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普通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
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当公民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间内起诉,法律才可保护其合法权益;若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限,尽管其仍享有并能够行使起诉权,但失去了上诉权,法院将以诉讼请求已超过诉讼时效为由驳回起诉。在回收应收账款的过程中,不知、不懂、不会应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势必痛失良机,铸成大错。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债权人、债务人双方就应收账款约定有还款期限的,从还款期满时起算;应收账款没有约定还款期限的,则自应该索要时起算。如果债权人向债务人索要欠款,债务人承诺履行还款义务或债权人提起诉讼,原来的诉讼时效期间归于无效,形成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将从中断时起重新计算。
(二)、回收欠款超过时效问题的预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权的意识逐渐增强。在通过诉讼回收欠款的过程中,诉讼时效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量长期拖欠的应收账款因超过诉讼时效而无法收回。究其原因,一是债权人没有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催要几次无结果后就一拖数年不再理睬,忽视了时间概念,导致超过诉讼时效;二是债权人缺乏应有的诉讼时效的法律知识,虽然对应收账款不间断地索要,索要时间间隔亦未超过3年,但未取得任何有效的索要欠款证明,致使在法庭上拿不出有效的证据,债务人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一赖了之。所以在回收应收账款的工作中,债权人除应敦促债务人履行还款义务外,还应当充分考虑如何积极有效地做好“超过时效”的预防工作,防患于未然。
预防超过诉讼时效的方法就是债权人有意识地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即索要欠款的同时取得索要欠款的书证,依法使诉讼时效期间向后顺延。
如果诉讼时效已经经过,但是对方是愿意通过一些方式来还款的话,那么完全是能够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不能够适用诉讼时效方面的一些限制性规定的,而对于法院来说也不能够主动的审查诉讼时效,是否已经经过,这并不是属于法院的主动审查范围。
在日常生活当中,诉讼时效经过就意味着有可能面临着败诉的风险,但是这也并不是绝对的,对于原告来说的话仍然是能够提起诉讼
-
什么叫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78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期届满是什么意思,时效期限届满有哪些后果
156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结果,诉讼时效届满会使实体权利消失吗
239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期限届满有哪些后果,诉讼时效届满是否消灭实体权利
125人看过
-
怎么弥补诉讼时效
179人看过
-
诉讼时效期满和届满是否一样?
205人看过
-
如何解决诉讼时效届满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19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值得注意的是,诉讼时效届满后,义务人虽可拒绝履行其义务。
-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借款人还能否起诉?河北在线咨询 2024-12-29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二条和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如果借款超过了诉讼时效,债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但是,即使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仍然可以起诉。如果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则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如果债务人已经自愿履行义务,则权利人不能请求返还。此外,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因此,即使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仍然可以起诉,被告也不得以诉讼时
-
是否在保证期间届满后仍可适用诉讼时效?上海在线咨询 2024-12-05在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中,保证期间被定义为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且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事先约定保证期间,但如果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那么就视为没有约定。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那么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与此同时,诉讼时效则被描述为一种可变期间。具体而言,它是指当一项权利人未在特定期限内行使其权利,且时隔一
-
诉讼时效届满后如何应对借条纠纷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5-01-18一、如何处理借条超过诉讼时效的问题 1. 如果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尽量通过友好协商来促进当事人双方就原借条、欠条达成还款协议。如果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该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 2. 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如果债务人在通知单上签字或盖章的,就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
-
诉讼时效届满后如何救济借款关系北京在线咨询 2024-12-13根据诉讼时效的规定,如果借条中注明了还款日期,诉讼时效应从还款日期的次日起计算两年。如果没有注明还款日期,则表明该合同是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民法典和民法典对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合同如何履行均有规定。 在债务履行期限不明确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催促债务人在通知中表明还款日期; 2.与债务人协商一致并确定还款日期; 3.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 4.寻求证人证言或第三方证明; 5.向债