请托,按照委托合同关系处理;对于涉及权钱
    2023-06-08
    66人看过
  • 公证遗嘱违背公序良俗吗
    公证遗嘱不会违背公序良俗,因为违背公序良俗的遗嘱无法进行公证。公证遗嘱的受理条件1、是否属于本公证处受理范围;2、遗嘱人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遗嘱人意思表示是否真实,遗嘱处分的财产是否属于遗嘱人所有;4、遗嘱内容是否违法或者违背公序良俗;5、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是否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公证遗嘱的介绍公证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订立并经公证机关公证的遗嘱。遗嘱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作出个人处分,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这种处分行为就是遗嘱。遗嘱人订立遗嘱的方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等,其中以公证遗嘱的证明力最高。具体内容如下:(一)遗嘱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二)遗嘱处分的财产状况(名称、数量、所在地点以及是否共有、抵押等);(三)对财产和其他事务的具体处理意见;(四)有遗嘱执行人的,应当写明执行人的姓名
    2023-06-18
    439人看过
  • 社会公序良俗包括哪些行为,公序良俗的原则怎么分类
    社会公序良俗包括遵守公共秩序,符合良好社会风尚的行为。公序良俗的原则可以分为国家和民族的公理秩序、传统的良好风俗与生活习惯、个人人格尊严、家庭之间的人文伦理准则等等。一、社会公序良俗包括哪些行为社会公序良俗包括一切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的行为。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类型主要有十类。中国学者从了学理上概括违反公序良俗的类型有:1.危害国家公共秩序类型。2.危害家庭关系类型。3.违反性道德行为类型。4.射幸(侥幸)行为类型。5.违反人权和人格尊严类型。6.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类型。7.违反公平竞争行为类型。8.违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类型。9.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类型。10.暴力行为类型。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二、公序良俗的原则怎么分类公序良俗的原则分为:一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公理秩序;二是传统的善良风俗与生活习惯;三是人人之间的人格尊严;四是家族血亲纽带和小家庭成员关系之间维护的人文伦理准则
    2023-07-25
    252人看过
  • 公序良俗的法律相关
    法律综合知识
    一、公序良俗的法律相关与法律强制性规则的关系。公序良俗原则,一方面是指民事主体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时,在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则的条件下,可以以及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善良的风俗习惯进行民事行为;另一方面,民事纠纷的仲裁者在法律规定不足或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可以运用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与善良风俗习惯处理纠纷。根据公序良俗原则,民事法律制度对民事主体权利行使作出必须的法律限制性规定,加上公认的道德规范,就形成了系统性的公序良俗。法院在判断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时,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首先是确认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相应的公序良俗,即查明公序良俗的内容;其次是认定系争法律行为是否违反公序良俗。二、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
    2023-06-28
    325人看过
  • 《民法典》中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
    一、《民法典》中的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反各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公共秩序和善良习俗。公序良俗原则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遵德准则,它可以弥补法律禁止性观定的不足。公序良俗是建设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社会士义法治与德治建设水准的重要标志。公民在进行民事活动时既要遵守法律的规定,又要符合道德的要求。二、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公序良俗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三、公序良俗原则是社会基础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
    2023-04-30
    419人看过
  • 社会公序良俗包含什么,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
    社会公序良俗包含了三种,分别是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风尚,可以参照我国民法典的相关内容。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有完善法律内容的功能、利益衡平的功能和社会功能。一、社会公序良俗包含什么社会公序良俗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良好的社会风尚。公共秩序,是指社会的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公序良俗,就是一般的道德观念或良好的道德风尚,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广泛,在民事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二、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公序良俗原则的功能如下:1.完善法律内容的功能公序良俗原则是作为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对于解释、补充法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利益衡平的功能作为自律的道德规范,公序良俗原则仅仅依靠人们的良心来自律,从而达到利益的平衡。在市场交易中理想的形态是:各方当事人都从交易中获益,也就
    2023-07-28
    259人看过
  • 法律公序良俗什么意思
    一、法律公序良俗什么意思公序,指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良俗,指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道德。中国现行法因受前苏联的影响,未使用公序良俗等字样,而以“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来表达出同样的精神。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一方面,限制私权,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另一方面,授予法官自由裁量权,法官可直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进行裁决。因此,各国都将公序良俗等道德引入民法中,成为近现代民法的重要原则。二、公序良俗的相关法律是什么《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姓名权】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八条【守法与公序良俗原则】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
    2023-04-24
    126人看过
  • 什么是公序良俗以及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
    一、什么是公序良俗以及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公序良俗,作为法律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1.关于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它主要适用于民事法律关系中涉及道德、伦理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事项。2.在民事合同关系中,如果合同内容违反公序良俗原则,那么该合同将被认定为无效。3.在侵权行为、物权关系等领域,公序良俗原则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公序良俗的情形1.危害国家公序型:如以从事犯罪为内容的合同。2.危害家庭关系型:如减轻法定抚养义务的协议。3.违反道德型:如以性行为获取借款的对价。4.射幸行为型:如赌博。5.违反人权型:如过分限制人身自由换取借款。6.限制经济自由型:如利用相互借款扩大资金实力以分割、垄断市场。7.违反消费者保护型:如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8.违反劳动者保护型:如违反劳动保障法规等行为的期限。9.违反公平竞争型
    2024-03-25
    415人看过
  • 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什么是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是民事活动,只有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包括政治国家秩序,社会善良风俗习惯,家庭道德关系准则等。一、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公序良俗原则的适用范围限定为民事活动,但并非所有的民事行为都适用公序良俗,只有民事法律行为才可以适用。二、什么是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是指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的一般利益(如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和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在从事民事活动时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一方面是指民事主体在参与民事法律关系时,在不违背法律强制性规则的条件下,可以以及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和善良的风俗习惯进行民事行为;另一方面,民事纠纷的仲裁者在法律规定不足或不违背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条件下,可以运用公共秩序的一般要求与善良风俗习惯处理纠纷。根据公序良俗原则,民事法律
    2023-07-28
    441人看过
  • 公序良俗怎么解释
    法律综合知识
    公序良俗的解释是公序指的是社会的利益,而良俗指的是道德观念和道德风尚。公序良俗的内容有政治国家的公序、人格尊严、家庭道德关系、社会善良风俗习惯等。一、公序良俗怎么解释公序良俗的解释是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公序良俗是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中国澳门和台湾地区民法典中使用的概念。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民事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二、公序良俗的内容有哪些1.政治国家公序;2.市民社会善良风俗习惯;3.他人人格尊严;4.家庭道德关系准则;5.其他公序良俗。三、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属于无效的法律行为,任何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宣告该行为无效。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
    2023-07-18
    75人看过
  • 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意思,公序良俗的内容有哪些
    公序良俗原则就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我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能违背法律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的内容包括政治国家公序、市民社会善良风俗习惯等内容。一、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缩写,我国《民法典》第8条明文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故而正式确定了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起源于罗马法,被法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我国澳门和台湾地区民法所沿用。在德国民法中,与公序良俗相当的概念是善良风俗。在英美法中,与此类似的概念则是公共政策。公序良俗原则的作用主要是填补法律漏洞,克服法律局限性。二、公序良俗的内容有哪些公序良俗的内容大致包括:1.政治国家公序;2.市民社会善良风俗习惯;3.他人人格尊严;4.家庭道德关系准则;5.其他公序良俗。三、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不违背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
    2023-07-06
    327人看过
  • 社会公序良俗中包含哪些行为?
    公序良俗,即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即社会一般利益,包括国家利益、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良俗,即一般道德观念或良好道德风尚,包括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和社会良好风尚。公序良俗是法国、日本、意大利等大陆法系国家以及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地区民法典中使用的概念。公序良俗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民事审判中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公序良俗规定原因民法之所以需要规定公序良俗原则,是因为立法当时不可能预见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做出详尽的禁止性规定,故设立公序良俗原则,以弥补禁止性规定之不足。公序良俗原则包含了法官自由裁量的因素,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因而能处理现代市场经济中发生的各种新问题,在确保国家一般利益、社会道德秩序,以及协调各种利益冲突、保护弱者、维护社会正义等方面发挥极为重要的机能。当遇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和社会道德秩序的行为,而又缺乏相应的禁止性法律规
    2023-07-06
    413人看过
  • 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吗
    一、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论公序良俗原则的司法适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公序良俗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适用。在我国,民事判决的依据主要来自于成文的法律法规。在司法实践中,成文法虽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2.公序良俗原则在商法中的适用。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大规模的商业信用对公序良俗原则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商法中充分施展其功能和效用。3.公序良俗原则在保险法中的适用。二、公序良俗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吗公序良俗属于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民法典共有六个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和绿色原则。《民法典》第八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三、民法典基本原则有哪些民法典基本原则有:1.平等原则。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2.自愿
    2023-05-06
    168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继承诉讼是指当遗产分配引起争议时,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诉讼程序。遗产继承诉讼程序为: 1、整理资料和证据; 2、书写和递交起诉状; 3、立案通过后,法院会发送传票,传票中会记载开庭的时间以及原告提供的各项起诉材料,供由被告参考并提出质证意见;... 更多>

    #继承诉讼
    相关咨询
    • 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3-10-1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国家的法制完善,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我们不止遵守法律还要用道德层面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么? 一、违背公序良俗犯法么 违背公序良俗法律并未出台明确的处罚标准。但是我国现在已是法制社会,而且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对公权来说,法无规定即禁止。不论目的再正当,都不能以违法的手段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方式治理社会。否则,就是公权部门堂而皇之地纵容和鼓励公众违法,带来的后果可想而知
    • 赌博违背公序良俗吗
      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07
      一、赌博违背公序良俗吗 赌博属于违背公序良俗,公序良俗是现代民法不可缺少的法律原则之一,它贯穿在民事立法、司法等活动的始终,对全部民事法律制度及法律规范起着指导、统领作用,是制定、解释、研究民法的出发点和重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积极意义在于,可以弥补现行法律规定的缺陷和不足,协调各种利益冲突,我国《民法典》首次将不违背公序良俗明确为民法的基本原则,对我国立法、司法、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必将发挥
    • 有哪些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
      湖南在线咨询 2023-12-21
      在民事活动中,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于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 公序良俗原则是什么?公序良俗的基本原则
      西藏在线咨询 2021-09-05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两个慨念构成的,要求民事主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循社会主体成员所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这项原则还有一种含义,凡违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通过上述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民法典》第三十三条的内容已经有所了解。
    • 社会公序良俗包括哪些行为
      天津在线咨询 2024-04-21
      社会公序良俗包括:1、危害国家公共秩序类型;2、危害家庭关系类型;3、违反性道德行为类型;4、射幸行为类型;5、违反人权和人格尊严类型;6、限制经济自由的行为类型;7、违反公平竞争行为类型;8、违反消费者保护的行为类型;9、违反劳动者保护的行为类型;10、暴利行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