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犯罪主观上有过错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9 15:50:27 456 人看过

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过失犯罪主观上是有过错的。

(一)从特征上看

1、实际认识和认识能力相分离。

2、应为行为和实际所为不一致。

3、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相矛盾。

(二)从构成要件看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持根本否定态度心理。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由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特定结果发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性明确规定。

(三)从性质上看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效果上。

(四)定性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的区别

1、主观方面明显不同。

2、结果在定罪时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3、从处罚方面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明显低于故意犯罪。

由于过失的主观恶性明显小于故意,所以刑法对过失犯罪的规定不同于故意犯罪,具体如下:

1、过失犯罪均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而故意犯罪并非一概要求发生危害结果。过失犯罪情况下,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追求,也不放任,而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却轻信能够避免,主观上根本反对发生这种危害结果,因而主观恶性较故意犯罪要小得多

2、

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体现了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的精神。过失犯罪只有当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的情况下,才能构成犯罪。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就不存在过失犯罪

3、刑法对过失犯罪规定了较故意犯罪轻得多的法定刑。过失犯罪只有在刑法分则条文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负刑事责任。如果刑法分则条文没有规定的,无论某一过失行为危害程度如何,都不能构成犯罪。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1日 20:1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故意犯罪相关文章
  • 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过失,还有其他的吗
    犯罪主观方面包括故意,过失,不包括其他的。故意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过失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结果。一、怎么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认定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是否具备四个方面的构成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犯罪客体和犯罪客观方面:1、主体方面:行为人应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2、主观方面:行为人存在故意或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3、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为。4、客体方面:行为
    2023-03-27
    58人看过
  • 交通事故中主观过错
    一、造成车祸的主观因素:1.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因为过失或者意想不到之事造成人财两空的情况,造成车祸事件的,主要是由于两个因素构成的,客观上的因素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因素。客观因素很好理解,譬如地震、山洪、台风以及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2.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车辆在行驶的过程突然遭遇自然灾害的情况非常少见,大部分的车祸事件还是因为驾驶人意识形态上的过失造成,大部分的原因还是因为驾驶人违反道路安全规定或者是忽视道路安全规定以及驾驶人过于盲目自信、疏忽大意。3.驾驶人由于心理或者是生理上的原因,在行驶过程中,没有认真去观察行驶道路上人和事物,或者是没有正确去判断行驶道路上存在的会妨碍驾驶的人和事物,从而造成开车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反应跟不上思维,最后表现为驾驶操作不当。4.还有就是驾驶人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依据自己的意识形态去判断行驶路上周围的人和事物,觉得周围的事物对自己的驾驶不
    2023-03-20
    89人看过
  • P2P平台在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
    主观过错主要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形,根据民法典425条规定,居间人故意隐瞒事实或者故意提供虚假情况,损害委托人利益,当然应该承担丧失要求居间报酬及承担给受害人损害赔偿责任,这条规定似乎表面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前提是P2P平台作为居间人主观上必须为故意,过失不在范围之内。笔者认为过失也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及赔偿责任,理由如下:首先,根据民法典107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这里不管主观是故意还是过失,都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其次,P2P平台作为专门的撮合借贷交易的平台,具有专业的经验和能力,所以其注意义务、注意能力相对于普通的居间人应该更高;再次,要求受害人证明平台主观是否是故意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规定P2P平台应该对过失造成的损害承担相应的违约和赔偿责任有其必要性、合理性,事实上在司法实务中不少
    2023-05-05
    82人看过
  • 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主观依据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一、过失犯罪要负刑事责任吗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过失犯罪,指在过失心理支配之下实施的、根据刑法的规定已经构成犯罪的行为。《刑法》第十五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二、负刑事责任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我们常听说某某侵犯了刑法多少条需要负刑事责任,那么负刑事责任是什么意思呢?负刑事责任是指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负刑事责任意味着应受刑罚处罚。另外负刑事责任要求
    2023-03-29
    79人看过
  • 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的界限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在于:1、二者在主观方面有明显的不同,过失的主观恶意很明显的小于故意导致主观恶意;2、二者的结果在定罪的时候所起的作用不一样;3、从处罚的角度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很明显的低于故意犯罪。交通肇事罪主观是故意还是过失交通肇事罪是过失。通常情况下,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两种情况。在违反规章制度的情况上,行为人是明知故犯,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并且造成严重后果,应该预见却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行为人已经预见,但是轻信能够避免,致使出现了严重后果。作为过失犯,本罪成立要求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要求交通肇事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出现重大损失。虽然,其构成要件结果表现为具体实害结果,但是其结果是公共安全危险的具体现实化,其所创设的公共安全危险是针对不特定多数人的,对于具体受害者而言出现具体危害结果是偶然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
    2023-07-05
    389人看过
  • 如何认定医疗主观过错?
    一、医疗事故的主观方面是什么医疗事故”的定义,医疗事故的主观方面应为“过失”,过失又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是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在意外事件中,医护人员主观方面不存在过错(故意和过失统称过错),所以不构成医疗事故,也不构成犯罪。医疗事故中不存在正当防卫现象。二、过错是什么?1、具体医疗过错而言,判断医方有无过错,应就医方是否已尽客观上的注意义务为标准,亦即应就是否采取避免结果发生的适当措施而判断。基于新过失理论的合理性,该理论得到了广泛的确认。这就要求在讨论医疗过错的认定时,首先要对医疗行为所存在的特殊判断标准予以准确认识。这个标准就是“医疗水准”。即,医师在进行医疗行为时,其学识、注意程度,技术以及态度均应符合具有一般医疗专业水准的医师在同一情况下所应遵循的标准。医疗水准是一种已具备专家相应能力的医师,尽其钻研义务、转诊义务、说明、劝告
    2023-03-18
    260人看过
  • 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分界线在于主观意图
    犯罪主观方面是区分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首要前提。其中故意犯罪是主观具有明知、希望的情绪;而过失是一种疏忽或者轻信能避免,并不刻意追求某种结果。过失犯罪强调的是一种针对责任的犯罪,指的是该行为本身具有一种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先行的责任;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还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故意犯罪分为哪几种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犯罪和间接故意犯罪。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间接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
    2023-07-04
    263人看过
  • 论职务过失犯罪的主观特征是什么
    职务过失犯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国家公职人员在从事公务活动的过程中严重不负责任,违背职务上的注意义务,失职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应当预见到自己的失职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而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一、职务过失犯罪会判死刑吗?职务过失犯罪不会判死刑,职务过失犯罪判刑按照有明文规定的法条来判刑即可。《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第三百九十七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
    2023-06-19
    104人看过
  • 犯罪人过失是否具有客观性
    过失犯罪的主客观是不一致的,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主观不期望结果发生过失犯罪分为两种,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但无论哪种过失都不会存在主客观一致。一、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之间的区别有以下几点:1、主观意识不同。故意犯罪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所构成的犯罪。而过失犯罪是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2、刑事处罚不同。刑法以处罚故意犯罪为原则,以处罚过失犯罪为特殊。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责任,而且必须是过失行为已经给社会造成危害结果;3、结果对定罪影响不同。故意犯罪往往不考虑结果,只要有主观故意,即可构成犯罪,结果只是对量刑有影响。而过失犯罪必须是已经造成了危害结果,
    2023-06-26
    54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主客观方面的表现是什么
    一、过失犯罪的主客观方面的表现是什么?1、在客观上已经发生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2、主观上存在过失。至于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应该预见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最主要的是根据案件的具体体现,认真查明和分析行为人的年龄、教育程度、专门知识、工作经验、技术水平、担任的职务、所负的责任等,综合全面考虑,进行正确判断。在处罚上,因为过失犯罪的主观恶性比故意犯罪明显要小,因此刑法对过失犯罪的处罚比对故意犯罪的处罚要轻。二、从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按照《刑法》规定,下列人员犯罪的,应当或者可以从轻处罚:1、应当从轻处罚的人员:(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
    2023-04-28
    272人看过
  • 爆炸罪的主观方面可以是过失吗
    过失爆炸罪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现实生活中,过失爆炸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其共同特点都是由于行为人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安全引起的。如在易燃易爆物品仓库中乱扔烟头,引起爆炸等。从行为方式看,过失爆炸行为,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以不作为方式完成的,过失爆炸罪,行为人必须负有特定的义务。要构成过失爆炸罪,行为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几个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如果爆炸不是由于行为人的过失行为引起的,而是由于自然原因或者其他不能预见、不可抗拒的原因引起的,则不成立过失爆炸罪。(2)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即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023-06-02
    94人看过
  • 污染环境罪关于主观过错的认定
    判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具有环境污染犯罪的故意,应当依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任职情况、职业经历、专业背景、培训经历、本人因同类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者刑事追究情况以及污染物种类、污染方式、资金流向等证据,结合其供述,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实践中,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可以认定其故意实施环境污染犯罪,但有证据证明确系不知情的除外:(1)企业没有依法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或者未依法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或者已经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并且防治污染设施验收合格后,擅自更改工艺流程、原辅材料,导致产生新的污染物质的;(2)不使用验收合格的防治污染设施或者不按规范要求使用的;(3)防治污染设施发生故障,发现后不及时排除,继续生产放任污染物排放的;(4)生态环境部门责令限制生产、停产整治或者予以行政处罚后,继续生产放任污染物排放的;(5)将危险废物委托第三方处置,没有尽到查验经营
    2023-08-18
    59人看过
  •  过失犯罪是否具有客观存在性
    过失犯罪的主客观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在客观方面,已经发生了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主观上并不期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可以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但无论哪种过失,都不可能存在主客观一致的情况。过失犯罪的主客观之间存在不一致性,在客观方面,已经发生了法定的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主观上并不期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过失犯罪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另一种是疏忽大意的过失。但无论哪种过失,都不可能存在主客观一致的情况。 犯罪人是否可能存在过失?犯罪人是否可能存在过失,一直以来都是法律界争论的热点话题。虽然大多数法律体系都明确将过失定义为故意犯罪的一种形式,但也有少数法律体系认为过失是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在大陆法系中,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过失是一种独立的犯罪形态,即犯罪人必须具有故意犯罪的意图才能构成犯罪,而过失则是作为故意犯罪的一种情节轻重的因素。这种观点认为,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
    2023-08-27
    212人看过
  • 著作权侵权责任不以主观过错吗
    著作权侵权责任不以主观过错为判断依据。1、行为具有违法性。著作权是一种绝对权,任何人都负责有不能侵犯该项权利的不作为义务。他人在使用著作权作品时必须遵守着作权法及其他法律有关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了法律的规定,其行为即具有违法性。至于不受我国着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未能取得着作权的作品,或者是已进入公有领域的“作品”,其他人在使用时不存在侵权问题。2、行为人主观有过错。所谓过错,是指侵权人对其侵权行为及其后果所抱的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式。侵犯着作权的行为,绝大多数是故意的;也有少数既可以由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构成。区分过错的形式,在确定侵权人的法律责任时有一定的意义。一般说来,故意侵权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重于过失侵权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一、侵权责任构成要件和免责条件方面规定是什么?在违约责任中,行为人只要实施了违约行为,且不具有有效的抗辩事由,就应当承担违约责任。但在侵权责任中
    2023-02-18
    207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故意犯罪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危害社会,希望或放任这一结果,构成故意杀人、抢劫等犯罪的。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犯罪分子故意犯罪并核实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执行死刑。... 更多>

    #故意犯罪
    相关咨询
    • 主观恶性没有过失犯罪? ?
      辽宁在线咨询 2021-12-16
      过失犯罪只有在损害结果发生时才构成犯罪。如果有主观恶意,我们应该考虑它是否构成相应的故意犯罪。当然,一旦构成故意犯罪,量刑自然会更加严重。根据刑法第十五条的规定,过失犯罪有两种情况:一是过于自信,认为可以避免损害结果,但损害结果仍然发生,二是疏忽,履行足够的注意义务,或者在正常思维逻辑下可以发现或预见损害后果,但由于疏忽和粗心,损害结果的发生。
    • 过失犯罪的主观形态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20
      过失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疏忽大意(造成了损害),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能避免,但未能避免损害),两种都是在后果已经成立之后,才有过失之说.也就是说,如果未遂,或者中止,则过失的后果(损害)不会发生,也就没有过失.而如果有了预备,则不成立过失,就成了故意.哪有预备要不小心一下的道理啊?
    • 过失犯罪与主观恶性的主观含义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13
      根据《刑法》第15条规定,过失犯罪是存在两种情况的:第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自己能够避免损害结果发生,但是损害结果依然发生了,第二种是疏忽大意,本来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或是正常思维逻辑下即可发现或预见到损害后果的,却因为自己的疏忽、马虎而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 由上述所言可见,过失犯罪的行为人是不具有主观恶性的,用通俗的话阐述就是行为人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导致损害结果,那还何谈其具有主观恶性呢?进一步来说
    • 过失犯罪中的主观恶性是什么过失犯罪可以说主观恶性较小吗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2
      过失犯罪可以说主观恶性较小吗 一般来说过失犯罪在行为上是要达到较为严重的结果的,否则的话可能不会承担刑事责任的。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由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特定结果发生了,才成立犯罪)。 3、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 主观明知个人过失犯罪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10
      故意,抢夺正在行驶中车辆的方向盘,最可能的直接结果不是停车,而是车祸,造成国外不特定的人的生命安全。而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具有认识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自己的行为所能产生的结果,应当是明知的。这种不管不顾的心理态度,就是刑法规定的主观上的故意。 而过失首先要基于一种客观上的判断,基于这种客观判决上所能产生的直接的结果,而所具有的主观心理态度。如果按照你的分析,你就开车做例也能导出杀人的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