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人身伤亡损害赔偿案件中,存在著赔偿标准过低,精神损害赔偿数额不确定等情况,尤其是精神损害赔偿,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有的不赔,有的赔多,有的赔少,差距甚大。并且精神损害赔偿这一概念不尽准确,因为在侵害生命健康权的情况中,受害人亦会产生肉体之痛苦,应同属非财产上损害。采慰抚金一词为妥。慰抚金者,指系就权益被侵害所生非财产上损害(即精神肉体痛苦),所支付之相当数额之金钱,旨在填补被害人所受之损害及慰抚其痛苦。慰抚金的外延比精神损害赔偿要广。同时,精神损害赔偿,仅适用于公民的名誉权、肖像权等受到侵害时的情形。因此需要在立法上对慰抚金的范围扩大到所有人身权受侵害的场合并采取强制性法律规范;提高伤亡赔偿标准,尤其是致人死亡的侵权行为。在这一方面,我国立法已迈出重要的一步,广东省最近就立法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最低限额一万元。
增加其他民法保护手段。从国外立法例来看,譬如法国民法典第九条明确规定:任何人都享有其私生活受到尊重的权利。在不影响到所受损害得到赔偿的情况下,法官得采取各种措施,诸如对有争议的财产实行保管、查封或其他便于制止或导致阻止对私生活秘密的侵害的办法,在紧急情况下,得按照紧急诉讼程序决定采取这些措施。采用诉前保全的手段,及时地制止侵害,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就不影响到所受损害得到赔偿这一规定而言,第九条表明它并不取代其它民事责任成立的司法实践
这就是说,对侵害隐私权的侵权行为,法官得采取诉讼上的措施,制止侵权行为,但侵权行为造成实际损害的,侵权行为人仍应承担民事责任。笔者认为,紧急情况下,还应允许公民私力救济,但不应造成较大的损失,超过必要的限度。
-
人身自由权法律如何保护
365人看过
-
如何用好法律手段,保护土地流转权
61人看过
-
如何保护法官不被人身侵权?
342人看过
-
人身安全保护令包括哪些手段
319人看过
-
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肖像权
336人看过
-
男方威胁净身出户,如何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402人看过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
农民工遇到拖欠工资时,如何运用公证手段保护自身合法权益?浙江在线咨询 2023-06-12当农民工遭遇工资拖欠时,可及时向公证机关申请对双方业已存在的劳动关系、劳动时间、劳动量以及劳动报酬等方面的证据予以保全。农民工还可以申请公证机关证明双方无疑义的有关报酬协议有强制执行的效力。
-
法律是如何保护人身权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11-131.法律上保护人身权的方式有民事制裁、刑事制裁、行政制裁。人身权是指与人身相联系或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亦称人身非财产权。 2.人格权是指民事主体基于其法律人格而享有的、以人格利益为客体、为维护其独立人格所必需的权利。人格权又包括具体人格权和一般人格权。具体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信用权。
-
-
论述民法保护人身权有何意义?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30第一,自生物物种角度而言,人身权制度保护、确立民事主体的人身权不受侵犯,为人类的繁衍和延续提供了前提条件。否则,人与人之间相互残杀或者损害健康等,人类作为生物物种之一,则难以健康发展。第二,保护基本人权的需要。各项具体人身权是人所共享的基本人权在民法领域的体现。如生存权是首要人权,生存权有赖于生命权和健康权的拥有并得到严格的保护。第三,保护人格尊严的需要。《宪法》第38条宣称"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
民警违法办案如何处理,可以通过法律的手段维护权益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3-03-2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起诉警察违法办案相关条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