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犯了诈骗罪会被判死刑吗
诈骗罪没有死刑,最高处罚为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通常情况下,被骗人也会因为诈骗金额少,往往选择不去报案。这也给犯罪分子们一种错觉,这不违法犯罪。诉宝法律要告诉大家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诈骗不论金额多少,只要有诈骗行为都是诈骗!
诈骗金额达不到3000元以上的,也是诈骗,只是没有达到涉嫌诈骗标准,但是如果犯罪嫌疑人诈骗总金额累计超过3000元以上,就符合诈骗罪的立案条件,报案后公安机关也会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二、诈骗达到多少金额可以定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也就是说,诈骗罪的入罪门槛是3000元至10000元,各省的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范围内确定。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些被骗者遭遇诈骗后,因担心被骗资金达不到“立案标准”,还会抱着“补齐”的心态继续给骗子转账,这种做法其实“聪明反被聪明误”。一旦遭遇诈骗或疑似诈骗,无论金额多少,都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公安机关都将给予答复和处理。如诈骗数额未达到入罪标准,不构成刑事犯罪,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比如拘留、罚款。
实践中,如果行为人只是为了拿回自己被骗的钱财,即使使用了一定的欺骗手段,也不具备非法占有目的,不构成诈骗罪。但如果行为人使用欺骗手段获取超过自己被骗数额的钱财,同时主观上想对这部分超出数额的钱财非法据为己有,则可能具备非法占有目的,如果数额较大,同样涉嫌诈骗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六节 危害税收征管罪 第二百一十条 盗窃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n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
诈骗罪会被判刑吗?有了谅解书还会判刑吗?
308人看过
-
诈骗犯会被判刑吗,怎么判刑的
465人看过
-
犯了敲诈勒索罪会判死刑么
161人看过
-
2024诈骗罪会判处缓刑吗
186人看过
-
诈骗犯被判刑会有案底吗?
162人看过
-
因诈骗私企经济犯罪会被判刑吗?
306人看过
-
犯诈骗罪会判死刑吗?会怎样判?重庆在线咨询 2023-06-09现行《刑法》诈骗罪没有死刑,最高为无期徒刑。《刑法》规定的基本量刑标准如下: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犯了诈骗罪的犯罪人被判刑,最近诈骗罪会被判多少年呢?广东在线咨询 2022-07-29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定基
-
毒品犯罪又犯罪了会被判死刑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24毒品犯罪的判刑:以贩卖毒品罪为例,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数量较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他。最高会判处死刑和并处没收财产。
-
-
网络诈骗犯罪网站犯罪了会判刑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1-10-19网络欺诈是否会被定罪取决于具体的欺诈金额,一般在3000元以上被定罪。 诈骗公私财产,金额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处罚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诈骗罪的金额因地区规定经济水平而异,一般3000元以上的金额较大的,应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