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盖车牌肇事逃逸导致人死亡的是什么罪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1 17:50:18 297 人看过

掩盖车牌肇事逃逸导致人死亡的这种情况还是属于交通肇事罪。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交通肇事罪与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过失损坏交通设施罪,在主观方面都出于过失;在客观方面,都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危害了公共安全。但它们是不同性质的犯罪,应严格划清它们之间的界限。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案件具体分析,刑罚中规定交通肇事罪第一种情况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种情况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三种情况是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这只是刑罚中笼统的规定,至于到具体案件,就需要具体分析,才能有比较明确的量刑标准。2016交通肇事罪量刑标准:下列行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2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死亡三人以上;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三十万元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

(3)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4)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

(5)严重超载驾驶的;

(6)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下列行为之一,视为“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2负事故同等责任的:死亡六人以上;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在六十万元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且无能力赔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3日 09: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车牌相关文章
  • 怎么处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判处三到七年,如果是因逃逸延误救治导致死亡的判处七到十五年。一、肇事后逃逸怎么处罚肇事逃逸的,将承担全部责任,不构成犯罪的,依照规定处以罚款200到2000元,可以并处15天以下拘留。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的判处大于等于三年小于七年的有期徒刑,如果由于逃逸造成当事人死亡的,判处大于七年的有期徒刑。且被吊销驾驶证,终身不能考。二、交通事故顶罪如何处理交通事故顶罪的处理:1、顶罪者和肇事者应受到处罚。判处三年至七年有期徒刑;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3、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4、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有期徒刑七年以上。三、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应判几年如果是肇事行为直接导致被害人死亡,且肇事者负事故全部责任或者主要责任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2023-06-25
    65人看过
  • 男子深夜肇事逃逸致伤者死亡,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少年
    此前在河南邓州市某乡村道路上发生一起肇事逃逸案件,这是一辆白色轿车和摩托车的相撞事故,摩托车附近有一名男子仰面躺倒在那里,现场有大量血迹。因肇事者逃逸,未对其及时得到救助,伤者多处骨折,怒脑损伤,最终出血过多而死亡。警方通过死者留在现场的手机,落实了死者身份。死者刘某国,当天正好是其60岁生日,摩托车后座朋友送给的蛋糕散落一地。家属为死者的遭遇伤痛欲绝。经调查,肇事司机疲劳驾驶,超速且逆向行驶,经过民警的不懈努力,最后确定了肇事司机李某。令人大吃一惊的是,死者竟然是李某父亲。交警用短信与李某联系,事故发生24小时后,李某短信回信。最终,其母亲和姐姐为其出具了谅解书,肇事者李某也得到了相应的法律惩戒。一、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少年?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需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
    2023-02-25
    347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具体罪过有什么样的
    一、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具体罪过有什么样的逃逸致人死亡的罪过形式有:肇事者有救助能力;行为人肇事致人受伤后,有不救助被害人的逃逸行为;行为人具有逃避法律追究或救助义务的主观目的;逃逸行为使得被害人死亡;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产生行为人救助被害人、听候处理的义务。《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后的处理方式是什么样的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在现场的其他人当事人或者目击者应当报警处理,等待警方对现场进行勘察并作出责任认定;然后死者的家属可以根据责任认定的情况要求逃逸方承担事故的赔偿责任。如果逃逸一方负事故主要或者全部责任,或者负事故同等责任,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在三人以上
    2024-01-26
    369人看过
  • 肇事逃逸导致死亡赔偿金有什么规定
    肇事逃逸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医疗费用,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一、车撞死人对方全责我该怎么赔偿?如果肇事车辆有购买保险,可以将肇事车辆车主、司机和购买保险的保险公司一起起诉进来。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
    2023-06-26
    494人看过
  • 未成年人肇事逃逸致人死亡?
    未成年人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罚如下:一般来说,满16周岁未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交通肇事逃逸,如果致人重伤以上就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处罚。同时还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2024-05-12
    282人看过
  • 交通肇事致人当场死亡之后逃逸算不算逃逸致人死亡
    一、交通肇事致人当场死亡之后逃逸算不算逃逸致人死亡1、二者在刑法处理上的区别。根据刑法第133条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2、关于交通肇后逃逸的问题。所谓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的主要责任者逃离肇事现场,没有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帮助救护受伤人员,采取防止损失扩大的必要措施。肇后逃逸行为不仅破坏了交通事故的现场,往往还使得在肇事中受伤的人员得不到及时的救护以致伤重死亡,还会使本可以避免的损失因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以致使公私财产的损失扩大。交通肇事后的逃逸行为是一种事后行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的大小,但逃逸行为不能作为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在有证据认定行为人的肇事行为并不构成犯罪的前提下,即使行为人有逃逸这一情节,也不能认定该交通肇事行为就构成了犯罪。根据刑法第133条
    2023-06-08
    481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有期徒刑么
    根据《解释》,“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刑法理论上对“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形成了诸多不同的观点。本书认为,“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心理态度应限于过失,因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犯罪,为保持犯罪构成的纯洁性,其加重构成的心理态度也应是过失。故《解释》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232条、第234条第2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在当代社会,不论是遇到什么样的一个事故,都应当要自己承担一定的责任,比如说交通肇事的话,千万不能够逃跑,否则的话,不仅仅面临的是一个行政责任还有就是刑事方面的一个罚金规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案件的处理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
    2023-08-15
    476人看过
  • 什么是逃逸致人死亡?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成立条件有:被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被害人的死亡除交通行为导致外未介入其它的因果关系和条件;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肇事逃逸致人死亡什么处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2023-08-09
    214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过失杀人吗
    一、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过失杀人吗倘若因其交通意外导致人员伤亡事件,若被判定为交通肇事罪之范畴,则不视为过失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过失致人死亡罪”乃指,行为人因疏忽大意且未曾预见或已经预见到尚且轻信可避而未能避免的情况下,夺去他人生命权的犯罪行为。此种罪行涵盖了非故意而疏忽大意导致人员死亡以及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这两种情况。《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能取保候审吗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取保候审。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之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
    2024-07-08
    249人看过
  • 导致人死亡的逃逸肇事者会被怎样惩罚
    一、导致人死亡的逃逸肇事者会被怎样惩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要赔偿死者家属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肇事逃逸后对方不赔偿怎么办肇事逃逸对方不赔偿可以起诉,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对方拒绝赔偿的,可以根据交警所认定的事故责任,依法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如果对方是机动车的,则可以同时起诉对方和对方的保险公司要求赔偿。搜集对方财产线索,到法院起诉。建议伤者一方保存好治疗过程中产生一切经济损失的票据,待伤情稳定后通过诉讼方式解
    2023-09-28
    480人看过
  • 肇事逃逸认定的标准致人死亡
    一、肇事逃逸认定的标准致人死亡肇事逃逸认定的标准致人死亡如下: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2.被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3.被害人死亡是由于逃逸行为而造成的,被害人的死亡除交通行为导致外,未介入其它的因果关系和条件。二、交通肇事逃逸致人受伤怎样赔偿交通肇事逃逸致人受伤的赔偿是: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财产损失的,赔偿实际造成的损失数额。三、肇事逃逸会扣车吗肇事逃逸会扣车的,案件处理完以后则无权再进行扣留。案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发协查通报、向社会公告等方式要求协查、举报交通肇事逃逸车辆或者侦破线索。交通逃逸事故扣车最多是三十天,但事故受
    2023-05-22
    183人看过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解释
    一、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解释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司法解释主要表现在刑法当中:《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二、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坐牢还用赔偿吗肇事逃逸后,涉嫌交通肇事罪应追究刑事责任,如自首可从轻处罚。还应赔偿经济损失。《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里要注意对“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
    2023-06-19
    288人看过
  • 酒后驾车致人死亡逃逸什么罪
    一、酒后驾车致人死亡逃逸什么罪交通肇事逃逸是指行为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醉酒驾驶逃逸致人死亡会被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承担损害赔偿。《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处罚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所谓交通肇事逃逸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
    2023-04-26
    292人看过
  • 逃逸肇事导致死亡的判刑规定是怎样的
    从立法技术上看,交通肇事罪共分为三个罪刑阶段其一: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二: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若因交通肇事致人死亡会怎么判刑?(一)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二)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1)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
    2023-07-05
    234人看过
换一批
#办事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车牌
    词条

    车牌俗称牌照,也指车辆号牌,是分别悬挂在车子前后的板材,通常使用的材质是铝、铁皮、塑料或纸质,在上面刻印车子的登记号码、登记地区或其他的相关信息。 车牌是对各车辆的编号与信息登记,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车牌可以知道该车辆的所属地区,也可根据车牌查... 更多>

    #车牌
    相关咨询
    •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致人死亡无牌肇事司机构成犯罪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2-08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致对方一死一伤无牌,已经涉嫌交通肇事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成立都必须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所以,我们仍用犯罪构成的四要件说来阐述交通
    • 肇事逃逸未导致人死亡,车没有保险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0
      酒驾肇事逃逸未导致人死亡,如果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肇事司机承担主要以上在,涉嫌危险驾驶罪,应当判处六个月以下拘役。
    •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要如何定罪,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怎么定罪,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5-06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相关点: 1、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逃逸致人死亡有两点: 1、逃逸是指为了逃避法律制裁的逃逸,如果离开现场向公安机关自首等不是为了逃避制裁的,不是逃逸。 2、必须是因为逃逸的原因导致人的死亡
    • 汽车肇事逃逸为什么会导致受害者死亡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6-29
      因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和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区别
      山西在线咨询 2024-08-23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根据刑法“谦抑原则”及“罪刑法定原则”,在有关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前提下,将交通肇事人逃逸后因其他外力作用而导致受害人死亡的情形也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是不符合刑法的本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