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走向犯罪的原因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14 17:52:24 189 人看过

不良动机是产生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凡违背禁止性规范的动机均为不良动机,它可以诱发很多犯罪,成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在动力,如经不住金钱诱惑的拜金主义会产生贪污、贿赂等犯罪,不劳而获、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可以诱惑青少年去盗窃、抢劫,同态复仇的报复心理可以导致去杀害、伤害别人,不良气习如赌博、吸毒等均可以引发大量刑事案件的发生。

一、室友打呼噜太大声直接砍死判刑多少年

室友打呼噜太大声直接砍死,可能判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严重的,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故意杀人罪,情节严重的情况具体如下:

1、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

2、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

3、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

4、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

5、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

针对于故意杀人罪,我国社会对犯罪行为进行严厉处罚的,因为这侵害人的最基本的生命权。

二、故意杀人罪怎么处罚

1、犯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10年以上有期徒刑。属于情节严重的,应当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

如出于图财、奸淫、对正义行为进行报复、毁灭罪证、嫁祸他人、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等卑劣动机而杀人;利用烈火焚烧、长期冻饿、逐渐肢解等极端残酷的手段杀人;杀害特定对象如与之朝夕相处的亲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知名人士等,造成社会强烈震动、影响恶劣的杀人;产生诸如多人死亡,导致被害人亲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的杀人;民愤极大如犯罪人恶贯满盈,群众强烈要求处死的故意杀人;等等。

2、犯故意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刑。根据司法实践,主要包括:

(1)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

(2)义愤杀人,即被害人恶贯满盈,其行为已达到让人难以忍受的程度而其私自处死,一般是父母对于不义的儿子实施这种行为;

(3)激情杀人,即本无任何杀人故意,但在被害人的刺激、挑逗下而失去理智,失控而将他人杀死,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其一,必须是因被害人严重过错而引起行为人的情绪强烈波动;其二,行为人在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一时失去理智,丧失或减弱了自己的辨认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其三,必须是在激愤的精神状态下当场实施。

(4)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5)帮助他人自杀的杀人;

(6)生母溺婴,即出于无力抚养、顾及脸面等不太恶劣的主观动机而将亲生婴儿杀死。如果是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作怪,发现所生的是女儿而加以溺杀的,其主观动机极为卑劣,则不能以故意杀人罪的情节较轻情况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5日 12: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婚姻自由相关文章
  • 青少年累犯增多原因及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现如今,青少年累犯问题也成为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释放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属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除外。以笔者所在法院为例2005年到2009年间共受理青少年犯罪案件57件,其中属于青少年累犯的案件数量为16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28%。笔者通过对这五年来此类案件的调查分析,拟对青少年累犯问题作如下分析。一、导致青少年累犯急剧增加的原因(一)社会接纳度低。青少年刑满释放后,在受到外部不良刺激时,很容易产生感情冲动,极易再次走上犯罪道路。由于犯罪的“劣迹”
    2023-06-11
    152人看过
  • 农村青少年犯罪原因具体有什么呢
    农村青少年犯罪原因有:1、社会环境的污染,使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2、自身素质不高,认知能力不足,是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3、家庭教育的误区,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澜;4、学校教育的失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温床。简析农村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预防、挽救对策青少年一代肩负着促进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社会进步的责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军和后备军,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我国绝大部分青少年生活在农村,而当前突出显现的农村在校青少年犯罪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人民生活工作的安定和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据一份句容市人民法院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审结未成人年刑事案件有35件80人,数字表明:其中盗窃22件38人;强奸1件1人;抢劫7件19人;聚众斗殴2件12人;故意伤害1件1人;寻衅滋事2件9人。现对这80名少年犯的基本特点,犯罪原因等加以剖析,分析显示农村青少年案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在校学生或是
    2023-07-27
    465人看过
  •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主客观分析
    青少年犯罪的主客观原因有以下几种:1、家庭教育的误区,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澜;2、学校教育的失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温床;3、社会环境的污染,使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4、自身素质不高,认知能力不足,是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一)国家必须承担起责任主体的责任作为公权力的代理人,国家是应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负责的责任主体,因为它掌握了国家的所有资源,只有它有条件也应该为此负责,因此,作为责任主体的国家应当:1、具有明确可行的立法首先应该修改完善青少年立法,建立一个全面的青少年立法体系。其次要明确立法的主旨。从反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角度出发,青少年立法的基本理念应是对青少年进行保护,保障他们健康成长2、建立立强大严明的执法力量这是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组织保障。目前很多的执法部门对青少年涉足游戏厅、迪吧、夜总会等不宜场所该管的事不管,甚至参与包庇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社会环境恶化,违法犯罪大
    2023-07-09
    175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有关法制的完善
    通州市检察院近两年来共受理各类青少年犯罪案件134件219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26件185人。从所办理的这些青少年犯罪案件看,青少年犯罪具有其特殊性:一是组织结构的团伙性和犯罪结合的偶合性。从组织结构看,一般都是临时纠合,时聚时散性的,而且这种组合往往是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团伙性犯罪,这与有组织有策划的团伙性犯罪有所区别,这种偶然性的纠合也往往随着一个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二是犯罪故意的突发性和犯罪手段的残忍性。青少年犯罪一般没有事前的充分考虑和酝酿过程,没有预谋,而往往只要受到某种影响和刺激,一时冲动,就可能立即萌生犯意,突发犯罪;而且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计后果,从而酿成恶性犯罪。三是犯罪动机的单一性和犯罪目的的荒诞性。青少年犯罪的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猎奇,对照模仿;其目的往往是好奇好玩或争强好胜。他们有的是简单地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和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现实社会新近发生的一些
    2023-08-08
    275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贫困正在成为青少年财产型犯罪的重要因素
    从近年来的刑事犯罪案件看,因为贫困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仅以某县法院为例,去年就为9起因请不起辩护人的盗窃案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所审结的盗窃案件中,92%以上的被告人家庭都非常的贫困;有的甚至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完全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这类犯罪一般情况下改造起来也非常困难。因为人们常说仓禀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廉耻。当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无法具备的时候,不要说是未成年的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往往会不择手段。财产型青少年犯罪,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犯罪主体以农村青少年为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以及教育费用的猛增,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也加入到了打工者的行列。但这些初来乍到的打工者,一方面由于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往往很难在城市立足;另一方面,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又极具诱惑力。因此,他们总是不惜一切手段也要挤身在城市,最终到了山穷水尽时,则铤而走险,甚至以身试
    2023-06-11
    112人看过
  • 青少年因盗窃犯罪判多久
    1、如果犯盗窃罪的未成年人未满16周岁的,一般不会被判刑。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盗窃500-2000以上的是可以给予刑事处罚的,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
    2024-05-02
    408人看过
  • 最新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注意什么?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如下:1、家庭结构残缺,缺乏父爱或母爱导致的孤僻、脆弱、自卑或过强的自尊心理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直线上升,伴随而来的是单亲家庭少年成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概率增大。如钱某故意杀人(未遂)案,在对其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访谈时,他对自己作生活自理能力、自我认识能力、有效交流能力、处理情绪能力、和谐关系能力等9项能力的自我评价时,所打的分数偏低,可以看出他的自卑心理。2、心理脆弱、偏执、逆反心理重家庭结构健全而教育方法不当,导致青少年存在不良心理。(1)父母的纵容溺爱使子女容易养成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以我为中心,专横霸道,缺乏责任感,社交协调能力差等心理。而对子女不加管教自由放任,包庇纵容,容易使他们产生孤僻、冷漠、放荡不羁、狂傲自负等不良心理,常常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满,易和他人发生争执冲突,一旦被坏人教唆就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2)父母的教育观念偏差,教育方式方法
    2023-03-15
    296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问题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家庭对于儿童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少年社会化是否顺利,取决于家庭对少年如何影响而定。对于问题家庭,不仅无法将儿童社会化,反而将其引上犯罪道路。问题家庭对子女的不良影响各有不同,根据审判案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缺陷家庭。指父母双亡、有父无母、有母无父,以致无人管教或只有父母一方管教少年,发生管教不周的情况。江阴籍青年景某,还在襁褓中时父母即因性格不和离婚,父亲将其带回江阴交给自己的父母养育,成长期间,由于父亲的阻挠,母子从未见过面。景某的父亲从事商贸工作,没有再婚,不常回家。景某14岁弃学,15岁与父亲到无锡生活,期间不断将家中财物变卖,钱款用于上网游戏,17岁犯抢劫罪被判刑,18岁释放,家中财物几乎被他卖空,19岁组织一个抢劫团伙,大肆作案。2、贫困家庭。因贫穷,父母忙于就业生计,致使子女无人管教。又因家庭贫困,使子女正当要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少年在失望之余,可能会以不法手段解决满足自己的需
    2023-06-11
    360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财产型犯罪因素是贫困
    从刑事犯罪案件看,因为贫困而导致的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仅以某县法院为例,一年就为9起因请不起辩护人的盗窃案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所审结的盗窃案件中,92%以上的被告人家庭都非常的贫困;有的甚至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完全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这类犯罪一般情况下改造起来也非常困难。因为人们常说仓禀实而知礼义,衣食足而知廉耻。当最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无法具备的时候,不要说是未成年的孩子,就是成年人也往往会不择手段。财产型青少年犯罪,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犯罪主体以农村青少年为主。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以及教育费用的猛增,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少年,也加入到了打工者的行列。但这些初来乍到的打工者,一方面由于缺乏生存的基本技能,往往很难在城市立足;另一方面,城市多姿多彩的生活对他们又极具诱惑力。因此,他们总是不惜一切手段也要挤身在城市,最终到了山穷水尽时,则铤而走险,甚至以身试法。还有
    2023-04-25
    342人看过
  • 哪些因素使青少年容易犯罪?
    少年容易犯罪的原因有如下内容:1、家庭教育的误区,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澜;2、学校教育的失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温床;3、社会环境的污染,使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4、自身素质不高,认知能力不足,是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另外青少年由于思维尚不成熟及社会经验的不丰富,容易成为成人犯罪时控制的对象,并且青少年由于对好坏的识别能力差,在作案时处于一种死心塌地的从属地位。农村青少年犯罪原因具体有什么呢农村青少年犯罪原因有:1、社会环境的污染,使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2、自身素质不高,认知能力不足,是青少年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3、家庭教育的误区,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澜;4、学校教育的失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温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
    2023-07-11
    247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分析
    1.加大农村法制宣传力度、改善农村中小学校的教育管理方式。当前的一些农村中小学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唯分数论”观念,对成绩不好、德行一般的学生疏于管理,可以说农村青少年犯罪在学校阶段就埋下了伏笔。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方式改革力度,确立素质教育的观念,摒弃唯分数论的错误思想,让青少年在学校阶段得以健康成长。同时,在校外,还应当加大农村的法制宣传力度,可采取发放宣传资料、设立宣传栏、法制教育广播等多种形式,帮助农村群众增强法制观。2.建立农村基层组织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村委会等农村基层组织,把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体系,与经济利益挂钩,实行一票否决,提高村干部对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的积极性。公检法等部门要积极同农村基层组织联系,及时沟通了解治安情况,指导开展法律宣传,共同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3.加强对农村赋闲青少年就业引导和教育管理。当地政府要承担起应有
    2023-06-11
    324人看过
  • 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心理分析社会分析青少年犯罪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现状和特点1、从近几年情况来看,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主要是团伙盗窃、抢劫等案件,团伙内成员分工明确,有的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集团,基于共同的故意,共同实施某一犯罪的案件,如团伙盗窃案件,被告人中有的望风,有的实施作案,有的负责联系销赃,所得赃物销售后,得到的赃款共用。[1]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和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2、青少年犯罪向暴力型犯罪转化。主要表现在实施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案件,有的手段极其残忍。并且暴力犯罪日益突出,不断向着严重化达到方向发展。根据公安部相关统计数字,2004年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比例如下:抢劫占46.3%;抢夺占23%;盗窃占6.6%;强奸占4.8%。[2]3
    2023-04-22
    108人看过
  • 缓刑少年犯再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对少年犯适用缓刑摒弃了监禁对少年犯带来的许多弊端,有利于对他们的改造,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极少数少年犯未能珍惜机会,出现令人遗憾的重新犯罪现象,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缓刑少年犯再犯罪的原因少年人初次失足原因多样,各不相同,与社会不良因素的诱惑、法制观念不强等都有关系,但把缓刑少年再犯罪仍归咎为法制观念不强,显然不具有说服力。因此,缓刑少年再犯罪除了具有初犯的普遍性外,还带有一定的特殊性,并与审判机关掌握执法尺度亦有联系。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1、审判机关在案件审理与延伸帮教等环节上存有某些偏差与疏漏。(1)掌握缓刑适用条件,综合评定不致于再危害社会的法律规定,产生了两个偏向和四个忽视。两个偏向即一是偏向年龄小的客观情节,对综合情节考虑不周。对于成年犯来说,少年犯年龄偏小,犯罪恶性尚未定势,确是适用缓刑的一个条件,但不能以一代全,仍应考虑到其它情节,否则有所偏废;二是偏向认罪态度的考察,对
    2023-06-11
    136人看过
  • 青少年犯罪也是犯罪
    青少年犯罪
    日前高等法院出台的关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中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另外还有一些规定,例如不满16岁的不判无期徒刑,16到18岁犯有情节轻微的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可不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等等。这一司法解释有些让人感到难以理解,例如所谓的偶尔与幼女发生性行为,这种偶尔是多少次,情节轻微、未造成严重后果又是什么程度?最后解释说这种行为不认为是犯罪更令人不解,与没有自主能力的幼女发生性关系,如果是引诱或者逼迫的,会给幼女造成巨大的伤害,甚至成为一生无法消除的心灵创伤,这样的行为怎么能说不是犯罪呢?将未成年人的司法责任与成年人的司法责任有所区别,这是完全有必要的,世界各国也都采取这样的措施。不过任何刑法首先还是要分清犯罪和无罪。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人,犯罪的定
    2023-06-11
    450人看过
换一批
#结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婚姻自由是我国《民法典》的一项基本原则,包括结婚自由、离婚自由和不结婚的自由。 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构成了婚姻自由原则完整含义,结婚自由是实现婚姻自由的先决条件,离婚自由是结婚自由的重要补充,没有离婚自由,就不可能有完全的婚姻自由。 婚姻自由... 更多>

    #婚姻自由
    相关咨询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什么,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5
      可能是感觉没有人高兴和陪伴吧,太孤独了。
    • 在违法犯罪的青少年中犯罪原因是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22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一)家庭教育的误区,为青少年犯罪推波助澜。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一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既有可能是正面的积极的影响,也有可能是负面的消极的影响。(二)学校教育的失当,成为青少年犯罪的温床。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正规教育的场所,学校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目的性和有计划性,学校教育因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其应有的功能得到充
    • 青少年犯罪频发主要原因是不是家庭原因
      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2
      不健全家庭包括夫妻不和家庭、父母离异、及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亡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子女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父母之爱,遭受疏远、冷漠或怨恨,伤害了他们幼小的心灵,从而形成病态性格,往往会使子女产生会不良行为,在一定条件下会发展为犯罪行为。
    • 青少年突然犯罪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22
      (1)社会接受度低。青少年刑满释放后,受到外部不良刺激时,容易产生感情冲动,容易再次走上犯罪道路。由于犯罪的劣迹,他们重新走向社会后,社会普遍存在排斥心理,把他们视为替代,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想接触,也不想雇佣他们,害怕引起麻烦。在不得已的接触中到处设防,社会教育等综合措施难以实行,司法行政机关虽然有监督功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这种社会不认同的生活氛围使他们在就业、工作、结婚等方面遇到比普通
    • 目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9
      目前造成青少年大量网络犯罪的主要原因是: (一)青少年法制观念缺乏、法律意识淡薄 (二)网络系统安全性能差,防范措施落后 (三)不良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四)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引导教育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