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网络散发传单诽谤他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5 18:16:47 307 人看过

1、以发传单的方式恶意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诽谤罪。2、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3、如果诽谤他人,情节不严重的,受害人可以要求诽谤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造成损失的,还要赔偿损失。

一、诽谤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二、诽谤罪客观方面有哪些具体表现?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三、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内容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要件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

(2)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就是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书信等方法散布。所谓“足以贬损”,是指捏造并散布的虚假事实,完全可能贬损他人的人格、名誉,或者事实上已经给被害人的人格、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如果散布虚假的事实,但并不可能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或无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则不构成诽谤罪。

(3)诽谤行为必须是针对特定的人进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如果行为人散布的事实没有特定的对象,不可能贬损某人的人格、名誉,就不能以诽谤罪论处。

(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虽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但没有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则不能以本罪论处。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00:3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责任年龄相关文章
  • 在网络上诽谤他人违法吗
    按实际情况,在网上诽谤别人不一定会构成诽谤罪,按具体情况在网上诽谤他人的行为有可能属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也有可能涉嫌诽谤刑事犯罪行为。一、诽谤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诽谤他人名誉,需要通过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的方式来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按照规定,诽谤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由于诽谤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条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三)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2023-02-19
    163人看过
  • 发传单诽谤他人属于什么罪如何量刑
    以发放宣传资料的形式故意传播不实言论进行中伤诋毁,若情节严重者,将有可能被认定为诽谤罪行。严重违反法律规定者,将面临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拘留、限制人身自由或剥夺政治权利等严厉惩戒措施。诽谤罪,即指故意编造杜撰并大肆宣扬虚假事实,其真实目的在于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和社会公众形象,同时具备严重情节的犯罪行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7-23
    245人看过
  • 怎么样查有人在网络上诽谤他人名誉权?
    当遭受到诽谤的人们需要就侵权事实展开调查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以下策略:首先,将恶意中伤的内容截屏留为证据;其次,可向当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官授权从网络平台的后台调取出核心电邮或其它相关信息;第三,通过人民法院的调取权限,诽谤人发布的相关音频与视频资料也可作为进一步追责的证据;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查者亦可使用其他适当的工具和手段收集相关证据。举例来说,如若诽谤行为发生于互联网上且难以追踪,那么直接截图诽谤内容将成为有力的证据;除此之外,法院批准下的数据调取、详细的文字记录、音频录像及调查过程中的证人证言皆可作为有力的支撑材料。不过当遇到调查障碍且自己难以解决时,建议有权威的公安机关能予以协助。需特别指出的是,诽谤罪通常属于自诉性质,因此在取得证据并完成投诉过程中,任何困难都可以寻求专家帮助。《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
    2024-07-24
    354人看过
  • 网络恶意诽谤他人是否可以构成诽谤罪
    行为人通过网络恶意诽谤他人的,若情节严重一般是可以构成诽谤罪的。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一、对侮辱诽谤罪要如何处理?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就构成侮辱、诽谤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诬告他人吸毒定什么罪?诬告他人吸毒定诽谤罪。诬告他人吸毒属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
    2023-04-02
    166人看过
  • 网络诽谤他人报案材料怎么写
    报案人所需准备的材料是视具体案情而定的,不同案情所需报案材料将有差异。因此,建议公民报案时先与受案单位联系,确定所需材料后备齐相关资料前往报案。一、网络诽谤罪如何取证我国的刑法规定,一般情况下,受到了网络诽谤的受害者,通常可以通过截图、翻拍等方式进行自行取证。必要的水壶还可以对自行取证的过程进行公正。但是如果受害者取证困难,那么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取证协助。由于诽谤罪是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因此在取证和告诉的过程中遇到任何具体的问题,都可以咨询。二、诽谤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2、客观要件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
    2023-03-16
    389人看过
  • 网络散播传言诋毁他人怎么办
    一、网络散播传言诋毁他人怎么办利用网络散播谣言对他人进行诋毁的,是属于违法犯罪的行为,受害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的。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
    2023-06-11
    356人看过
  •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转发多少次犯法
    一、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转发多少次犯法根据我国相应司法解释所明确,同一诽谤性信息如果切实地被点击及浏览次数累计超过五千次以上,抑或其转发次数也达到了五百次之上,那么便可以视为构成了诽谤罪。诽谤罪则通常指那些故意捏造并传播虚假不实之言论,这些言论足够有能力贬低和损害他人的人格尊严,并且还实施了破坏他人声誉的行为,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二、利用信用卡套现诈骗罪判几年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信用卡套现属于非法范畴。(1)若该项罪行情节较为严重,触犯者将面临判处五年以下的有
    2024-07-25
    472人看过
  • 网络发帖诽谤侮辱他人严重者将受处罚
    本网讯现在,上网聊天、逛论坛、写博客已成为网络生活的重要部分。桐乡网友熟悉的生活论坛、18楼论坛等论坛,早已是草根们展示自己聪明才能的天地,或时政或民生或投诉或咨询,聊得不亦乐乎。近日,桐乡本地论坛上网友山丘的帖子在论坛侮辱他人,范某被治安拘留5天引来很多网友的关注。有网友感叹:原来在论坛侮辱他人也会被治安拘留。还有网友则表示,对于有些无聊的人就应该处理,以示警告,给论坛和谐的环境。范某在桐乡18楼论坛、梧桐小镇、都市论坛上注册马甲连发三四十篇故意诽谤他人的帖子。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通过调查取证,依法对当事人进行传唤。范某对在论坛上发表帖子的事实供认不讳。依据《治安处罚法》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可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有网友看完帖子跟帖表示惊讶。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网友对自己在网络中的行为是否受到法律制
    2023-04-24
    105人看过
  •  网络散布谣言诽谤如何应对?
    在互联网上散布谣言、诋毁他人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涉及犯罪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污蔑诽谤行为可以报警处理,对相关人员处以行政处罚。若侮辱、诽谤行为构成涉嫌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控告。侮辱罪和诽谤罪属于亲告罪,应当由被害人自行向法院起诉控告。在互联网上散布谣言、诋毁他人或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若情节严重,可能涉及犯罪行为,这类行为将需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对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污蔑诽谤行为,可以报警处理,对相关人员处以行政处罚。污蔑、诽谤行为构成涉嫌构成侮辱、诽谤罪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控告。侮辱罪和诽谤罪属于亲告罪,应当由被害人自行向法院起诉控告。网上诽谤如何处理网上诽谤是一种常见的网络侵权行为,对于受害者的心理和名誉造成极大的伤害。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的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针对
    2023-12-04
    329人看过
  • 网络上诽谤他人是否会被定罪?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如若在网上因诽谤他人的行为造成了严重影响均能构成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足以破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人格,情节严重的行为。若成立此罪,诽谤他人的内容必须是捏造和虚构的。即要求“被散布的内容必须不是客观存在”,如果散布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也不构成本罪,而是名誉侵权行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5-06
    344人看过
  • 利用网络诽谤他人是否可判刑?
    在网上诬陷他人能进行判刑。该行为可能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某些虚构的事实,足以破坏名誉,损害人身人格,情节严重的行为。在增强网络自身的防御能力的同时,有必要通过严格执行科学的网络安全保护与监管制度,防止非法用户的网络犯罪行为。恶意诬陷他人犯罪,可能承担刑事责任出于报复、追求刺激、博取关注等其他原因,选择报假警、谎报警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恶意报警捏造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见,报假警后果严重也可能承担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
    2023-08-10
    177人看过
  • 怎么预防网络诽谤的发生
    一、加强对网民的法治教育,积极引导网民文明上网。网民有言论的自由,但在行使自已的言论自由权利时,不得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网民在网络上遨游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并要对此承担法律责任。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首例“网络暴力”案的判决,就有很好的法治教育作用。二、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步伐,使信息的披露与保护在法律的规范下达到平衡。要防治网络诽谤,应加强法治建设,用法律手段保护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中国现行法律里面有许多与名誉权有关的规定,这些规定散见于前述的法规中。但是就公民隐私权的立法抑或是公民个人信息立法尚是一片空白,特别是在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上,中国基本还处于无法可依的状况,而在首例“网络暴力”案就是因为网民对他人如住址、电话、单位等个人信息的传播,致使一些诽谤性的语言攻击能准确地瞄准被传播者。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情形主要集中在个人信息在收集、处理、传输和利用等环节中。
    2023-04-29
    114人看过
  • 什么样算是诽谤他人诽谤罪
    依据我国法律规定,恶意捏造并肆意扩散有关虚假的事实以至于严重削弱受害者的个人形象和信誉度的行为,将被判定为诽谤罪。这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行为往往是在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支撑的情况下盲目编造出对方的负面消息,然后进行大规模、大范围地宣传,从而使对方的整体社会声誉遭受严重损害。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的诽谤行为都会被认定为犯罪,若其情节较为轻微,则有可能仅涉及到民事侵权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2024-08-02
    76人看过
  • 男子散发传单诽谤前妻被判精神损害赔偿
    一男子不满妻子与其离婚,竟四处散发、张贴侮辱、诽谤前妻和其家人的传单。10月27日,该男子被河南省新乡县人民法院判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3000元,同时以书面形式赔礼道歉,消除对前妻一家人的影响。该男子叫张某,前不久与妻子王静(化名)协议离婚。离婚后本应好合好散,张某却对王静怀狠在心。今年4月份的一天,他带着写有侮辱、诽谤王静及其家人语言的传单,来到王静家所居住地四处散发、张贴,在当地造成了很坏的影响。与此同时,张某还多次利用手机向王静发送侮辱、恐吓信息。事后,当地公安部门给予张某行政拘留。面对张某的无理行为。无奈下,王静和其妹及母亲将张某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张某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恢复名誉,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9000元。法院一审认为,张某利用大字报以及手机发短信等方式侮辱、诽傍王静及其家人,给对方的名誉和精神上均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法院判决张某立即停止对王静及其家人的侵害行为,并恢
    2023-04-22
    222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刑事责任年龄
    相关咨询
    • 发布传单诽谤他人属于诽谤行为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05
      这个可以报警,如果情节严重,并属实的,对方涉嫌诽谤罪。但是最好的话你还是可以找你邻居协商一下大家和平相处最好。
    • 发传单诽谤他人诽谤罪可以量刑的标准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05
      1、行为人发传单诽谤他人的,可能构成诽谤罪。 2、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诽谤罪是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发传单诽谤他人法律上如何处罚
      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3
      1、行为人发传单诽谤他人的,可能构成诽谤罪。 2、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3、诽谤罪是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如何认定网络诽谤罪,网络散布谣言罪与诽谤罪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4-27
      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1)必须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即诽谤他人的内容完全是虚构的。如果散布的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使有损于他人的人格、名誉,也不构成本罪。(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散布,即在社会公开的扩散。散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言语散布;另一种是文字,即用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报刊、图书
    • 给别人发传单诽谤怎么量刑
      云南在线咨询 2023-11-01
      发传单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可构成诽谤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